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驳 "茅院長讲话"体会一帖

来源: pavanotichen 2014-7-25 21:37:2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avanotichen 于 2014-7-26 16:59 编辑

此帖对事不对人。


       不久前看到2011年的一个帖报导茅善玉讲话:“我觉得不是沪剧不景气,也不是京剧、越剧不景气。你看,喜欢的人仍然喜欢着,爱的人仍然一腔热情,学的人仍然很卖力,每天都有人在唱、在学。只是整个环境不一样了,人们的艺术欣赏习惯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很少还有人愿意花那么长的时间,跑很远的路,去剧场坐下来看戏。”帖主说:分析很对,讲得有道理。
      
       这是她在去松江做讲座时,接受了松江报记者的采访。文章还有呢,帖子都没写出来:
       (针对这样的状况,您有什么妙计?——记者)
       “我没什么妙计。现在这年代大家都很困惑啊,整个社会的心态都不对。应该明白,问题不是仅仅在沪剧,是整个链条出问题了,所以整个运转不顺畅了。”
      
       我以前就看过这篇报道。此帖对“茅院長讲话”认为分析很对,讲得有道理,帖里的戏迷朋友们全都点“赞”,无人提出哪怕是一点点的质疑。我不大认同这样的观点。茅善玉说这些话,我承认她的本意不是主观上在推脱,是看到现实情况的内心表达。她对客观情况的分析,有没有道理,有的。但这样更危险,一院之长,遇到困难,不是给自己打气,给同事们鼓励,而是那样自然而然的泄气,在公众场合下的泄气,如果有戏迷认为她是在推脱,也是不过分的。我在一篇文章里已经说过,一院之长,应该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发展沪剧的事业,例如是否可以丰富沪剧传统剧目?如何丰富沪剧的传统剧目?怎样提高沪剧的传统剧目表演形式?怎样提高沪剧现代剧目表演形式?沪剧的很多现代剧目是不够吸引人,问题出在哪里,如何提高?如何培养好新人? 新人培养制度是否可以改进?怎样挖掘新人身上的特性和特质,充分利用好新人?如何创造更多机会给新人?如何提高创编人员专业水准?如何缩短与兄弟戏曲的差距?如何向兄弟戏曲学习借鉴好的表演形式?等等等等。这些都可以做,还不够她忙的吗?有功夫想大环境的事情吗?大环境,沪剧从全国四面红旗到现在上海排不上号,也是大环境造成的?
      
       沪剧工作者现在有没有前进的目标和动力?完全有。沪剧的发展我们不要贪大说要走出上海,走向全国,但是把沪剧做成“上海的市剧”就是沪剧工作者最大的目标和前进的动力了,而且是应该为之去奋斗的。除了京剧是国剧,基本在全国各个省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外,哪个省没有自己的“省剧”呢?在安徽省,是黄梅戏;在浙江省,是越剧;在广东省,是粤剧;在四川省,是川剧;在湖北省,是汉剧。在本省,这些“本省剧”基本上是占据垄断地位的。只有上海,沪剧不是。是的,这有它历史原因,历史上上海的移民中浙北宁波籍移民占据很大的比重,并且在社会阶层中的地位相对处于较高的阶层,越剧是他们的家乡戏,感情上他们更热爱听到乡音越曲以解思乡之情,这是人之常情。在他们的推动下越剧在绝大多时间内一直是超越沪剧占据鳌头。但浦东开发开放了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这种群众格局已经被打破,上海是全国移民的上海,新上海人原籍浙北籍人士所占的比例已大大降低,再加上上海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周边郊区县都城镇化了,原来上海人眼中的郊区县的本地人也成为了名符其实的上海人,这些群众更多热爱的是他们自己的剧种沪剧。沪剧的群众根基我认为与过去是不同的了,至少没有过去的劣势了,如果上海本土的剧种还是做不过外来剧种,我认为就值得大家反思了。

       我们现在讨论沪剧的发展,其实不是与五六十年代、八十年代进行比较,你说那时多红火,现在不行了,沪剧院的领导会拿出一大堆客观原因来进行解释,确实这些原因也是有道理的。但不跟大环境比,跟兄弟戏曲比较,这总是有可比性吧。沪剧现在别说追赶和超越了,现在的沪剧在上海戏曲界的地位是不是不升反降了?是不是被边缘化了?是不是被看不起了?上海五大剧院可以说沪剧院差距被拉开得越来越大了,京剧院的陈少云我十几年前就看过他的戏,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还有奚中路、严庆谷、熊明霞等全国知名的中坚力量。越剧院钱惠丽、单仰萍、方亚芬个个不凡。昆剧院、评弹团也都后继有人。“上海戏曲香港行”京昆越沪淮唯有沪剧院拿出去的还是“雷雨”,人家全是新编剧目,说明什么问题?沪剧在上海戏曲界的地位可说是一落千丈。

       沪剧要想成为上海的“市剧”,那我觉得不仅要得到观众的认可,更重要的是要得到业内专家的认可和兄弟行业人士的尊敬,自己必须要有真材实料。无论是越剧还是京剧,它们的看家本领是实实在在的,是领先的,不服是不行的。沪剧有吗?没有。
      
      先说传统戏,沪剧传统戏是如此的单薄,正旦小生戏《庵堂相会》;小生戏《陆雅臣卖娘子》;老生戏《借黄糠》;老旦戏《阿必大回娘家》;除此之外,像样的传统大戏就不多了,至于九计十三卖等归于传统小戏行列。相较于其它剧种,沪剧传统戏显得非常落后,发展空间实在是很大,沪剧的工作者可以有很多这方面的工作要做的。剧目少不说,表演形式也令人堪忧,传统戏讲究“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步法、身段、水袖、做工、武功别说比不上人家京剧、越剧,比得上淮剧吗?三十年前的茅善玉、徐俊版《庵堂相会》到现在不要说还未有新人超越,而且是差距越来越大。同行有时是会相轻的,但是比较一下越剧的发展水平我们也都会衷心的敬佩的。我真的搞不懂沪剧院与其隔三差五地演《雷雨》、《碧落黄泉》,不如多花些精神在创编上面。我很建议拍一些创编传统新戏,丰富沪剧传统戏的薄弱局面,而且时间点早也该到了。1940年程砚秋先生首演『锁麟囊』,在当时这也是部新戏,但它讲的是传统的故事,以传统的表演形式进行演绎,直到今天,该剧常演不衰,给京剧的传统剧目又增添了一株光彩夺目的常青树。如果创编比较难,也可以移植一些京剧或越剧的已有剧目开始尝试嘛。

       好了,再说说沪剧的“优势”----现代戏(包括西装旗袍戏),沪剧人常引以为傲,真的是这样吗?沪剧现代戏要是真的极受上海观众欢迎的话,沪剧也不会是现在这样让人忧心忡忡的了,其实都是自我感觉良好,自己认为自己好,完全不去感受观众的感受,很多观众都有这种感受,戏曲界同行观摩后不会有这种感受才怪。只是戏曲界平常大家互相捧场,相互给面子。可是真正在台下或是到了竞争的时候,沪剧的这种水平他们会服气吗?我们在台上又摔又打,在台下又劈腿又练功,你们在台上走走唱唱,做做痛苦的表情,定格一个隽永的拥抱画面就自认为是内心戏,叫行业内人士如何评判?一个在行业内得不到充分认可的剧种,就像将脑袋埋进沙子里的鸵鸟一样,是没有明天的。京、越、淮现代戏少但他们的戏表演出来能让观众强烈感受的到真功夫,如果沪剧演员在现代戏中的表演上不再加强艺术性,在上海的戏曲界如何硬得起身板,更不用去谈领军了。

       如果有戏迷朋友说我是在挑事,在挑戏曲同行的事,我不这样认为,我是在说一些对得起自己良心的话。
参与人数 16 威望 +74 收起 理由
cbl625 + 5 说得很好!
两只蝴蝶 + 5 支持!
香山雅仕 + 5 支持!
517838318@qq.co + 5 讲的有道理!
申曲迷 + 5 支持
娄江沙子 + 5 很给力!
一缕阳光 + 5 有理,虽还不是十分深刻,但已入木三分!.
周莉莉 -1 我认为茅分析的很对。
叮铛铃 + 5 顶!
lujunwen + 5 评的有理!支持。
gonghs + 5 评论精彩!
baolin + 5 深刻,有水平。
云舒丫丫 + 5 楼主的评论水品大赞~
滩簧西乡调 + 5 真正在为沪剧着想的戏迷!
zxhanmimi + 5 顶!
沪梦缘 + 5 评论得赞!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74

大神点评62

朱妙其 2014-7-27 16:34:2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朱妙其 于 2014-7-28 06:29 编辑

楼上一位朋友担心现在观众少,老年多,这是实情,不过这种情況不是现在才有,过去就有了.当然程度有不同.
记得我小时候,乡下剧场里除了我们这些"漏透头",青年人也不多,他们打牌去了,也是中老年多.
评弹,年复一年,一茬老年人去了,一茬新老年人又踏进了书场.
这是因为人有个规律,隨着年令上升,会有意识无意识地向传统文化回归.戏曲正是这种传统文化的一种集中体现形式.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其实是融进了绝大多数人的血液里了.只是年轻时兴趣广泛,沒有多地表露出来.
至于不出钞票(有人买单了),看的人也不多的情況,我未经历过.一次逸夫看敦煌女儿,买票的,我看上座率很好.上个月华山路上戏剧场看长宁团的小巷总理,属"看白戏",人滿座. 一次长宁团到我家乡演杨乃武小白菜,我正巧回家,去看了,也滿座.
松江看过两次.一次是剧场在小区内的,郭团长的时装戏,我看也滿座.一次另一剧场看陆雅臣卖娘子,我提前一刻钟进场,不得了,过道里都挤滿人.
看戏人是有的,要有好戏.
剧团困难也肯定有的,办法也一定有的.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朱妙其 2014-7-26 17:20:38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朱妙其 于 2014-7-27 20:13 编辑
pavanotichen 发表于 2014-7-26 11:13
“在上海的越剧,淮剧要打造成都市剧,有其特殊性,合理性.本土沪剧如此做,南辕北辙了.”

为什么呢?想聆听 ...


我越来越相信,老师您是文艺圈内人了。真诚地向您学习!

越剧,淮剧,在上海有过兴盛时期,观众主要在市内。隨着市内城市建设,大量居民动迁到了近郊新居,新上海人源源不断进入市区。原有观众源减少了。多方面原因,淮剧面临困难似乎还多些。这种情况下,越,淮剧打造都市剧,以期吸引市内白领,新居民,也顺理成章了。
应该指出,冠以"都市剧"之名,其实是不夠严谨的。戏剧的功能主要是教化人,潜移黙化引导人。而人的道德标准,是非认知只有一个。既如此,因受众不同而分出以所谓的时尚,或什么派吸引一部份人,是剑走偏锋了。关汉唧的元剧,几百年后仍为国人喜欢呢。
沪剧,来自郊区,进城后开出鲜艳花朵。她既有市內观众,更有广大的市郊,长三角观众。两条腿走路,立足市区,深入市郊,长三角,应是沪剧的不二选择。
拿出群众欢迎的好戏,有政府,組织,观众支持,沪剧的天地宽广着呢!

忍不住还想说二句。
沪剧西装旗袍戏出现过几出好戏。
但整体而言,西装旗袍戏是不尽如人意的,同样剑走偏锋了。
举一例:"叔接嫂"在过去是有的贫穷人家的无奈之举, 也很少有. 上海城隍秦裕伯后人的入祠规定之一:兄死而以嫂为妻,弟死而以弟妇为妻及其它乱伦逆纪在五服之内者,死后是不许入祠(我并非赞赏此类规定)。西装旗袍戏呢?大唱名门望族内的"叔接嫂",而且还不是一部戏。激进得是可以了。究竟是在为真正的自由,爱情唱赞歌,还是摆假噱头,玩真猎奇?天晓得。
雷雨中,繁漪是何出身?周萍为何"年近三十岁"还未婚娶?更像不像个釆花老手?周朴园更像不像个蛮荒山区的土豪劣绅?鲁大海人物是必不可少的?那种丒事在中国出现的几率为多少?当年胡适老夫子的评说恐怕不是沒有一点道理的。
西装旗袍戏从中可见一斑。
上海天地很大,在弘扬人文精神的道路上,沪剧尽可驰骋,发挥。

沪剧院后两届后生,都是可造之材.我担心十年,二十年之后,会否会走徐俊,孙徐春,倪幸佳们的覆辙?但愿我杞人忧天了.

我是实名制,女儿叮嘱我不要乱说乱话。我也记下了。可是生来秉性,看来要带到箱箱里去了。
借助老师的平台,说了这些话。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冰心雨点 2014-8-17 12:51:50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畅说欲言献计献策希望决策者能看到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云舒丫丫 2014-7-25 22:50:15 显示全部楼层
pavanotichen:不好意思,打分的时候,水平打错了~~~


我借用一位资深人士的话顶你一下:“沪剧现代戏不走戏曲道路,走回话剧加唱及现实主义的老路。”

听徐俊,声音清亮优美;看徐俊,扮相英俊潇洒 ...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仙人球 2014-7-26 10:42:1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仙人球 于 2014-7-26 10:43 编辑

       市场经济的最基本规律,就是“优存劣汰”,文化市场也不例外。在市场经济面前空喊什么大环境小环境的,只能说明其无知。“挑山女人”的热演,充分说明受到市场的欢迎。笔者十分赞同16楼朱老师的观点,当前是发展沪剧的最好时机。反观沪剧院在干些什么呢?令人失望。事实上再与沪剧院的领导讨论什么沪剧发展的重要性已成为多余。中国的事情总是领导说了作数。希望沪剧院的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沪剧院的领导班子实在是不称责。拿的是人民的血汗钱,干的却是为自己谋利的小事。近几年来,广大沪剧戏迷不知提了多少合理的建议,希望沪剧院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能听进去。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gonghs 2014-7-26 09:28:35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精辟,网上此类文章太少了!我的看法:1土生土长的沪剧在目前不能成为“市剧”,虽有政府扶持不够的原因,领军沪剧界的沪剧院没有尽心尽力,也是重要原因。2沪剧院演出少,新戏好戏更少,不如兄弟剧种影响力大。3沪剧在基本功方面重视唱,身段训练比其它剧种弱。传统戏中还是有一点的。徐俊的几齣戏仍见功夫。现在沪剧院青年团已有加强,如《陆雅臣》,要继续努力。4年轻演员不能只演老戏,要排演新戏,出人出戏。4戏曲中沪剧既然有现代戏、唱腔糯、本地人观众多的优势,就要充分发挥,多编好戏。也希望进一步调动演职人员的积极性。5面对困难,不畏缩。向前进才是正道。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云舒丫丫 2014-7-25 23:19:37 显示全部楼层
pavanotichen 发表于 2014-7-25 23:04
“沪剧现代戏不走戏曲道路,走回话剧加唱及现实主义的老路。”,其实我也有自己的想法,以后再说了。 ...

我越来越发现,你对戏曲蛮专业的哦。至少一只脚已经踏进门里,我完全是门外汉~
听徐俊,声音清亮优美;看徐俊,扮相英俊潇洒 ...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zxhanmimi 2014-7-25 22:04:33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有水平,支持!
朋友们好!祝你健康快乐
沪梦缘 2014-7-25 22:05:47 显示全部楼层
我支持楼主的对事不对人,我更佩服楼主的大胆的有理有节的点评,并且说的非常帖切!
今天是父亲节愿天下的父亲永远健康幸福、吉祥快乐!
pavanotichen 2014-7-25 22:54:41 显示全部楼层
云舒丫丫 发表于 2014-7-25 22:50
pavanotichen:不好意思,打分的时候,水平打错了~~~

没关系,参与就好。
对的,你分析的很对。
云舒丫丫 2014-7-25 22:55:53 显示全部楼层
pavanotichen 发表于 2014-7-25 22:54
没关系,参与就好。
对的,你分析的很对。

不是我的分析,我哪有那水平,借用他人的话。
听徐俊,声音清亮优美;看徐俊,扮相英俊潇洒 ...
pavanotichen 2014-7-25 23:02:59 显示全部楼层
云舒丫丫 发表于 2014-7-25 22:55
不是我的分析,我哪有那水平,借用他人的话。

借用有什么关系,我的文章每句话严格说都是借用了别人的话的。
pavanotichen 2014-7-25 23:04:31 显示全部楼层
pavanotichen 发表于 2014-7-25 23:02
借用有什么关系,我的文章每句话严格说都是借用了别人的话的。

“沪剧现代戏不走戏曲道路,走回话剧加唱及现实主义的老路。”,其实我也有自己的想法,以后再说了。
pavanotichen 2014-7-25 23:26:46 显示全部楼层
云舒丫丫 发表于 2014-7-25 23:19
我越来越发现,你对戏曲蛮专业的哦。至少一只脚已经踏进门里,我完全是门外汉~ ...

可是你唱得好啊,这也就足够了。
梦雨 2014-7-25 23:31:14 显示全部楼层
沪剧是什么?我问我家10岁的小侄女,她回答:不知道。在我10岁的时候,我身边有很多小伙伴会唱金丝鸟,会唱芦苇疗养院等等。
梦雨 2014-7-25 23:34:10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不好意思,我是新手我无法给你评分
pavanotichen 2014-7-25 23:40:10 显示全部楼层
梦雨 发表于 2014-7-25 23:34
楼主不好意思,我是新手我无法给你评分

没关系,参与最重要。
云舒丫丫 2014-7-26 00:07:57 显示全部楼层
梦雨 发表于 2014-7-25 23:31
沪剧是什么?我问我家10岁的小侄女,她回答:不知道。在我10岁的时候,我身边有很多小伙伴会唱金丝鸟,会唱 ...

梦雨讲得对,现在小朋友都不了解沪剧,听都听不懂~~
听徐俊,声音清亮优美;看徐俊,扮相英俊潇洒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pavanotichen

38
粉丝数
16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