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什么都在变,上海话也在变···

蔡兄 2011-5-19 20:30:50 显示全部楼层


“阿啦”两字从何起源?不能定义五十年代。它的起源肯定更早。直觉告诉我,但是没有考证!
说重阳,道重阳,重阳节到老人忙,着新衣,戴新帽,好似当年闹新房,想从前,看今朝,幸福生活乐淘淘,祝网友,身体好,健康生活心情好!
朱妙其 2011-5-20 09:06:3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蔡兄 的帖子

感谢蔡先生告知,使我有了新的了解.
子归 2011-5-21 01:37:15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子归 于 2011-5-21 01:38 编辑

先在百度上抄下几段∶
来源及影响
  “阿拉”来源于宁波吴语方言。宁波方言在表示多个人时常用“拉”作为结尾。例如,“渠拉”表示他们。清末及民国时期,大批宁波人进入上海,对上海方言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上海本土表示“我们”的说法是“我”和“我伲”,但在宁波人大量移民上海之后,“阿拉”从中下层市民中兴起继而却成了上海话的代表,以至于许多非上海人唯一知道的上海话便是“阿拉”。
历史渊源
  上海话也许是近百年来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方言。明清之际,上海只是东南沿海一处中等规模的县城,那时的上海话与苏州话非常相近。1842年上海开埠,随着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上海渐渐地成了华洋共居、五方杂处的移民城市。“无宁不成市”,在上海的移民群体中尤以宁波人为最多,至清朝末年,旅居上海的宁波人已达40万,约占当时上海居民总数的三分之一。据说曾有人做过统计,现在的上海人当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祖籍宁波,而几乎所有的宁波人都能曲曲弯弯地攀到上海的亲眷。如此庞大的移民群体无疑会对上海城市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而现代上海话中有不少词汇都来自宁波方言,其中最典型的就要算“阿拉”了。 1933年上海青浦人郁慕侠所写的《上海鳞爪》一书中有《宁波人口中之阿字》这么一篇短文:   可见,“阿拉”原为宁波方言的第一人称代词。直至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第一人称还不是“阿拉”,在上海街头说“阿拉”者还是地道的宁波移民。上海本地居民的第一人称代词是“我”和“我”(我们,可以直接说“伲”,同苏州话)。1931年9月,瞿秋白分别用普通话和上海吴语仿照民间小调写下“乱来腔”《东洋人出兵》,其中上海话版就有这么两句:“不过难为仔我伲小百姓,真叫做,拿伲四万万人做人情。”   方言的变化是个渐变的过程,10年之后,上海话又有了很大的改变。20世纪40年代,语言文字学家倪海曙曾用上海方言写过一篇小说《三轮车》,勤劳本分的三轮车夫为了能让乘客赶上看电影,卖命地踏着车子,他说:“踏慢仔影戏要开格呀,此地踏到戈登路起码二十五分钟,慢弗得,阿拉呒啥关系格,踏惯哉,快点弗在乎。”显然,这一时期“阿拉”已经成为上海方言的第一人称代词了。   解放之后,随着移民浪潮的结束,近代意义上的上海话渐渐定型。“阿拉是上海人!”这时“阿拉”已完全取代了“我伲”成为上海人的象征。当然,“我伲”也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在上海郊县“我伲”仍然是本地人的自称,只不过在那些有着优越感的市区人眼中“我伲”已成了“乡下人”的代名词。   上海话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不断地吸收着各地方言甚至外来语中词汇。上海话在变化,上海居民的构成也在不断地变化,所以就有了“上海人”与“本地人”的区别。“我伲”是本地人,“阿拉”是上海人。
相关内容
  除了“阿拉”,上海吴语常见的自称方式还有“我”,音“ngu”。在民国时期上海有很多江北移民,由于受到自身母语江北话(江淮官话)的影响,他们的上海话将“我ngu”发成“wuu”(非“吾”,“吾”上海吴语音ng),被本地人歧视称为“江北腔”。而现今很多年轻人口中存在懒音现象,将“我ngu”发成懒音“wuu”,并声称“wuu”本字是古汉语“吾”,这是错误的。

我认为∶现在还未弄清“阿拉”是在宁波那一地区先说的,但宁波有“渠拉”(他们),可证明“阿拉”(我们)是属宁波的方言,而“岳诺”(我)、“鱼诺”(你)和“其”(他)也应是宁波古音,特别是“其”,与古文字音均同。因此,“渠拉”(他们、“阿拉”(我们)应是复数,“岳诺”(我)、“鱼诺”(你)和“其”(他)应是单数,这样应好理解一些。
朱妙其 2011-5-21 08:18:09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子归 的帖子

感谢子归先生告知,使我有了新的了解.
雀鸣轩 2011-5-21 09:16:30 显示全部楼层
子归先生上传的文章非常好,一般认为阿拉一词多数为宁波囗音,但宁波语音无此词,宁波人我称额奴,勿晓得对勿对。
雀鸣轩 2011-5-21 14:14:30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所知,宁波人我称鹤奴,我们称鹤拉。上海本语我称吾,我们称我伲,土语各勿同,浦东我称习伍,我们称习伲,浦西有的地方,我称食伍,我们称食伲,各勿相同。阿位是成大都市后,五方杂处的产物。
过客 2011-5-21 16:49:13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自开埠以来其方言的用字、词是一直在不断的充实的(所谓的变),什么是纯上海话?不知道那位老师可以拿出一个标准来。上海四郊的方言谁能够否认它不是上海方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更,方言的用字、词必然也会不断的发展和变更,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没有人可以阻挡。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所谓方言必然有其地方、地区、地域的特色,这是不能变的,北方人叫大饼油条,上海人也是一样叫,但是口音并不一样;如果上海人也是用北方口音叫大饼油条,那么这才是真正的变了。现在的孩子平时在家中也是在说普通话,许多孩子已经不会说上海话了,长此下去,上海方言到真正的会消亡,这才是上海人和上海市政府必须引起注视的。我不反对学说普通话,但是,方言和地方文化在中国必须存在,方言和地方文化有其独特的特色,这是普通话所不能替代的。不管是谁做领导,如果在他的任期内一个方言突然不存在了,他不只是对不起地方人民,是犯罪!上海话不断有新的字和词充实是好事,关键是用什么口音去说,其实,有些字或词我们不会去用甚至不会认可的,如:现在流行的“给力”,我看不会有人用上海口音去说的,你可以试试看,不顺而且不好听,甚至听不懂也说明不了什么意思。上海话之所以好听,因为精明的上海人不会随随便便的去采纳“不好的或者说明不了问题的字和词”,发展上海方言和用普通话完全代替上海方言是两回事。希望有关领导在使用普通话的同时不要忘记发展上海方言,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因为这里是上海,上海文化不只是在中国非常有名气,在国际上一样有名气!
兄弟姐妹们,因身体不好好久没有上网了(家里不让上网),因此不能给大家一一回复,请 ...
朱妙其 2011-5-22 11:05:49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先生的热情介绍.上海话是上海人的母语,通过互动,多了解一点上海话的前世今生,更能增进对毌语的热爱.多谢各位!
同时亦祝过客先生早早康复,青松不老!
shenqin 2012-9-5 11:02:29 显示全部楼层
祝网上的兄弟姐妹圣诞快乐!
仙人球 2012-9-6 15:59:13 显示全部楼层
沪剧新迷 2013-4-20 13:29:26 显示全部楼层
朱妙其 2013-4-21 14:56:3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朱妙其 于 2013-4-21 17:44 编辑

为了解"阿拉"在上海的流行,我除向宁波朋友请教,也向苏州朋友作过请教.
百度上也众说纷纭.
我已二下宁波.现在看来,它大面积流行沪上,似乎跟曲艺滑稽有关.
准备再去甬,并继续收集资料,准备整理成一短文.
gonghs 2013-7-22 18:08:5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潇洒 的帖子

语言是不断与时俱进的,网络出现后就有网络语言,“给力”这个词已见诸于官方媒体。上海原是个移民城市,现在还在进来大量新上海人,所以有新的词汇不足为奇,发音也会受影响。但要保留有价值的。(比如讲钱多少“立升”,像切口,不很妥当)。上海话海纳百川,过去就吸收不少英语。如“扑落”--plug;“老虎窗”--roof 窗;拉“回声”--wistle; "伽门”--german; "麦克麦克”--much; 老“克拉”--old class  等等。
邵国鑫 2013-7-23 07:20:13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话实际上就是松江,苏州,宁波话的混合体。它在浦西市中心一带流行。北面江湾镇有它自己的土语西北方北新涇西面牌楼梅陇也有各不相同的土语光浦东话也有不少语系,但能相通。光現在流行的上海话也随着時代的变化,人口的流动而变化,現在年青人与我们老年人的口音也有区別今后这些差別还会拉大.这就是变㫒。
仙人球 2013-11-29 15:26:55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一轮精彩的讨论,学到了好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潇洒

14
粉丝数
2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