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袁”腔绕梁—再忆“滨忠”

信息采编 2011-8-11 11:28 15252人围观 沪剧文化

我不过是狂热的袁派“粉丝”中的一员。听说有许许多多观众都喜爱袁派《红灯记》,女观众也不例外。去年我在乘地铁时,无意之中听到了邻座几个上了年纪的女乘客在谈论“文革”前看过袁滨忠的《红灯记》,特别喜欢他的唱腔。她们喜形于色的模样也感染了我。是啊,好的艺术作品是广大观众共同的精神财富。演员虽不在了,但他的声音靠现代科技手段能保存下来,他的形象会深深刻印在热爱他的观众的脑海里。

最近有朋友带口信来,一批当年杨浦区的青年工人“粉丝”(现在都已在花甲之年了),至今还念念不忘爱华沪剧团。他们相约我聚会,大家共同来追忆袁滨忠,诉诉衷肠,更想听一听我介绍袁滨忠的唱腔特色和爱华沪剧团台前幕后的故事,我感动之余,欣然答应了。

“一颗耀眼的星星”——袁滨忠当时给广大沪剧青年观众影响实在实在太深了。

袁滨忠不仅是青年观众心目中的“星星”,更是专业沪剧青年演员的偶像。

著名青年演员徐俊以前在上海沪剧院工作时,他十分喜爱“袁派”,也准备出版学唱“袁派”的音像物。因为他收集到有关袁滨忠的资料不多,在上海电视台工作人员的推荐下,徐俊等三人来我单位找我,说明来意,希望我协助,能提供一些文革后没有公开出版过、播放过的袁滨忠的唱段,补充到徐俊学唱“袁派”的音像资料内。我想,繁荣沪剧,弘扬“袁派”,我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是义不容辞的。所以我就利用晚上下班后(我当时每天工作都是在十多个小时以上,压力也大)和休息天的几个日子里去徐俊家。凭着自己的记忆,我先写出唱词,再根据唱词一句又一句、一遍又一遍地哼唱。由熟悉“袁派”唱腔、擅长音乐理论的著名演员吴斌记谱(沪剧作曲家汝金山配器)。徐俊则按乐谱唱出轮廓后,我再帮他把每一句唱腔“精雕细凿”。尤其是把袁滨忠富有特色的装饰音、半音和某些独特风格的唱腔牢牢地“定腔定谱”,力求还原“袁派”唱腔的真面目。吴、汝两人边记边改,徐俊又反复地练唱,一直让我感到满意为止。到底是搞专业的,吴斌记得准,徐俊领悟得快,这样就把《恩仇箭——恋歌》、《红色娘子军——分界岭》、《谁是母亲——认娘》、《红珊瑚——岛遇》等几个段子定下来了。过了不久,“徐俊学习‘袁派’唱腔专辑”的音响资料(磁带和CD片)就发行了。

原作者: 骏良 来自: 本站论坛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