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向坚守沪剧阵地的班长——茅善玉致敬,祝她新年好

金色的沪剧 2012-1-28 00:22:52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色的沪剧 于 2012-1-27 10:28 编辑
陈树伟 发表于 2012-1-27 07:24
不光是沪剧不竞气!是整个戏曲都不竞气!沪剧比某些剧种略为还好一些.从演出场次来看,文广局定场次指标 ...


陈老师你好,我是金色的沪剧,就你讲的沪剧每月18 场的演出,想在提问一下,比如讲茅茅和她的两个徒弟(吉燕萍,赵隽晴),哦,还有刚出笼的小朋友演员,他们是否每个人都是每个月唱18 场呢?, 或还是 N/18 呢?你如有数据的是否呢讲一下呢?
如她们是没有唱的 18 场的,她们是在排啥个新戏呢?

你讲到现在观众看戏的方式在改变是因为我们处在digital (地基头 放音)数码时代,那么舞台戏跟观众面对面的感受是电子传媒无法代替的,那么第二个问题是,沪剧院演员,领导是否充分的利用了这个近距离的优势,和观众打成一片的?

还有第三个问题是你讲到沪剧院现在的生存只能是依赖国家的经费,往往和某领导人有关,那么沪剧院的生存,或沪剧的发展是否决定在政府,或个人手中呢? 这样是否提示沪剧今后也是不会有好的作品,或处在没有竞争的状态?

总的来讲,沪剧的观众的平均年龄在 58 岁,对沪剧传承意义来讲当务之急是要把平均年龄降到 35 岁,沪剧才有真正的希望。 ...
easonfeng 2012-1-28 00:27:4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金色的沪剧 的帖子

赵隽晴已经改名叫赵玥了吧。
I always wonder why birds choose to stay in the same place when they can fly !
blogfeiyunpu 2012-1-28 01:44:3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陈树伟 的帖子

下农村演出是不登广告的,——不登广告可以理解,节约开支嘛。不过为啥不能在自身官网和这个网站登一下呢?

至少,至少也好让有兴趣有时间的戏迷知道,或许会赶去或许会积极告诉这个农村演出点附近的亲友。

另外,既然那么理直气壮每年二百多场,每月平均十八场,为何不公之于众呢。

下农村演出难道是见不得人的丑事;不对啊,以往回娘家都是大张旗鼓地报道的。

为啥,换了领导人做法变得悄然无声息了呢。

抱歉,陈先生,我是喜欢之来直去的——请解答以解疑团。

比如去年在何时何地演出了总共多少场?

没有毕业的学生算不算在内?

很容易列表说明白,免得人家背后瞎议论——借用一句唱词。

博客飞云浦
blogfeiyunpu 2012-1-28 01:47:5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陈树伟 的帖子

这个指标更容易列表说明了。

我想来——

1,这个硬指标应该是完成的;

2,再次说明每年在复排两部老戏:由此看来难怪当时没有人追究下去究竟是不是复排了。原来复排有指标,所以必须复排。
博客飞云浦
blogfeiyunpu 2012-1-28 01:52:15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陈树伟 的帖子

1,啥人要和那个时代去比呢。完全是瞎推测。

要和那个时代去比,那就是混淆所有剧种都没法去比了。

2,要比的话是和其他剧种去比,同样的月份同样的节日,演出数量和质量。

3,既然陈先生认为沪剧应该具有更大的优势,那么请问目前体现在哪里?如果没有体现出来原因何在?
博客飞云浦
陈树伟 2012-1-28 19:43:41 显示全部楼层
     金色沪剧你的尊容很面熟.在沪剧院好像见到过你.真姓大名叫不出.据说你是徐蓉的同学.应该讲你对沪剧院实际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沪剧院演出场次,平均每月完成18埸才能确保全年指标的完成.这是绝对沒錯的.作为个人能否参演18场.看具体情况而定.每年创作一台新戏,复二台老戏.看你这位演员适合扮演何种角色?二台老戏中这位演员曾经参于过什么角色?如果三台戏他都有角色.那么这位演员平均每月18场演出是没问题的.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群众演员和配角演员身上.你指的某些主角的B制演员就难说了.这就是文艺单位的特殊性.与工厂工不同之处.如何充分调动演员的积极性问题,取决于领导的巧安排了.我前面的贴中说的沪剧院演出场次,月平均18场.是纠正某人的不正确的说法!要完成全年指标220场.平均每月18场应该沒錯吧.决不是x人所说的一只手也不满尽有5场以下的演出.每出一台新戏.肯定在市区剧场公演.但也演不了几场.这种情况不光是沪剧院.各兄弟剧团都如此.市区演出结束,紧接下乡或去外地演出.B制才有机会参演了.这位演员这个月沒有参加演出.在家工资打六折.以后文艺体制怎样改?如何体显绩效工资?从中也存在不公的问题.此答有点离题了
笫二个问题,就是大环境问题.社会在前进.科枝在发展.人们娱乐产生多样性.包括你我在内.除非绝顶好戏,才会花几百元去市区剧场看戏.一般情况采取等.等到电视台播放或碟出版.更为现实的想法还有一种自娱自乐的思法.相比去剧场看戏更实惠.从社会发展的眼光来看,也属正常.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变.好比历史车轮无法阻挡.需要我们去适应变化的形势.送戏进社区,送戏下农村.工厂.这就是你说的如何面对观众的问题.送戏下乡送什么戏?市区庞大的布景灯光送得下去吗?经济上核算一下!对方承受不了,院方更难以承受!那么只能演小戏.传统老戏.观众呢也是老的,人数少得可怜!是沪剧院一家吗?是小茅不努力吗?不!是整个戏曲不竞气!你个人有回天之力吗?你所希望看到文革以前的剧场.场场演出.芦蕩火种连演连满九个月吗?你也可以提一些改善大环境措施来讨论.主客观两方面都可以来讨论.从实谈,不离国情谈.
第三个向题.我国是有三百六十个剧种,(据说)外国人对此无法想像!众多的剧种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部份,以资本主义的观点就以市场经济手段.自生自灭.政府不资助.(有私人财团养文艺团体但素质是绝对高品质的)根据我国的性质必竞还姓社.除枪杆子必须牢牢撑握.笔杆子包括文艺宣传口子也不能是全放任不管不养的.若文艺团体国家一概不养,全部私有化.目前还是行不通的.为啥?国家性质所决定的!外国人看不懂!有人说,民间剧团不是很好吗?不!我说不好!只要他们发固定工资加四金,他们一天也无法生存!曾作为先进单位,全国闻名的民间剧团,不发固定工资加四金.-夜之间也不就沒了吗?变为文惠剧团了.这剧团演职员工,可能除了个别人发固定工资.剧团属私人老板养的.否则也难以生存.总之文艺体制改革.这-重大课题.我们百姓沒水平和能力来改变.沪剧院今天能从差额拨款改为全额拨款.在此叫一声好!也只有共产党政府能如此扶植剧种.保护民族文化.任何个人只能尽一份之力.决无回天之力!
       看好.  看坏  立场不同结论各不相同!小茅希望你在新的一年里.尽你最大的努力,做好你该做的工作.人无完人同样适用你!广大戏迷尊重你.爱护你.支持你!




滩簧西乡调 2012-1-28 21:03:49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沪剧传习所要竞聘所长了啊?
当初使劲踏上一脚,出名了赶紧上前表功。某些人真不要脸!!!鄙视。
blogfeiyunpu 2012-1-29 04:23:03 显示全部楼层
滩簧西乡调 发表于 2012-1-28 21:03
是否沪剧传习所要竞聘所长了啊?

关心一下子,这就是真关心沪剧——否则管他呢,咱又不是那个单位的编制;难道吃多了撑的?!
博客飞云浦
blogfeiyunpu 2012-1-29 04:33:05 显示全部楼层
陈树伟 发表于 2012-1-28 19:43
金色沪剧你的尊容很面熟.在沪剧院好像见到过你.真姓大名叫不出.据说你是徐蓉的同学.应该讲你对沪剧院 ...

陈先生很多地方答非所问,十分遗憾。

更遗憾的是至今无人出来公布去年二百多场演出的具体地点剧目,上海沪剧院官网从来不登载够自身每月平均十八场演出的内容。不信,请陈先生自己去查看一下。

我刚从那里下网,纹丝不动毫无变化——实际上这个官网发布的信息否认了陈先生的辩解。

本来,大家不知道上海沪剧院下乡演出每年高达一百多场;本来不知道每月平均演出十八场。现在,好了,大家相信陈先生权威说法——圈内人士嘛。

那末,正月里来是新春——请详细介绍2012年1月(快结束了)全部演出场次。

对不起,陈先生不要搞错——没有人提出过要每位演员包括院长场场不拉。大家关心的是整个剧院的动态。

即使是尚长荣于魁智钱惠丽秦建国等也不可能本单位每一场演出都得出场哦。
博客飞云浦
龚山荣 2012-1-29 09:38:28 显示全部楼层
秋高气爽重阳日,祝各位网友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陈树伟 2012-1-29 20:10:41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并沒答非所问!请你仔细看金色沪剧朋友的三个提问.有关下乡演出不做广告的向题,所有文艺团体都不做广告历来如此!并不是你所讲的怕丑.各文艺团体员工从未有此种感觉.下乡演出不是下乡劳动改造!客气地说你用词不当!为啥下乡演出各剧团历来不做广告?一,下乡演出,剧团的经营票务人员.一对农村村落不熟.二,毫无人际关系,出票只能靠当地鎮政府.靠剧埸受理方办理.我们事先提供说明书.剧照及有关宣传资料.票价由場方定.倒包团方.多少錢一埸戏签约而定.广告宣传范围由他们出票需要而定.绝对不因为上海市区有沪剧迷.他们把广告做到上海市区来.为了便于你所说的戏迷赶到农村去看戏或便于他们相互转告,团方更不需要在市区做下乡演出广告.提出做广告的人不是脑袋有毛病被枪打过的,?要么就是外行汉.总之做广告要讲究广告效应的.能有产出的.根据可行性.应支出的当然不能省的!所以讲下乡演出我沪剧院是不做广告的!各兄弟院团也不做的.不是为了省錢,实才是多此一举,不做广告历来如此.将来怎样不知!如果你认为,我院领导这方面做得不够好.使你产生误以为沪剧院整月不演出的感觉.你可以投资做广告商.下乡演出收益共享!好吗?一年之季在余春2012年一月份马上要结束了.明天我还要去院部去看看演出情况表.回来告诉你好吗?请等你的好消息!如果整月都沒有演出你先不要笑!请把笑声放在2012年的年底!我会服你的!
陈树伟 2012-1-29 20:36:28 显示全部楼层
再复你提的回娘家之事!不是每次下乡演出都是回娘家.回娘家是项活动.由电视台报社沪剧院联合举办的宣传活动.家娘选在川沙某公社(当时的称呼)不是固定年期举办的.办一次财力人力花费很大给地方上带来很多不便.所以沪剧院丁是娥不当院长后.后几任院长都沒搞!型式主义害死人!多干实事为好.
陈树伟 2012-1-29 21:17:1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blogfeiyunpu 的帖子

      这位先生我了解他.他单位与沪剧院还是协作关系呢.他单位对我沪剧院的支持很大的.我院完成全年指标有他们的大力支持.萁中有他的一份奉献.我们感谢他们都来不及我写的贴沒有一句是針对他的.包括小茅都能正面理解朋友的善意指正.对这位先生我之所以不回贴贴道理就在此!今天开明地讲我-切贴子都是針对你这位X人的!倒茅的人就是你这一个!你写的剧本沒被采纳耿耿于怀.她看都沒看过你本子!你冤枉了她!你恨她是对不起她!你口口声声爱沪剧你爱在那里?!你巴不得沪剧亡!但是不会亡!你是永远见不到沪剧的明天!
blogfeiyunpu 2012-1-29 22:45:51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logfeiyunpu 于 2012-1-29 22:50 编辑

回复 陈树伟 的帖子

完全是一派胡说!

终于尾巴再次露出来了。

告诉你,我并不在乎院长对我的剧本有什么看法。何况按照你的说法她就没有看过——一是忙二是我的文笔太差不愿捧场。

不管怎么说,你和上海沪剧院至今没有贴出任何下农村演出百场的具体信息。

我相信如果有,媒体晚报王剑虹和晨报他们都会报道吧。

为什么你到现在都回避自己提出的220和18呢。

戏迷等着听你的详细报道啊。

别只知道谩骂——我怎么就成了倒某唯一一个人了呢。

我有那么大的能量?!

再说一遍,任何人的倒台都是由于自身根基问题。

失去了“上帝”,谁来崇拜?

我虽然不是超级粉丝那一类,当年也是一个明星的遭遇的忠实观众之一。

曾经很可惜没有把这部成名作去申梅,那么接下来是姐妹俩,早就二度梅了。两者都是新作,何必等到雷雨炒冷饭且吃力不讨巧自爆其短呢。

所以,你完全判别错误,我恰恰是从关心爱护的角度出发,来掂量何者脚色适合何者并不合适。

博客飞云浦
blogfeiyunpu 2012-1-29 22:48:0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陈树伟 的帖子

很好很好。

等着月底你进院——回娘家吧——报道统计数字。

先谢。
博客飞云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dinmao

34
粉丝数
2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