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发展该走时尚路线还是该走传统路线?对此我想先说一件稍稍关心一点戏曲的人大概都知道的事:
王斌斌是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他继承、发展了锡剧优美流畅的唱腔精华,在几十年的演艺生涯中形成了堪称一绝的王派流派,深得广大锡剧爱好者的一致爱戴。他的唱腔、唱法不仅在无锡,在广大的长江三角洲观众中也广为流传不衰。
但是,王斌斌的王派艺术也曾经受到了一些非议。因此,他的儿子小王斌斌想要对王派艺术进行“创新”、“改革”,并进行了大胆尝试。然而,“创新”的结果却大大出乎小王斌斌及一些“创新”派们的 预料——广大锡剧观众不认可这样的“创新”。他们认为这样的“创新”与时尚不伦不类,削弱了渊源流长的锡剧特色,糟蹋了享有盛誉的王派艺术,并直接导致观众的流失。
事后,小王斌斌认真反思,勇于接受教训,又重回到了他父亲王斌斌的艺术流派道路上。
这段轶事告诉了人们什么?
这就是:戏曲可以创新。但这种创新只能是在学习、继承前提下的借鉴和改进。一味追求所谓的时尚,只能把原有剧种的鲜明特色模糊了,把流传于一代又一代的戏迷观众中的认同感颠覆了。这样的时尚戏曲——就说沪剧吧,它跟沪歌还能有什么二样?如果有一些观众还喜欢这样的戏曲的话,我倒奉劝他们还是去听听流行歌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