专辑中的《恩仇箭——恋歌》一折,后来由徐俊去电视台教唱并出版了MTV(与倪幸佳合作);钱思剑也演出过(与吉燕萍合作),他与顾奇军合作还出版CD片(分别有演唱片和伴奏片)。据说还有其他版本的卡拉OK出版物。这个段子深受沪剧爱好者的欢迎。“恋歌”,经过专业演员多次演唱、业余的“大家唱”、过没多长时间,这个唱段就不胫而走,广为流传开来了。“袁派”爱好者非常熟悉它。 上面提到的几个新发掘的段子,也在纪念袁滨忠有关演出和其他演员学习袁滨忠唱腔活动中展演过多次。这样,既扩大了袁滨忠的影响,又丰富“袁派”资料的宝库。 “袁派”继承人钱思剑他曾对我说,他是通过音像单位公开出版的、唯一的一盘袁滨忠的磁带,爱上了袁的唱腔。钱思剑是“无心插柳柳成行”才踏进“袁派”圈子的。当时他在崇明沪剧团演出沪剧《雷雨》,也是扮演袁滨忠当年的“周冲”一角。大家发现他的嗓音很象袁滨忠,建议他专攻“袁派”。这件事后来又引起了连锁反应,得到了方方面面的重视和关切。他也受到了激励,增强了学习“袁派”唱腔的信心。调到上海沪剧院后,他更是“张开了艺术翅膀飞翔”,业务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成了“袁派”艺术最好的传承人。 上海长宁沪剧团的黄爱中也在努力学习“袁派”唱腔。 以前还有专业剧团的,如“群艺”的俞洪康、“艺华”的项凤根(后改名为项军)和陈光荣(后转至“长宁”)、“长宁”的程建华等,在学唱袁派上也各有建树。 就现在来说,好多专业和业余的中、青年沪剧演员虽然没有见过他,但也喜爱他铿锵有力、金属般的嗓音。他们在努力学习“袁派”唱腔。袁滨忠的演出录音在文革前有好多,可惜的是全没了,现在连得电台也仅存一点点。有的因日长时久,录音老化磨损,如袁滨忠和韩玉敏1965年在农村创作演唱的小戏“上一课”,听说电台在努力抢救。现在的“命运”也不知如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