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新媒体

关注微信公众号【站长自定义模块】,定时推送前沿、专业、深度的商业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遗憾

热度 25已有 986 次阅读2010-9-6 23:42

不久前收到王树滨老师转发来的一篇文章,是沈嘉禄的《伤感的久保麻纱》一文,文中获悉久保麻纱要走了,要回她的日本国去了。

 

 久保麻纱90岁了,身体越来越衰弱,心脏刚做过手术,骨质疏松也导致行路困难。这次可能是我最后一次来中国了。她定定地看着我说,所以,一定要见到你。……”看着眼前这段文字,我不由得心头一紧,一种莫名的落寞怅然情绪悄然袭来,并慢慢扩散开去,最后竟情不自禁地暗自伤感起来。

 

呆呆地坐在电脑前,怔怔地盯着电脑上那一行行整齐的方块字,视线渐渐模糊,记忆的闸门慢慢打开,往事渐渐清晰……

 

知道久保麻纱是在十几年前,那一年女作家陈丹燕在电台客串一档青少年的节目,在一期节目中她着重介绍了,坐落在长乐路上的蓝印花布馆和它的创办人之一久保麻纱——一位酷爱中国蓝印花布的日本老太太,也就是通过这一期节目,我儿时的蓝印花布情结又被唤醒。

 

1955年的秋天,久保麻沙参观了中国外贸企业在东京首次举办的商品展览会,她被蓝印花布那种素雅高洁的格调和浓郁的乡土气息震住了,买回一匹,放在柜中数年,时时拿出来欣赏一下。后来她将这块蓝底白花的蓝印花布做了一条连衣裙穿在身上,在当时工作的剧团中引起了一阵骚动,从此,她便与中国蓝印花布结下了不了情缘。

 

久保麻纱潜心研究蓝印花布已经有四十多个年头了,上世纪70年代,她在东京开了一家中国蓝印花布馆,直接从中国广交会进口蓝印花布,那小店成了两国文化交流的窗口;1972年,随着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她作为日本妇女代表团成员访问了中国,从此更坚定了她要研究中国蓝印花布的决心;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她还不辞辛劳地深入到我国华东及西南的一些农村去收集蓝印花布衣物;为研究蓝印花布工艺,她甚至还亲自上山采集印染花布的植物——蓝草。久保麻纱对中国蓝印花布的喜爱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尽管这几年有些企业急功近利,粗制滥造,蓝印花布精湛的民间工艺已大大走样,但久保麻纱对中国蓝印花布的喜爱之情始终不变。

 

作为一名蓝印花布的爱好者,我对那坐落在僻静小路上的蓝印花布馆早已向往已久,无奈,那年头正是我一生中最忙碌的日子,生活被忙乱的工作搅得面目全非。无数次地对自己说要抽空去看看那可敬可爱的日本老太太,却又无数次地被意外事件取消了打算,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安慰自己:下次吧,再下次吧!有一次,到长乐路上的计量局去处理一件质量纠纷,我似乎已经看到了通向蓝印花布馆的那条弄堂和那块小小的指示牌了,但不知何故,居然没进去。一个多月前,我和女儿商定,等天气凉快些,一定要去看看久保麻纱和她的蓝印花布藏品。然而,已经没有下一次了。

 

惆怅伤感之中我扪心自问,这些年我真有那么忙吗?真的忙到十几年抽不出半天时间来吗?未必吧!人往往在拥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一旦失去了才知道珍贵,而后悔莫及之时却已然无法挽回了。真应了刘若英的那句歌词“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遗憾之余,留下的是深刻感悟:我们应该百倍地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

 

在此,我只能衷心地向我敬爱的久保麻纱道一声珍重,愿老太太健康长寿!

 

(附上一张身着蓝印花布衣裙的照片,表示对老太太的怀念,不太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