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新版沪剧雷雨观后感

又见蔷薇开 2010-9-28 19:04:38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大家的回帖,确实也深有同感。《雷雨》是沪剧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这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岂能随随便便就更改曲调和唱词呢?就是要有一些创新意识,也不可以胡来。之所以经典被广泛传唱,就是有其沪剧独有的艺术魅力,沪剧的味道。《雷雨》这类经典剧目必须经常演,当然也要演出新意来,但并不等于就是颠覆。楼上戏迷说,此次的新“雷雨”把很多唱词都换成了念白,这就很不尊重经典了。经典是要靠演员用心去惴模的,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找准人物的感觉,积累经验,是值得一辈子学习的东西。而光靠一些曲调之类的改变,并不是出新,不是认真地去演绎一出戏。看来,经典的东西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沪剧院的编导或是谱曲者都该好好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不然的话,沪剧就不会有长足的发展。
参与人数 2 +10 收起 理由
映春成林 + 5
白水 + 5 唱做念表-首唱为。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10

花园深处暗香来 蔷薇悄悄独自开
白水 2010-9-29 09:41:3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水 于 2010-9-29 09:48 编辑

回复 31# 又见蔷薇开


  唱做念表-唱为首。(更正31#评分栏中字序之误,并致歉意。)
白水 2010-9-29 11:14:28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水 于 2010-9-29 11:42 编辑

关于新版沪剧《雷雨》的讨论有一个星期了,网友的各种意见、建议,表达着一个共同的心愿——对沪剧的热爱和期望,这对促进沪剧艺术的传承、创新和提高是有益的。现将《百年曹禺百年沪剧 沪剧院排练场上的“苦中乐”》一文上传与网友分享,更希望能看到编、导、演与观众的交流与沟通,集思广益,抓住百年曹禺百年沪剧的大好机遇,使新版沪剧《雷雨》更上一层楼,上海的沪剧进京演出更加圆滿。
【转帖】百年曹禺百年沪剧 沪剧院排练场上的“苦中乐”
来源:解放网-解放日报
2010年09月29日08:30
      为了此次赴京演出,上海沪剧院《雷雨》《日出》都还在进行紧张的排练。这其中,难免有不少花絮,成了演员们苦中作乐的“减压剂”。

  【串戏】不少演员在两台戏中都有角色,因此不免出现“串戏”的时候。凌月刚在《雷雨》《日出》中分饰鲁贵和潘月亭,有次排练,要演出银行总经理潘月亭在国债大涨时的喜悦,他却还沉浸在鲁贵的角色中,竟然蹦蹦跳跳就出场了;《雷雨》排练期间,茅善玉和陈瑜还同时要在逸夫舞台演出《露香女》。工作强度大,陈瑜在《雷雨》排练场上不知不觉把“女儿”四凤叫成了香菱(《露香女》中的丫头),让大家笑成一团。

  【入戏】为了寻找人物的感觉,《日出》剧组的演员们用尽了各种方法。如“留洋博士”洪立勇总在酷暑时还坚持穿西装排练,从不抽烟的吕贤丽也为了“翠喜”总是夹一根烟,琢磨着“娘娘腔胡四”的居峰竟把兰花指带回了家里,着实吓了妻子一跳;扮演小顺子的吴争光更甚,他无时无刻不保持肢体残疾的体态,竟在一次排练结束后,站在上海车水马龙的霓虹灯下,想不起来自己究竟在哪儿。

  【摇铃】排练场上,从导演到演员到乐队,都工作得十分“忘我”。刚开排《日出》时,曹其敬常要排一段讲一段戏,但因距离远,曹导又声音不大,所以经常是开始讲戏了,乐队还在继续伴奏,曾让大家非常苦恼。有一天,大家惊讶地发现曹导竟然带了个大铃铛来,排练到一半,曹导拿起铃铛一摇,铃声洪亮,乐队、演员都停了下来,曹导逗乐的一笑,就开始讲戏了。从此以后,无论是暂停,休息,吃饭,大家都能听到曹导响亮的铃声,成了排练场一道独特的风景。

  【巧合】排暴风雨来临时四凤发誓那场戏,扮演四凤的戏校学生洪豆豆年纪轻,没有经验,总是无法进入电闪雷鸣的情境,导演曹其敬只得让助理于建福每次都用一块巨大大铁片制造打雷的效果。这天,四凤刚说完:“要是我再见周家的人,就让天上的雷劈了我”,一道响彻天际的雷声就得洪豆豆扑到演鲁妈的陈瑜老师怀里,惊恐未定。于建福纳闷了,我这雷声效果还没打呢,原来是外面的大雨免费赠送了“真雷声”,让“四凤”找到了感觉。

  【忘我】沪剧表演艺术家、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在《雷雨》“花园会”一场中,排练场上用半块乒乓球桌竖起来充作她倚靠的藤萝架。谁知乒乓桌没有摆好,茅善玉靠上去的一刹那,桌子“嘭”地一声倒了下去,大家都吓了一身汗,茅善玉却还自顾自沉浸在繁漪的角色中;在“求萍”一场中,有一场戏是繁漪紧紧抱住周萍恳求一起离开,没想到饰演周萍的朱俭过于投入,用力过大一下子把茅善玉推倒在地上。正当大家担心之时,茅善玉自己站了起来,若无其事地拍了拍衣服,笑着说:“我年纪大了啊。 ”
参与人数 2 +10 收起 理由
申灏 + 5 沪剧院的演员们甘苦自知。真心的祝福他们赴 ...
frankwyj + 5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10

申灏 2010-9-29 18:56:5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 白水

真心的祝福他们赴京演出圆满、成功!
映春成林 2010-9-29 19:12:48 显示全部楼层
床底下放风筝.大高而不妙.改成这种四不象. 干脆叫上海话剧.或沪歌剧.
cbl625 2010-10-1 11:15:42 显示全部楼层
从各位认真的投入讨论看到大家对沪剧的喜爱.我的感觉沪剧擅长于她那优美的唱腔,这个特色应有充分的体现,不然就会失去根本了.
everyeasyday 2010-11-8 10:39:36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我对上海沪剧团演员的表演表示由衷的感谢。他们的表演很精彩,虽然上海的唱腔有些听不太懂,但是我还是被他们的表演和剧情所感动。现场的音响效果也非常好,使整个剧显得更加精彩。 《雷雨》真的是一出悲剧,年轻人三个都死了。但是真的死了的人让人悲伤吗?其实活着的人更加悲伤。因为他们还要活下去,还要忍受悲伤的煎熬。 我们先不要谈周朴园如何残酷地对待工人,因为这不在剧的表现范围之内,而且周朴园对矿工的压迫不是周朴园个人问题,这属于整个经济社会的问题,与家庭问题属于两个层面的问题。 我觉得整个剧主要还是表现了婚姻、爱情、家庭及社会地位的关系。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爱情观、不同的个人性格都对婚姻和家庭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我在这儿不去详细分析每个人的特点。我只是总结一点,两个各方面差别很大的人由于各种原因(也许是各人情感需要)走到了一起,并不能代表两个人真的就能够幸福,真的就能够长久。这一方面是由于人是会变的,海誓山盟都是没有用的,另一方面也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婚姻从来就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人有时候是能够冲破阻力的,有时候是难以冲破的。即使冲破了,也可能是遍体鳞伤。这个剧对今天仍有很深的启示意义。
苍穹下 2010-11-8 22:08:05 显示全部楼层
导演不必一定要请大导演,关键在与是否懂沪剧!
     请来个不十分懂沪剧的,还真不如让一个十分 ...
滩簧西乡调 发表于 2010-9-23 10:34



    真不知茅院长他们要干什么啊!!难道为了改造成一个“茅版”《雷雨》就要这样糟蹋“大会串版"《雷雨》吗?

我虽然不怎么喜欢茅版的,但是我还是不太能苟同这句话。难道一个创新就非要‘糟蹋’一个原来的旧版吗!这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根本不存在‘为了’改造什么而要‘糟蹋’什么这个逻辑的。新的能不能被接受,这是取决于观众与市场的,何况戏还要不停的改改才行的。
苍穹下 2010-11-8 22:10:52 显示全部楼层
摘自《灯,总是亮着》P.284页:
    ......   
    只有当年三团的青年们,仗着年少气盛曾经演过一部新《 ...
weiyish 发表于 2010-9-26 00:27



    她喃喃自语着又踱出去了,嘴里咕哝着“欺师灭祖......”

唉,可悲的想法,这也没办法,人都是这样的,人之常情嘛。人家毫不留情的颠覆了自己的东西,心里不是个滋味。我就挺喜欢那个版本的《雷雨》,有许多地方的独唱都不错的,可是我只听过,没看过表演是怎么个样子。但是当年在象牙塔里固步自封的人太多了,所以这样的标新立意是不可一试的。
苍穹下 2010-11-8 22:11:47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玫瑰人生


    没那么差劲吧,本来也不怎么要力挺新版的,现在倒是很同情,同情的有点很喜欢新版的《雷雨》了。
cbl625 2010-11-10 13:31:26 显示全部楼层
新版雷雨与传统版本确实差别较大,但我们要看到沪剧院的老师们本意是积极的,是想把她演得更有新意,更有吸引力.首推北京也表达了他们的意图.当然有些地方沪剧的传统味欠缺些,有待他们进一步加工,琢磨,尽量做得更好一些.不容易呀.
杨先生 2010-11-10 20:01:45 显示全部楼层
fe有一句话是很典型的,那就是为了抬高自己而欺师灭祖,太不该了,难不成沪剧院也成了家天下了
杨先生 2010-11-10 20:09:19 显示全部楼层
就怕自己唱得没有先辈好,就改唱词,上海话不会讲就讲普通版上海话,我看如果沪语也讲勿来,就干脆唱普通话就是了,再把全国各地的人都招来唱个东南西北中的不伦不类的茅歌就是了
老钟 2010-11-10 21:39:46 显示全部楼层
看江苏省锡剧团最近在上海演的《玉蜻蜓》,经典唱段全部保留沈佩华 王兰英(流派)的原唱腔,所以深受观众的喜爱。沪剧流派会演的《雷雨》深入人心,新的版本好看不好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ay39

粉丝数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