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沪剧发展应该走时尚路线还是该走传统路线?

贝贝 2010-1-18 19:15:12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指剧本创作"如近上演《胭脂盒》.有二者元素,观众喜欢
参与人数 1 威望 +5 收起 理由
老番三 + 5 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周淑英 2010-1-19 12:44:08 显示全部楼层
要时尚但不能放弃传统太时尚不叫沪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心来 2010-1-20 17:27:16 显示全部楼层
沪剧的发展不仅要继承和发扬老的传统,而且又要与时俱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觉得戏曲不能离开传统,如果要发展也要在传统的基础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戏曲应该要发展,但不一定要与时俱进,不能离开了本剧种的韵味与特色,一味强调时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rankwyj 2010-1-22 16:14:46 显示全部楼层
过分强调传统路线或者过分强调时尚路线都不利于沪剧的发展,只有两者的有机统一才有利于沪剧在新时期的发展。沪剧,作为上海的本土文化,她起源于民间,有着深厚的传统底蕴。因此沪剧在新时期的发展,离不开传统。但 ...
剑鸣 发表于 2010-1-16 12:10


    我的看法和剑鸣老师一样,要辩证地一分为二看问题,要两者有机统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坚决支持反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音乐院考级.戏剧考试都提倡老曲传统.越剧也如此.我没发现都用新曲来鉴定.可能今后会这样.因为时代变了.儿子杀爹的也有呀.孝顺的也有.只要发展得好听就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觉得沪剧的发展就是要赢得大家的喜爱,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和喜爱沪剧,所以在现在如果只是单纯的保持传统,对于沪剧的发展是有些不利的,一些东西如果想继续传承就应该在保持最本色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创新,这部仅仅是为了迎合时代的步伐,也是沪剧和其它剧种所必须要经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总算有了支持者!
博客飞云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为何近年来上演的新戏能流传下来的唱段极少?是传统元素多了,还是时尚元素多了?就像楼上说的“有机结合”把握尺度很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白水 2010-1-25 23:58:3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水 于 2010-1-26 00:01 编辑

为何近年来上演的沪剧新戏能流传下来的唱段极少?
沪剧新戏的音乐、唱腔是否继承传统不足,时尚创新有余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沪剧新戏的音乐、唱腔是否继承传统不足,时尚创新有余啊!

严重同意楼上。

好的比如《清风歌》“星斗暗”等等,但是很多实质上失败的新戏可以说啥都没有留下来----即使出了影碟也没有多少人买。
博客飞云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钟 2010-2-2 20:45:52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唱腔是传统沪剧,其他都能接受,一边跳一边唱也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沪剧发展该走时尚路线还是该走传统路线?对此我想先说一件稍稍关心一点戏曲的人大概都知道的事:
   王斌斌是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他继承、发展了锡剧优美流畅的唱腔精华,在几十年的演艺生涯中形成了堪称一绝的王派流派,深得广大锡剧爱好者的一致爱戴。他的唱腔、唱法不仅在无锡,在广大的长江三角洲观众中也广为流传不衰。
   但是,王斌斌的王派艺术也曾经受到了一些非议。因此,他的儿子小王斌斌想要对王派艺术进行“创新”、“改革”,并进行了大胆尝试。然而,“创新”的结果却大大出乎小王斌斌及一些“创新”派们的 预料——广大锡剧观众不认可这样的“创新”。他们认为这样的“创新”与时尚不伦不类,削弱了渊源流长的锡剧特色,糟蹋了享有盛誉的王派艺术,并直接导致观众的流失。
   事后,小王斌斌认真反思,勇于接受教训,又重回到了他父亲王斌斌的艺术流派道路上。
   这段轶事告诉了人们什么?
   这就是:戏曲可以创新。但这种创新只能是在学习、继承前提下的借鉴和改进。一味追求所谓的时尚,只能把原有剧种的鲜明特色模糊了,把流传于一代又一代的戏迷观众中的认同感颠覆了。这样的时尚戏曲——就说沪剧吧,它跟沪歌还能有什么二样?如果有一些观众还喜欢这样的戏曲的话,我倒奉劝他们还是去听听流行歌曲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dmin

11
粉丝数
91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