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沪剧班的同学们现在都在干嘛?

来源: 叶子 2012-7-26 15:13:35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看到前几天“金色的沪剧”在发帖中有句话,我深有同感。
引用如下:-------今年一年还没有看到新戏,培养新的演员局限了过时的老戏里。青年演员到老了才有个角色,完全不理会市场的需要。

说得真好,我早就想说了,只是被你金大哥抢先说出来了。
我也来后续两句。
大半年了,沪剧院真还未见有新戏出炉,茅院长是忙于自己捧着个不朽的董梅卿上北京向党中央献礼去了,不过这倒也能算是一个不错的政绩。
王森这一班同学们也是不见有什么新戏来献给对他们充满希望的观众朋友们,之前曾传说将要在6月份演陆雅臣,至今快8月份了也未见沪剧院出来吆喝吆喝做做宣传,而且陆雅臣这既又是老戏,根本就不是年轻观众喜欢的菜,并且又偏偏挑个仅有几个角色出场的戏,而让沪剧班里的其他20几个同学们都闲着坐冷板凳,这不是在消耗青春虚度了大好年华么?真让人担心这些小朋友的艺术水准会不会有长进?据说工资又低得可怜,真担心同学们会不会人心浮动、呆得长留得住?
胡锦初借妻、大雷雨、阿必大、红灯记已经让人开始有点审美疲劳有点不耐烦了,名曰青年团怎么没能有点欣欣向荣的感觉?
我曾经写了不少帖子捧过同学们,现在我是忧心忡忡,说不出什么了。
曾经让观众们使劲鼓掌的葛聪聪、赵海东、朱强强、还有一些长得都很靓丽乖巧的少男少女们,今天你们都在干嘛?王森的的尴尬高音阿有好点了没有?
参与人数 12 威望 +60 收起 理由
婉君 + 5 同感
hj02502 + 5 我们能越早看到新戏,好戏!
包老戏迷 + 5 亠針见血!
无锡陶子 + 5 深有同感,茅院长最近几年不知在忙些啥,还.
qingyongqing + 5 说到点子上!
两只蝴蝶 + 5 同感!茅院长忙着收徒呢。
黄开新 + 5 同感,葛聪聪快2年没听到唱了。.
吴昌萌 + 5 茅院长不作为。
lujunwen + 5 讲的好!
xiangsheng1947 + 5 顶!
上海小步 + 5 關心
璐璐 + 5 同感!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60

大神点评54

沪剧新迷 2012-7-27 06:23:56 显示全部楼层
皇帝不急,急了太监,
上海小步 2012-7-27 06:36:56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一句話:“王婆賣瓜  自賣自誇。”最起碼先得有“吆喝”聲音才是呀!
选择你要选择的 同时也要承受那些必然要承受的 得到的同时也要懂得这一切的代价
xiangsheng1947 2012-7-27 06:58:20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新人们的新戏!
这个年龄真好,没有辜负阳光,没有辜负父母,没给孩子添累,活出自己的骄傲!
沪剧新迷 2012-7-27 09:56:18 显示全部楼层
子墨 2012-7-27 11:30:12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子墨 于 2012-7-27 22:05 编辑

        叶子小朋友说一直在关注着这群沪剧院青年团演员们的动态,其实关心这批青年演员的戏迷一定不在少数。期盼着他们多上舞台,多演戏,满足观众的看戏欲望,满足观众看到他们在舞台上茁壮成长的预期愿望。但的确如叶子小朋友所说,沪剧舞台难见他们的踪影,令人失望。离开戏校,进入沪剧院的二十六位青年演员理应在舞台上摸打滚爬,多多演戏,多多和观众交流。这不仅是沪剧事业的需要,也是他们舞台实践的需要。因为他们已经不再是同学了,不再是小朋友了,而是名副其实的沪剧院青年团的演员了。茅善玉在想些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条是肯定的,误人子弟。茅善玉的不作为难咎其责。
金色的沪剧 2012-7-27 12:16:05 显示全部楼层
茅院长重组青年团,市场的解释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改组能达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沪剧复兴的效果。去年新闻刚在网上公布,网友们纷纷拍手叫好,大家一直在期待了美好的结果。

如果这年没新戏,如何能想象这批同学在将来有沪剧市场支持他(她)的生活呢? 生活的压力会让他(她)们在几年后,在沪剧的舞台中消失。
总的来讲,沪剧的观众的平均年龄在 58 岁,对沪剧传承意义来讲当务之急是要把平均年龄降到 35 岁,沪剧才有真正的希望。 ...
剑鸣视点 2012-7-27 12:42:30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到几位沪剧班同学的QQ的个性签名是:“烦透了……”“烦啊、纠结啊……”

这些个性签名或许可以透露出一些他(她)们对现状的无奈
崇尚真善美、鄙视假恶丑。
福星 2012-7-27 13:05:37 显示全部楼层
小演员们到我们乡下演出一场是2~3万元,但不知道他们能拿多少演出费?其实多排戏,多接演出场子,多拿点演出费来提高收入,提高演员们的业务水平,何乐而不为呢?我记得以前宝山沪剧团到我们乡下演出一场是3000元,就靠多接演出场子来发工资的,当时的收入也就1000元多。现在演出一场高出那么多,我想演员的出场费也该相对高一点的吧?不可能停留在1000多元的哦~~
幸运13~~
lujunwen 2012-7-27 14:00:32 显示全部楼层
子墨 2012-7-27 18:44:12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子墨 于 2012-7-27 19:49 编辑

        三月份就已经开排的陆雅臣迟迟不公演的原因,据说是茅善玉将把该戏作为沪剧院青年团成立一周年的献礼剧目上演。
blogfeiyunpu 2012-7-27 20:37:04 显示全部楼层
剑鸣视点 发表于 2012-7-27 12:42
我看到几位沪剧班同学的QQ的个性签名是:“烦透了……”“烦啊、纠结啊……”

这些个性签名或许可以透露出 ...

这个帖子好。

以前强调左思想工作,抓苗子。

为什么烦恼,为什么纠结呢——
博客飞云浦
叶子 2012-7-27 21:11:05 显示全部楼层
子墨 发表于 2012-7-27 11:30
叶子小朋友说一直在关注着这群沪剧院青年团演员们的动态,其实关心这批青年演员的戏迷一定不在少数 ...

引用-----离开戏校,进入沪剧院的二十六位青年演员理应在舞台上摸打滚爬.......

不是原来的沪剧班有二十八位同学吗?怎么只有26位进入沪剧院?
朱妙其 2012-7-28 07:50:44 显示全部楼层
心情很沉重.这是个不小的问题.
叶子 2012-7-28 10:43:28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叶子 于 2012-7-28 10:44 编辑

老观众可能还不会忘记吧,当年沪剧院演《野马》、《一个明星的遭遇》,丁是娥院长、诸惠琴、邵滨孙等一批名家不计排名不计名利得失为初出茅庐的茅善玉、徐俊甘当绿叶配戏,受到广大观众的称赞,传为一段佳话。
今天,青年团成立了,试问茅院长:您肯不肯也放下身段,站在舞台边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少唱几句少说几句为王森们配配戏?
愿意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叶子

24
粉丝数
73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