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也谈老演员们的余热

taoshunying 2014-9-17 15:46:04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中肯,有同感。
快乐凤舞 2014-9-17 15:46:44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老演员很谦虚重在参与,也有个别在业余圈惹事生非、“生根开花”影响之差!
姜林 2014-9-18 10:33:39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叶子老师的观点,让美好的印象留广大沪剧迷的心里。做好传帮带工作,培养沪剧接班人。
幸福的泪水 2014-9-18 12:25:20 显示全部楼层
2yd 发表于 2014-9-17 14:34
纵观逸夫舞台的沪剧票友演唱会,没有一场不请退役老演员帮衬扶助的,质量评论说得过头,这些老演员承受压力 ...

说得对极了,真是那些热心的老演员们帮了大忙,用现在时尚的一句话,叫双赢!
双王今易木 2014-9-18 20:13:24 显示全部楼层
实事求是!赞!
金花 2014-9-19 09:48:02 显示全部楼层
老施: 说的有理,老演员对沪剧的热爱无可非议,但失了水准的演唱反而会对沪剧的传承起到不良影响,特别是业余沪剧。希望老演员、老艺术家们学习马莉莉老师,少上台前作 ...
金花 2014-9-19 09:48:42 显示全部楼层
老施: 说的有理,老演员对沪剧的热爱无可非议,但失了水准的演唱反而会对沪剧的传承起到不良影响,特别是业余沪剧。希望老演员、老艺术家们学习马莉莉老师
ydm1 2014-9-20 07:03:14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有道理,沪剧是美的艺术,作为艺术家留下是美的记忆,像杨飞飞,解洪元、袁滨忠等老师,健在的王盘声老师。艺术家不能破坏自己的形象。
叶子 2014-9-20 13:25:5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叶子 于 2014-9-20 13:34 编辑

沪剧爱好者、票友借个剧场开演唱会,邀请老演员作辅导、作嘉宾,压台、捧场,这是自得其乐、老有所乐;
而要怀着《演出经营许可证》,挂着沪剧院、沪剧团的牌子,推出380元、280元的票房,正儿八经的举行商业演出,那就必须要保证编导演音舞美的演出质量,容不得捣半点浆糊,即所谓一丝不苟,每个岗位都得规范达标;
前后两者是有性质的区别,不能混而一谈,前者是晚年生活图个精神充实众乐乐,,不管演唱得好不好,观众不会苛求;后者是经营性演出,对演出质量是有要求的,无论青年演员还是老年演员都得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准,否则也是不管演唱得好坏都给予所谓的宽容,那是对购票观众的不负责,毕竟是来欣赏艺术不是来参加联欢会,也是对于自身剧团的声誉不负责,你这个剧团就是这种水平?更是对向年轻观众推广沪剧不负责,会不会让年轻人以为沪剧就是这个模样,嗓音嘶哑、高音上不去、无身段之美?
2yd 2014-9-21 07:43:1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2yd 于 2014-9-21 13:47 编辑

       都是朋友,聊聊玩玩。
       人生在世之第一要务乃思考问题必须思路清爽,恕我直言,这个讨论从头开始有点不清爽:棍子打错屁股了。
       老演员参与拜师会,他们只是参与者,不是组织者,参与的目的是技艺授徒,沪剧传承。拜师会上师生同唱助兴,这也是老例,肯定都没错,。高音上不去、身材不苗条、面孔不美貌所以不能卖高价票,损害票友利益,这个有点道理,但钱不是老演员收的,板子怎么打到老屁股上了呢?有几棍还打在人家腰眼里,我怕老演员站立不稳了,所以呼吁宽容。
      沪剧圈传统拜师礼仪都是红烛跪拜大吃大喝的,非海参龙虾不足显示拜师之诚意,清贫人家好儿郎想拜名师就难。这次拜师演唱会一改旧习俗,用演唱会方式来顺应习大大的清廉改革,从大局来讲是没错的,我们应该看到这是个进步。但细节决定成败,主办者明知老演员身材不苗条、面容不美貌、声音不优美而仍卖高价最终引发票友吐槽。
      从票友角度来讲,如果把侧重点放在看演出上,那失望是必然的,陈凱歌当年猛追倪萍,追的是美丽,但如追到手今天一定失望,因为美丽消失得无影无踪。人类追逐美丽的欲望是普遍而强烈的,大部份人侧重外在美而非心灵美,从外在美来要求老演员,那一定失望。如把侧重点放在参与传承上,则会坦然得多,你掏钱为沪剧传承做了奉献了,毕竟这些老演员都是流派创始人与嫡传继承人,从小科班出身,由他们带徒,把原汁原味的流派韵味留下来,你参与了捧场,很光荣的事,今后小徒第学成发光,我们在台下欣赏,很开心的事呀!
      从演出组织方来讲,用演唱会取代大吃大喝是进步,但把演唱会定位于传统商演收高价有错,票友应宽容的是主办方收费卖票以支付场租费等演出费用,不宽容的是搭车高额盈利,不知这个演唱会财务报表结盈结亏,如盈了,纠错的方法是有的,再组织一场低价演出,把拜师演唱会赚的钱返还票友。专业院团与票友是鱼水关系,票友情绪是天大的事。
倾听 2014-9-21 12:37:5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倾听 于 2014-9-21 12:53 编辑

      


       本帖子出现了正反二方面不同的声音,这很正常。熟是熟非,究竟哪一方的思路是清晰的逻辑性强的;不强词夺理的,自以为是的,瞎捧瞎说的,有正常思维的网友们心里明白的很。我以为每个网友都有发表自己想法观点的自由,问题是在你正儿八经的上帖时还须冷静思忖,你发表的观点站得住脚吗?你的理由有说服力吗?能受到大多数网友的认可吗?
      本帖正反意见的跟帖数已经明白无误回答了这个问题。
叶子 2014-9-21 13:30:47 显示全部楼层
对的,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工厂里生产出来的电视机是电器产品,剧场里演出的剧目是文化产品,都得讲究产品质量,希望沪剧工作者多向其他剧种放下身段好好学习,取长补短,应该承认沪剧是落后了。
大家互相讨论聊聊很好。
申曲迷 2014-9-21 19:48:05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上传
jack1224 2015-7-27 11:22:07 显示全部楼层
2yd 发表于 2014-9-21 07:43
都是朋友,聊聊玩玩。
       人生在世之第一要务乃思考问题必须思路清爽,恕我直言,这个讨论从头 ...

您的评价很中肯。老艺术家们扶上马送一程
zyh 2015-7-28 07:46:44 显示全部楼层
晓明讲的有道理,我们一些爱戴的老演员确实不如从前了。演唱要付出很大的体能和心智,有的人会说唱唱玩玩不吃力,NO!,演戏是演人物,没有激情戏是出不来的,所以演员的这个行当,特别是戏曲演员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做的。岁月不饶人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各方面机能的衰退也是正常的,所以每个人都要懂得急流勇退。真心的希望这些受沪剧观众所爱戴的老演员多多培养下一代,把自己几十年积累下来的舞台表演经验和老道的演唱水平传授给青年人,让他们快速的成长起来。另外也可以到各个学校去培养和挖掘沪剧人才,带动一批人,培养一批沪剧小观众,多做沪剧事业有利的事何乐不为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晓明

20
粉丝数
9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