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原创)韵味的消失和戏曲的式微

来源: 老胡 2009-10-5 11:21:13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原创):韵味的消失和戏曲的式微                老胡

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应该是像余秋雨这样的戏曲文化学者用洋洋洒洒的文字来阐述的。像我这样一个普通的戏曲爱好者,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写这样一篇不足三千字的短文,来探讨这个主题,未免有点蚍蜉撼大树,不自量力。但“位卑未敢忘报国,” 真知灼见也未必是名人的专利。

中国的戏曲艺术,是集文学,表演,演唱,美术等之大成,是世界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但和任何艺术形式一样,受 “时域”和“地域”的限制。为阐述方便,我在本文将以沪剧为主,以沪剧的特征来广义地代表中国的整体戏曲艺术。

先说“时域”。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萌芽,生长,成熟, 高峰, 衰落,消亡的过程。艺术也不例外。以西洋古典音乐为例,如果说现在一般认为的西洋古典音乐的萌芽期是从巴洛克時期音樂,即1600至1750 年間的早期古典音樂,如巴赫,亨德尔, 維瓦蒂的音乐开始的,那么这时期的音乐作品受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所限,宗教味太重 (,因当时音乐学院都是附属于教堂的),音乐语言机械死板,并不受现在的古典音乐界和乐迷的喜好。到了18 世纪后期海顿, 莫扎特时期,当巴洛克音乐向宫廷贵族音乐和古典浪漫派早期音乐进化时,古典音乐已进入成长和成熟期, 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较大的不同。而到了贝多芬时期 ,即古典浪漫派的成熟期,已走出宫廷贵族音乐的藩篱,尤其是贝多芬的晚年时期(法国大革命已过去了很多年),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与早期的巴洛克音乐有很大的不同。而比贝多芬稍晚的19世纪中后期的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德沃夏克等则进一步完成了向古典浪漫派音乐的演变和进化。如今在古典音乐会上经常演奏和古典音乐迷所喜欢的名作大部分诞生在18世纪的后期到19世纪后期的这一百年间。但一进入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社会全方位的变化,加速使西洋古典音乐进入了衰落期。西洋古典音乐作为一种形式,大概还会长期存在,但作为内容,已和其黄金岁月的一百多年中的作品不可同日而语。目前各国交响乐团演奏的大部分都是18世纪和19世纪的作品,因为20世纪以来的一百多年中只有在上世纪的最初期还有一些像样的作品,以后就付之阙如。正如一位音乐家曾在上世纪的中期时哀叹:好音乐都给以前的作曲家写尽了。

如果说, 西洋古典音乐使人联想到绅士的燕尾服,淑女的落地拖裙 及插着羽毛的墨水笔,那末, 重金属 (Heavy  Metal)  和  “绕舌“ (Rap)   之类的音乐则是与牛仔裤, T 恤和电脑连在一起的。当中学生们连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和舒伯特的 《小夜曲> 这类古典音乐的入们曲目都不知道时,  当米高-杰克逊和 麦当娜演唱的噪音成为最流行的音乐时, 西洋古典音乐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也许古典(classic)这个词汇本身就说明这是历史上存在的事物。

同样,沪剧也经历了一条相似的道路. 从上世纪20年代萌芽的滩簧, 经历了30年代成长期的申曲,到40年代的成熟期, 乃至50年代至60年代初的高峰期。 一路走来,倒也顺畅。 可惜的是,  文革的灾难加速了沪剧进入衰退期。 我之所以认为沪剧的成熟和高峰期在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初期, 是因为沪剧这个处于江南一隅被称为”西装旗袍戏”的地方戏曲是与上海这个大都会在这十多年中的社会发展水平和升沉荣辱密切相关的。在那段时期,当大部分来自江浙一带的上海市民都只会说上海话时,当江南丝竹的悠扬乐曲是萦绕在他们耳边和脑中的主旋律时,当看戏和电影是最主要的娱乐方式时,当收音机这种只能提供听觉而无视觉享受的传媒是最普遍的消遣途径时,沪剧这个植根于江南土壤,受上海这个大都会的雨露滋润而成长的地方戏曲在这十多年中因势利导,茁壮成长, 造就了自己的辉煌 和经典。我们这些老沪剧迷所说的“韵味”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被普遍认同的。这十多年虽然隔成以1949年为分水岭的解放前,后两个阶段,但在上世纪50 年代和60年代初期,沪剧的发展虽然也受到了一些政治因素的影响,但大体而言,反而有不少正面的因素促进了它的发展和成熟,如题材的多样化,音乐 伴奏的丰富,舞台美术的完善。沪剧在这个时期产生的经典剧目,数量之多,质量之佳,在各类戏曲中,独占鳌头。 如“罗汉钱”,“星星之火”,“苗家儿女”,“甲午海战”,”芦荡火种“ , “自有后来人”等, 这是沪剧深以为傲的。

文革后,在上世纪80年代初,沪剧舞台一度兴旺,但演出的剧目绝大多数是50年代和60年代的。80年代中后期以来,也有一些新剧目的诞生。但当这些剧目产生时,社会大环境已和50年代和60年初期大相径庭。当上海这个大都会变得越来越国际化时,当大量的非江浙籍外省人士涌入申城时,当大部分的青少年的普通话远远比上海闲话流利和“灵光” 时,当港,台流行歌曲风靡上海滩时,当电视和互联网,视频带来的全方位的视听享受取代收听收音机时琢磨唱腔的一班一眼时,沪剧就显得“土气”和“小气”了, 而沪剧的“韵味”也在这个社会大变动的浪潮中被渐渐“异化”了。“为你打开一扇窗“和“金丝鸟”等唱段的 “非驴非马”特征既可以被看成是与这种潮流接轨中的一种“发展”和“进步”,也可以被视为是与传统沪剧渐行渐远的 “倒退”和“反动”。

再说“地域.,” 在这方面,  沪剧和越剧一样, 都有先天的缺陷。和京剧相比, 沪剧和越剧是地方性的,而 京剧则是全国性的。京剧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不存在“地域”的局限,虽然江浙一带的戏迷会喜欢越剧和沪剧多一些,广东人会喜欢粤剧 多一些。但京剧的“国剧”地位是当之无愧的。京剧的继承和发展尚且举步维艰.  沪剧和越剧的前景就更堪虞虑。 再拿西洋古典音乐作比较,  发源于欧洲的西洋古典音乐,在 19世纪后期传来日本,中国和其他国家, 以其音乐形式的新颖, 内容的丰富多彩以及乐器的先进性很快被艺术形式和文化背景各异的世界各国接受。 时至今日,以西洋管弦乐器演奏的音乐形式已成为一种世界性通用的形式, 虽然西洋古典音乐的内容在最近的一百多年乏善可陈。事实上,为数不少的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国的优秀的提琴和钢琴演奏家在国际古典音乐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西洋古典音乐,已不再是西方人独霸的领地。而”地球村” 的概念更是把”地域”的特色抛之九霄云外。沪剧也好,越剧也好,在世界艺术形式渐趋统一的形势下,走向消亡也是必然的。记得著名的电影和话剧演员曹雷几年前在说到话剧的式微时,非常达观的预示和接受这种事物发展的必然。

我这样的老沪剧迷 和老越剧迷对“韵味”的留恋,正像文化大师陈寅恪在谈论投昆明湖自尽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时说过的:“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痛苦。“ 诚哉斯言。我们只能寄望这种“韵味”消失的过程来得缓慢 和自然,使人渐渐接受。

大神点评29

娄江沙子 2009-10-5 15:39:53 显示全部楼层
戏曲兴亡,匹夫有责。我们不会是末代戏迷。
潇洒 2009-10-5 15:50:31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上看到电视上居然有人振振有词地论证所谓“上海话算不上一种方言,不应该留存... ...”、
“上海话阻碍了人际交流......”、“上海人都应该从小说普通话......”;
难怪这位堂堂上海大学教授遭到了多数人的反对!大声对他吼叫:“朋友!帮帮忙噢......!”
今天拜读了老胡兄的文章后真是感慨不已,希望沪剧也不要像上海话一样被打入冷宫。
chen9001 2009-10-5 15:52:10 显示全部楼层
“真知灼见未必是名人的专利。”
说得好!
白水 2009-10-5 17:00:22 显示全部楼层
“真知灼见未必是名人的专利。”
说得好!
chen9001 发表于 2009-10-5 15:52

顶!!!
古龙 2009-10-5 17:55:2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龙 于 2009-10-5 17:58 编辑
昨晚上看到电视上居然有人振振有词地论证所谓“上海话算不上一种方言,不应该留存... ...”、
“上海话阻碍了人际交流......”、“上海人都应该从小说普通话......”;
难怪这位堂堂上海大学教授遭到了多数人的反对 ...
潇洒 发表于 2009-10-5 15:50

每个地方的人群,都有地方特色,不苛求别人都学上海话,但自己不能忘本,还当引以为豪的。
特别是喜欢唱沪剧的朋友,切切记住:上海话是根本、也是基础。
这个堂堂上海大学教授肯定是自讨没趣了……
还得顶一句楼主的“真知灼见也未必是名人的专利。”说的太好了。
这么多人顶这一句话,在这里肯定已经是名人名言了~~!
雁声 2009-10-5 20:04:26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先顶。我很赞同沪剧的巅峰期是“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初期”。
关于“滩簧萌芽于上世纪20年代”,我觉得值得商榷。根据沪剧志,1898年许阿方等在“公共租界”的升平茶楼以坐唱形式登台,在上海的中心城区立足。另外,第一批本滩唱片是1911年开始灌制。

此外,关于越剧和沪剧的命运,我认同“最后走向消亡是必然的”。从现状看,越剧或许比沪剧更乐观一些。越剧毕竟还是以传统戏为主的,流派的传承比较严谨,沪剧相对而言缺乏程式规范。
雁过留声
blogfeiyunpu 2009-10-5 22:42:01 显示全部楼层
位卑未敢忘忧国!

好!叫好!

最后的消亡是最后消亡时候的事情。就像我最近写的一篇博文赞赏一部中国不会拍的日本电影(写禽流感,原文可到我新浪博客查看)里提及即使明天地球毁灭今天也得种下一棵苹果树。所以我们大家围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努力。

名人有的是名气而并非句句是真理。而事情往往是小人物做出来的---这也是一句名人名言。想当初,丁是娥汪秀英杨飞飞这些名流著名艺人不也只是小人物吗。

所以,不必仰望名人,不必枉自菲薄。
博客飞云浦
申阳 2009-10-6 06:42:27 显示全部楼层
沪剧就显得“土气”和“小气”了, 而沪剧的“韵味”也在这个社会大变动的浪潮中被渐渐“异化”了。“为你打开一扇窗“和“金丝鸟”等唱段的 “非驴非马”特征既可以被看成是与这种潮流接轨中的一种“发展”和“进步”,也可以被视为是与传统沪剧渐行渐远的 “倒退”和“反动”。
     但我认为:“为你打开一扇窗“和“金丝鸟”等唱段是沪剧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非是沪剧的倒退,至少这样具有上海 “韵味”的沪剧,被本土青少年和新上海人接受而广泛流行,推动了沪剧的发展。
老胡 2009-10-7 08:00:13 显示全部楼层
答#7樓雁聲:
>>>>>>>>>>>>>>>>>>>>>>>>>>>>>>>>>>>>>>>>>>>>>>>>>>>>>>>>>>>
关于“滩簧萌芽于上世纪20年代”,我觉得值得商榷。根据沪剧志,1898年许阿方等在“公共租界”的升平茶楼以坐唱形式登台,在上海的中心城区立足。另外,第一批本滩唱片是1911年开始灌制。

此外,关于越剧和沪剧的命运,我认同“最后走向消亡是必然的”。从现状看,越剧或许比沪剧更乐观一些。越剧毕竟还是以传统戏为主的,流派的传承比较严谨,沪剧相对而言缺乏程式规范。
>>>>>>>>>>>>>>>>>>>>>>>>>>>>>>>>>>>>>>>>>>>>>>>>>>>>>>>>>

謝謝你有關灘簧起源的准確資料。

越劇比滬劇程式規範些,但京劇更規範。所以它相對而言保留傳統的東西更多些,特別是唱腔。我近年來看過
的一些京劇新戯,雖然有些革新,但唱腔的韻味依然.  如 <李清照>,  <闖王旗>, <曹操與楊修>等.  就連文革中的樣板戲, 撇開劇中的政治含義, 就表演而言,特別是唱腔, 還是很規範和地道的.  我外公是個京劇迷, 當年聽到譚元壽唱<沙家浜> 中"朝霞映在阳澄湖上" 一段, 击节叫好, 连连说: "谭派,谭派,倒底是谭富英的儿子."
映春成林 2009-10-17 17:46:34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话不应该留存.这句话是那个决定政策的人讲的.从清朝到今上海话讲到如今了.就凭一句话要废掉恐怕没那么便当吧.这句话
侵犯了人权了呀知道不.会引起公愤的.照他的意思就是.上海话苏州话无锡话常卅.南京话都不应该留存罗.这
个人脑子里要倒掉一些水了......... 什
么叫和偕社会.你这样不是微恐天下不乱呀.下次讲话想想好再讲.注意影响..要负责任的.
小月 2009-10-18 08:39:39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沪剧太有书生气 没有以前农村化 没劲道
叶子 2009-10-18 22:06:25 显示全部楼层
诚然,京剧的“国剧”地位是当之无愧的,京剧是全国性的,那么除了京剧还有别的全国性的戏曲吗?
    如果说属于地方性的越剧沪剧都将消亡,那么诸如杨剧川剧苏州评弹等等地方性的戏曲曲艺是否也将都不复存在了?是不是在不远的将来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就只剩下“北京歌剧”一花独放了?
    那么现在大家口口声声要“振兴”要“传承”岂不都成了急功近利、无聊的行为,还不趁早免了,去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frankwyj 2009-10-19 09:31:17 显示全部楼层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痛苦。”我们这些沪剧迷所以一辈子孜孜不倦痴迷沪剧除了是自己的根以外,还有就是她的韵味,这是无法用语言清楚表达的,只是深深埋在心底里的一种亲爱。是的,不否认最终会走向消亡,那必将有一段漫长的时间,应该还要几代人吧。我们目前应该做的是“振兴”。
叶子 2009-10-19 18:38:05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多次出差到桐庐、台州、慈溪等浙江地区,发现那里的人特别爱听越剧,常能听到在播放有别于上海的所谓“浙派越剧”,在宁波对越剧的热情甚至超过了当地的甬剧。我就在想,越剧发源于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根基,其生命力实在是不可低估的,由此,联想到沪剧。
      每个时代都有着不同的审美观,每个文艺形式都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进化与改良,今天之所以能流传《金丝鸟》《为你打开一扇窗》,是当年的滩簧老人所始料不及的,同样,今天的戏曲观众,能想象得出以后的沪剧越剧会是什么模样吗?
      所以我认为如果要说“沪剧越剧会消亡”,那也只能应该是指“目前状态、目前形式”的沪剧越剧可能会消亡,未来的演变谁也难以先知先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老胡

17
粉丝数
3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