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沪剧演员是否应该懂得韵脚、曲调、板眼?

日月 2010-7-30 13:36:45 显示全部楼层
沪剧,雷雨,是根据曹禹先生的名著所改编,所以在剧情,唱词,台词都不可以随意改动,就是一般的作者也不会同意,再说,雷雨,是由沪剧的各种流派欢聚一起排成的一部经典的保留剧目,更不可以演员在学唱时随便瞎唱唱的,我的举例不是要指责某个人,而是要让现在的青年演员都要熟悉沪剧传统的基本知识,这样对于自己在艺术成长的道路上肯定会有一定的好处,谢谢各位的热烈探讨,
剑鸣视点 2010-7-30 13:57:02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我对您的主题是赞同的。但对您举的例子,我是要打问号的。您举了雷雨中“父亲他总是这样的老脾气,言 ...
zxhanmimi 发表于 2010-7-29 17:13


我赞成zxhanmimi 网友认为台词修改得好的理由,就是对剧中人周萍性格塑造有利。当然,修改后确实是不符合韵脚了。对此,我个人认为,内容和形式能够统一是最高境界,如果难以统一,内容重于形式。郭沫若写的一些新诗也有“押大体相同的韵”的做法,郭沫若的做法对沪剧唱词创作方面也许可以作为一种参考。
勤天 2010-7-30 17:41:49 显示全部楼层
戏曲应该讲韵脚,呒没规矩不成方园。
3141595243 2010-7-30 20:02:16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戏曲有他固有的艺术规律,首先要在尊重其固有艺术规律的前提下再谈发展,就如结婚仪式一样不是也在发展变化吗
过客 2010-7-31 00:20:12 显示全部楼层
“滩簧满口嚼,不能乱韵脚”这句话是老艺人必须严格遵守却一定要做到的。幕表戏没有剧本台词,但是在舞台上艺人们必须懂的这一点“韵脚不能乱”。我记得沪剧好像有十八只半韵脚,每个韵脚有严格规定的用字(词),有的韵脚用字(词)多达几千甚至上万个字,要记住弄清楚确实不容易,非常枯燥。但是,韵脚也有常常用和不常用的,例如:根青韵就是常常用到的,俗称“烂根青”。演员起码要把常常用到的记住了。演员即便不懂那么编剧肯定是知道的,因此演员确实不要在演唱时随便改台词,何况编剧在用字(词)时一定有其道理的。不懂就照着唱嘛,当然不懂能够问是最好了。非常支持楼主的观点!但是,楼主老师,我们以后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是不是可以尽量不指名道姓,我想我们展开问题讨论为的是振兴沪剧,尽量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我这么说没有恶意,你觉得有一点道理,谢谢;觉得不需要,请当我没有说,也谢谢。千万不要争论,好吗?我只是一个过客,跟一帖而已。
小楼往事 2010-7-31 00:55:0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楼往事 于 2010-7-31 01:17 编辑

回复 1# 日月


    以我的估计,孙徐春的例子应该不是韵脚的问题,我觉得,他当时录像时应该是“闪神了“,这三个字是他即兴脱口而补上的,因为时间有限,根本无意顾及韵脚了,这也很正常,每个演员都有这样的经历。“勿应当”我个人觉得不应该出自于他的口中,但问题偏偏就发生了,只能算作是遗憾了。
    另外我感觉,一个经典的剧本里的经典台词是不宜轻易改动的,就算要改词也万万不会改成“勿应当”,因为这不符合周萍当时的思维逻辑和心理走向,他本来就是要拿父亲(周朴园\挡箭牌)来搪塞回避繁漪,他怎么会轻易地在繁漪面前表露出因对父亲的专制而产生的抵触情绪呢?他根本不会就自己的父亲而说出这么一句“定性”的话,至少在当时场景下,而且是面对着他已经要急于甩手了的繁漪,要是他们俩个正处在热络头上倒是有可能的,但按照周萍的性格来说,那也是违心的。“如果侬不承认侬是我父亲的妻子,可是我还承认,我是我父亲的儿子”这句台词才是周萍当时的真正心迹。再啰嗦一句,反过来说,如果在四凤面前倒是有可能的,哪怕他不是真心的,为了能取悦、得到四凤,他倒是会极力违心表露的。
    关于韵脚,曲调、板眼的问题,老先生的东西都丢掉了,还唱啥沪剧呀?现在专业和业余以及大部分网上爱好者(这句话可能会得罪人,但是没办法,为了沪剧,我只能这么说),都有这个很严重的毛病,不要说韵脚了,就是光一个字的咬字也咬不准,根本不讲究字头字尾,喷出来算数,还讲什么归韵、韵脚啊,唱出来的东西枉腔枉调、乐感极差、心板紊乱,更不用说气息和情感的运用了,可问题在于有些人还感觉好得不得了,还一百个不服呢,呵呵,更可笑的是,旁边的人竟然还一个劲地瞎吹捧,真是误人子弟,这对于来聆听的学习者来说,这简直就是误导,长此以往,沪剧不销亡才怪呢。要么就是故意让人(演唱者)好看,所以瞎起哄,哈哈哈。。。。。。
    衷心希望沪剧网上能多一点良性的交流和探讨,摒弃一些不良的恶风陋习。
参与人数 2 +10 收起 理由
上海小步 + 5 小楼老师说得好!体会到欣赏和被欣赏的水平 ...
zxhanmimi + 5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10

华雨文 2010-7-31 17:32:29 显示全部楼层
衷心希望沪剧网上能多一点良性的交流和探讨,摒弃一些不良的恶风陋习.


这句话说的好,大家应该多多讨论对自几有帮助的事情,这样对自己更有帮助,也不玩乐一遭。
雀鸣轩 2010-8-1 14:52:06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认为讨沦一些基础的东西,是非常正常的,对大家是有帮助的。但最好举例而不点名,举例有利大家探讨,老实讲一等一的大师难兔有出错时侯,不必太当真。
cbl625 2010-8-2 09:21:46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的讨论很好,关于韵脚,也就是押韵,这是汉语的一个特点,不仅沪剧,包括其他戏曲,诗歌,都是有这样的要求.就是因为汉语的丰富,大量的词汇,所以押韵是不成问题的,这也是祖国语言的特色.故各位演唱过程中务必注意,对演员更不能疏忽.押韵唱起来上口,听起来舒服.自然.
承筱 2010-8-2 11:39:53 显示全部楼层
沪剧的韵脚是十分重要的,但偶尔出错也不必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要综观全局,我们的老先生在台上也有走神的时候(当然这不是出他们的洋相,是有那么一点不当之处)不能责备求全,更不能直呼其名,如有看法可以和他她们沟通,文坛上这样做好像不妥,现在圈子中了解此道的人很多,三分颜色不要开起颜料行,挫伤了演员的自尊,以上看法可能会引起小波,请理介不要节外生枝。谢谢
日月 2010-8-2 13:41:03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讨应该要有真对性,没有真对性的话那还探讨什么呢/演员唱错词是很正常,前辈,名家,也都有唱错的时侯,但作为听众来讲演员唱错了就不能说了吗/如果不是真对性的指出来,那么学唱的人也就一直这样错唱下去吗/难道演员就只能听好话吗,只能听吹捧吗/我认为演员应该要吸取各方靣对自己提岀的意见,指岀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使自已在艺术的道路上有一定的进步和成就,再说沪剧的艺术发展要有层次,有品质,的话,那么作为专业演员,特别是名演员,更不应该麻乎,也谈不上什么挫伤和自尊,个人的看法,
参与人数 1 +5 收起 理由
叶子 + 5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5

zxhanmimi 2010-8-3 09:31:2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小楼往事

您的分析,使我否定了我的讲法。在“雷雨”中,周萍讲“勿马虎”的话时的心情是急于想结束与繁
   漪的不伦关系,因而是决不会说出“不应当”三个字的。我分析得不对,谢谢您!
雀鸣轩 2010-8-3 09:47:16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你态度太好了,给大家开创了-种商讨纷围,非常好。
日月 2010-8-3 14:20:15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雀鸣轩

我认为说问题不能和稀泥,按你的说法一等一的大师唱错词都是正常的话,那么青年演员唱错可说是应该的喽,
日月 2010-8-3 14:25:0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剑鸣视点


    剑鸣先生,,你不用打问号,电视台有录像可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日月

36
粉丝数
9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