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方式、传承谱系 扬州道情源于道教的仙歌道曲,由道士世代传承,演化为地方曲种后,便由民间艺人师徒传承。扬州地方戏曲演员、扬州清曲演唱者,多能演唱扬州道情。扬州道情多为一人演唱和游走四方的演唱方式,决定了其传承方式的独特性。几百年来,除道观、道士的传承外,扬州道情的民间艺人与其他曲艺形式的艺人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传承,惟不见独立而清晰的传承脉络。现将扬州地方其他曲艺、戏曲中与扬州道情相关联的传承脉络附后,以作参考: 重要价值 扬州道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与扬州清曲、扬州评话、扬州弹词统称为扬州曲苑“四株奇葩”。它们同根生长,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共同彰显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目前,扬州清曲、评话、弹词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将扬州道情同样列入保护名录,将使扬州古老的说唱艺术体系更趋完整。 扬州道情既可称为文人道情,表现出丰富的儒、道两家文化内涵,理必归于圣贤;也可称为百姓道情,“道着民间痛痒”,描述世间万象,情连千家万户。扬州道情又可称为仙乐道情,其韵腔悠扬舒缓,清静超然,使人身心清净,如入飘渺之境;还可称为民乐道情,其抑扬顿挫,活泼欢快,与其他民间音乐相融契合,为民众喜闻乐见。扬州道情的唱词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研究价值。 扬州道情源于道教音乐,至今仍然保留着道乐的许多基本特征,同时又吸纳了许多民间音乐的因素,并产生了融合和流变,这为研究扬州道教音乐的发展史也提供了鲜活的资料。 (责任编辑:汤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