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新媒体

关注微信公众号【站长自定义模块】,定时推送前沿、专业、深度的商业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走马观花看世博

热度 22已有 925 次阅读2010-11-9 21:59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已落下帷幕,作为上海人的我,只在前几天才匆匆地赶去游了一次,其实早就该去了。

 

一开始觉得反正在家门口,还有半年的时间,有的是机会,不急;后来听说参观场馆要排长队,向来不喜欢轧闹猛的我便没了兴趣;接下来便是漫长的高温天气,更是懒得出门;好不容易挨到了天气转凉,公司又来找我回去上班了。一拖再拖,早早准备好的门票倒快过期了。

 

想到以往由于错过而留下的种种遗憾,我下定决心,请了半天假,一人独自去游了一趟,总算是抓住了世博会的尾巴。

 

下午二点,从浦西入园,走在长长的高架桥上往两边看,湛蓝的天空下是风格迥异、造型独特的场馆建筑,我不禁兴奋起来,真是没想到世博园区有那么大,岂是我花半天时间能逛得过来的。看到各场馆周围密密麻麻地人头攒动,我稍作权衡,决定放弃场馆较少一边,直奔场馆比较集中的那一边。走近才发现,几乎每个场馆都排着长龙,排队时间至少在三、四小时以上,我顿时兴致大减,决定放弃所有场馆的内部参观,还是走马观花地看看世博会的全貌吧。

 

在浦西逛了一圈后,见有轮渡可去浦东,便去排队坐船过江。不料,看似不太长的队伍,内部却是九曲十八弯,队伍中人如群蚁,慢慢蠕动,三步一挪,五步一歇,只一会儿我便开始后悔起来,想退出又不太方便,真有点像“上了贼船”下不来了,结果整整排了一个半小时才上了船。

 

船在浦东靠了岸,我已游兴全无,漫无目的地顺着临江小道,来到世博演艺中心。换票看了场介绍墨西哥的纪录片,散场时已是华灯初上,沿着演艺中心外圈的观光长廊,色彩斑斓的世博夜景尽收眼底,一轴四馆上的中国国家馆、世博会主题馆、世博中心和世博会文化中心等标志性建筑雄伟壮观,大气磅礴。酷似喇叭花的建筑,在灯光的作用下晶莹剔透,色彩斑斓,变幻万千,绽放的流光溢彩,美不胜收。看到如此这般的美景,我又兴奋起来,心想,到底还是没有白来。看到游人们一个个摆好架势拍照的样子,我真有点后悔自己没带个摄像机或是照相机来。

 

出了演艺中心,边走边观赏夜景,忽然发现有些小场馆排队的队伍短了许多,我心思又活动起来,心想,好歹来一趟,怎么也得进几个馆看看,里面到底有点啥。

 

先进了柬埔寨馆,馆内陈列吴哥时期里,柬埔寨人在高棉帝国的首都吴哥使用石头来搭建皇家寺院、庙宇、道路、桥梁、水库和医院等传统技艺,展示了乌栋时期”,柬埔寨人将木材广泛应用于城市建造的历史,还有金边时期”,柬埔寨人用水泥、碎石和沙子建造首都金边。虽是人工搭建的景,倒也逼真,颇有异国情调,比我想象中的有看头。只是近出口处,一个个卖小饰品的摊贩,酷似城隍庙的小商品市场,乱哄哄地叫人心烦。

 

随即我又排队进了马来西亚馆和印度尼西亚馆,期待能再看到些感兴趣的东西,结果大失所望,我也疲了。

 

穿着高跟鞋走了大半天,早已筋疲力尽,我又累又饿走进“星巴克”,想安静地吃点东西,不料世博园中的“星巴克”也放下了优雅的身段,店堂里摆放着快餐店般的桌椅,半冷不热的面饭也不怕卖不出去,为填饱肚子,我只得草草地扒了几口。

 

回家的路更是艰难,一瘸一拐地挪出世博园,却怎么也叫不到出租车,辗转往返,几乎绝望,无奈之下,开始寻找可回家的公交车。走了大概一站路,终于找到一路,大概是脱班了,近半个小时才等来了一班。车上人满为患,车下人不顾一切地往上挤,我被夹在中间,脚不着地也能稳稳地“站住”,接下来几乎站站如此。上车的人个个不买票,因为手脚都已无法动弹。

 

花了大半天,只游了世博一角,而且疲惫不堪,但我不后悔,毕竟世博园区的磅礴大气、世博场馆建筑的精美壮观和世博夜景的绚丽多姿,已深深的镌刻在我心中,成为永久的记忆。

 

然而,在游世博的过程中,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人和事,同样也让我印象深刻。

 

其一,在等地铁时,秩序很乱,车门一开,车下的人便蜂拥而至,把没下车的人堵在车上,一个操着北方口音的女人大声说道:“上海人就是素质差。”还反复好几遍。冲着这句话,我在地铁上一路观察,发现车厢里起码70%以上是外地游客,我很纳闷:上海人都没到这里来轧闹猛,怎么就素质不好了呢?

 

其二,在排队等侯渡船时,发现有些人很能见缝插针,只要你面前有一丝空挡,他们便鱼贯而入。我向来不习惯与人靠得太近,排队时总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引得那些人时不时地来“钻空子”,我终于忍不住,用手抓住栏杆来阻止他们往前钻,不料竟有一对青年男女堂而皇之地推推我说:“喂,让一让。”我笑着问道:“我为什么要让你们呢?”“因为你面前有空档,我们不进来人家也会进来的。”他们理直气壮地说。呜呼哀哉!我回头看了看,队伍中本离我不远的一拨外国人,在这些填空档的人的作用下,正离我越来越远。我不知他们心中如何感想。

 

其三,在印度尼西亚馆的卖世博纪念品处,我亲眼目睹了三个衣着入时的上海女人,在偷窃出售的小商品。两个女人不停地和营业员打岔,转移她的注意力,另一女人以娴熟的动作轻而易举地将偷得的小饰品藏于手掌中。在正义感的支配下,我停下了脚步,看着那女人的手。那女人显然发现了我在注意她,她不但不放下手中的东西,反而恶狠狠地看着我,看得我心里直发毛。一瞬间,刚刚激起的一点正义感土崩瓦解,我转身逃离现场。出得馆来,仔细想想觉得很可笑,怎么像是我在做贼呢。

 

好了,唠唠叨叨的就算是游世博流水账吧,我只是想留下点可经常回味的记忆,同时和朋友们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