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佳沪剧坊(暨)刘建新沪剧表演坊新春联欢会 (22篇回复)
- 拜登吃面,给沪剧明星演员的启示。 (3篇回复)
- 洪立勇献演《杨乃武与小白菜——密室相会》剧照摄影报道 (39篇回复)
- 各位网友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8篇回复)
- 华人在美国的民族交响乐团 (6篇回复)
- “上海的声音”昨唱响大剧院 (21篇回复)
- 五地部分网友会聚太仓举行交流联谊活动 (47篇回复)
- 12月19—25 日电台、电视台播出的部分沪剧节目预告 (11篇回复)
- 见市区的沪剧网友有乐队现场伴奏,像我们远郊的没有这 (2篇回复)
- 小筱月珍向广大网友问好 (48篇回复)
- 再看85年沪剧演员风采 (4篇回复)
- 常州振兴沪剧联谊会举办沪.常.锡沪剧专场 (5篇回复)
- 松江佘山镇“家庭才艺展示”,沪剧演唱占了3/4之多 (14篇回复)
- 从”小百搭“到”上海阿婆“ (9篇回复)
- 学习老番三为余业沪剧音乐辛勤工作的精神 (18篇回复)
- 祝贺《一夜新娘》赴香港演出凯旋而归! (15篇回复)
- 宝山沪剧团晋京展演剧目《红叶魂》纪念邮票样张 (9篇回复)
- 大明星和她的粉丝 (27篇回复)
- 唱沪剧的乐趣…… (17篇回复)
- 向浦东大哥学习 (17篇回复)
- 通过努力我终于完成了沪剧DVD高清碟片 (9篇回复)
- 流派唱腔的形成、继承和发展 (作者:连 波) (4篇回复)
- 【转载】从沪剧演出"总动员"谈创新之路 (5篇回复)
- 形成流派的关键是演员必须自己设计唱腔 (3篇回复)
- 袁雪芬:艺术需要继承更应创新 (6篇回复)
- "茅院長讲话"体会 (24篇回复)
- 如何能唱好《金沙江畔》中《找水》一段 (6篇回复)
- 询问陆敬业老师的近况 (26篇回复)
- 虚拟网络 真情无限——为梅老师了却心愿而高兴 (39篇回复)
- 看沪剧院青年团的沪剧《大雷雨》 (27篇回复)
- 名家名角加入沪剧“总动员” (30篇回复)
- 昨天烫好的戏服怎么有一点皱纹 (18篇回复)
- 咨询沪剧沙龙创办者活动经费的解决办法? (2篇回复)
- 从沪剧网的浦东大哥现象说起 (28篇回复)
- 12月12—18日电台、电视台播出的部分沪剧节目预告 (10篇回复)
- 红花绿叶土壤 (4篇回复)
- 演员多演出,戏迷多观摩,要形成良性循环。 (2篇回复)
- 沪剧新人将来松江献演名剧《大雷雨》 (11篇回复)
- 沪上怪事:《上海戏曲季》赴台湾展演竟然没有沪剧 (47篇回复)
- “天平滑稽沙龙大家唱”活动小记 (4篇回复)
- 是谁谱写如此动听的乐曲 (4篇回复)
- 三位沪剧青年演员不应离开舞台 (25篇回复)
- 苏州俞祥祥.拜唐承忠为师(映春成林 报导) (30篇回复)
- 真好,沪剧网 (5篇回复)
- 无锡太二社区举办迎新春联谊活动 (7篇回复)
- 有谁知道卞正威的近况? (20篇回复)
- 【转】乳山:为本地艺术剧团输“造血干细胞” (5篇回复)
- 12月5—11 日电台、电视台播出的部分沪剧节目预告 (7篇回复)
- 又见黄丽娅唱杨派 (4篇回复)
- 《董梅卿》:开都市沪剧之先河 (26篇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