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沪剧演员是否应该懂得韵脚、曲调、板眼?

来源: 日月 2010-7-29 16:04:17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chen9001 于 2010-7-30 10:27 编辑

沪剧的韵脚,曲调,板眼,是一个演员最最起码的基本常识,前辈的演员他们怎样会形成各种流派,因为他们对这些传统的知识个个都精通,所以他们演岀的每一本戏都是自己来组织每一段的唱腔,有得唱段已成为经典,可是现在的一些中青年演员又有几个懂得这些知识呢?有得还是国家一级或二级演员呢,记得有一次电视里播放雷雨,花园会一折,有著名演员马莉莉孙徐春主演,其中周萍的一句唱词,,父亲他总是这样的老脾气,言岀如山勿马虎,他竟然唱成,,言岀如山勿应当,听了以后很吃惊,唉,作为一个一级演员,怎么理解呢?大概他也不懂韵脚吧,我曾问过沪剧院和其它剧团的一些青年演员,真的让人很吃惊,几乎都不知道,他们大多都是从戏校毕业的,是戏校没教呢还是自己没有好好学呢?所以我认为这个问题值得深思,作为沪剧的权威们更应该深思,要想让沪剧事业发扬广大这些传统知识是很重要的,有不对之处请指教,

大神点评38

zxhanmimi 2010-7-29 17:13:0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n9001 于 2010-7-30 10:28 编辑

楼主,我对您的主题是赞同的。但对您举的例子,我是要打问号的。您举了雷雨中“父亲他总是这样的老脾气,言岀如山勿麻呼,他竟然唱成:言岀如山勿应当”这个例子。一、试比较“父亲他总是这样的老脾气,言岀如山勿马虎”和“父亲他总是这样的老脾气,言岀如山勿应当”这两组台词,第一组末脚两个字“气”和“呼”,第二组末脚两个字“气”和“当”,似乎不能用韵脚不对予以指责;二、我认为这两组台词的意思有所不同:一是表示对父亲有畏惧情绪,父亲言出如山,说一是一,不许他人违背;二则表示对父亲的主观霸道不满意,指责父亲太武断。我倒认为演员把“勿马虎”改成“勿应当”改得好!这是我的理解,试与楼主商讨之。
雀鸣轩 2010-7-29 18:56:32 显示全部楼层
先看这段唱用什么韵脚,如言出如山勿马虎,是乌夫韵。如言出如山勿应当,是唐郎韵。
日月 2010-7-29 20:33:20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一位认为勿麻乎唱成,勿应当,改得好,请问你理解韵脚是什么吗/这一段对唱整个唱词是,乌夫韵,再说作者的唱词是不可以随便更改的,
金色的沪剧 2010-7-29 21:27:09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毛病出来了,现在沪剧演员几乎都不懂韵脚。戏校沪剧教材不系统花,带班老师向佩灵老师忘记讲了?
总的来讲,沪剧的观众的平均年龄在 58 岁,对沪剧传承意义来讲当务之急是要把平均年龄降到 35 岁,沪剧才有真正的希望。 ...
zxhanmimi 2010-7-29 21:40:5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日月
对于韵脚,我自认我在这方面需要好好学习。但对于词的改动,我认为未必不可,因为这样一改,周萍对父亲的态度与原剧中的对父亲的态度有了变化。原剧中的“勿马虎”台词,说明周萍是很畏惧父亲的;后来演员把台词改成了“勿应当”,则把周萍的态度改变成了对父亲独断专行的作为有所不满,这里潜伏了被动的反抗因子。这就是我认为此演员对这句台词改得好的理由。楼主,我的理解是否失之偏颇?望继续施教。谢谢!
朱妙奇 2010-7-29 21:52:37 显示全部楼层
2#你理解错了.
演唱押韵,这是戏曲中起码的要求.细节决定成败.我没注意这段唱,如里确是这样,那就不应该了.
寄生草 2010-7-29 22:14:41 显示全部楼层
2楼的,没有搞明白,一楼说的韵不是语文上的平仄韵,我理解是‘乌夫韵’一不小心成了‘唐郞韵’了,违背了沪剧十八韵脚了。

但是有时也会出个错,比如‘只必过伲必大身上呒啥着,破破烂烂回去象啥样’这句,应该是‘只必过伲必大身上呒啥着,破破烂烂回去象个啥’应该是爹妈韵,结果成了姜阳韵,但严格来说‘只必过伲必大身上呒啥着,破破烂烂回去象啥样,拨别人家看见是笑话伐,勿会讲侬婶娘勿象样,坍台是坍我婆阿妈’亦可把这句不压韵的看成上赋,这样就二句上赋,一句下赋,这样就行了,但是这要在唱功上注意一下,不要唱成下赋就好,但最好还是唱成‘破破烂烂回去象个啥’。
寄生草 2010-7-29 22:17:0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zxhanmimi


    从韵脚上讲,确实是唱错了,唱词不比电视剧台词,可以改。台词如果演员在剧情需要上可以更改,但有的编剧也不允许演员改台词,改之前要经过同意的。
滩簧 2010-7-29 22:27:06 显示全部楼层
韵脚、板眼、咬字、运腔是每一位演员的必修课
参与人数 2 +10 收起 理由
杨囡囡 + 5
白水 + 5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10

zxhanmimi 2010-7-29 22:33:37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寄生草
谢谢指教!
朱妙奇 2010-7-29 22:36:19 显示全部楼层
改乱韵脚,不仅唱来难听,编剧尤其不会答应.因为这有关编剧在公众中水平上下旳认知.
参与人数 2 +10 收起 理由
杨囡囡 + 5
白水 + 5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10

镀金少爷 2010-7-30 05:05:51 显示全部楼层
沪剧韵脚是必修课,不讲韵脚就不是沪剧了,
上面讨论很好,给学习沪剧的朋友也上一课。感谢几位老师的指点。
参与人数 3 +15 收起 理由
杨囡囡 + 5
fangming + 5
白水 + 5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15

要学唱戏,先学做人。
水乡 2010-7-30 08:05:16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在其他的戏中,如《叛逆的女性》的“花园会”中,某女口在演唱时,也更改了唱词甚至唱腔,并且更改的唱词也没有注意到“韵脚”,听上去很是别扭。对此类的状况,本人只能理解为“改革”或是成为某人的一种特有的“流派”吧?
雀鸣轩 2010-7-30 09:38:16 显示全部楼层
山歌乱X,不脱韵脚。传统戏有的白功都带韵。不知现在的戏怎样搞了。据我所知戏曲应该讲韵脚,呒没规矩不成方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日月

36
粉丝数
9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