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文汇报差错太不该!

lujunwen 2014-2-25 20:52:15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应该啊!

谢谢周老师!
小楼往事 2014-2-25 22:14:2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楼往事 于 2014-2-25 22:17 编辑

依鄙人之窥见,该稿应是统发稿之类(如果没说错的话),因此,此事不能全怪报张,应该是三七开,谁三谁七,明白人自有公断和分析能力,但也就此能看出当家人文化素养和管理水平之低下,亦能观觉出当今传媒的利欲和轻浮!鄙视之!
大厦过之,小楼即可
四季调 2014-2-25 23:36:03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剑鸣视点 2014-2-26 02:18:05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上海的各家媒体,已经很难找到写得好沪剧报道的记者了。现在的小记者都是新闻界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根本不了解沪剧。这样的差错已经出现过N次,2007年新闻晨报在报道邵滨孙逝世时就闹出过大笑话:记者的报道竟然写到邵滨孙回家和妻子赵春芳商量,这个记者连赵春芳是男人都不知道。
崇尚真善美、鄙视假恶丑。
中原老娘舅 2014-2-26 06:55:39 显示全部楼层
暴料文汇报,出臭文汇报!可悲!
郑雨馨 2014-2-26 07:45:38 显示全部楼层
在文汇报上出现这样的差错,阿勒感到沮丧。但是,在当前社会已经属于屡见不鲜,一些伐负责任的记者们,追求的目标是数量而伐是质量。谢谢老师报道!
祝天天开心!愉快!
老袁 2014-2-26 15:52:4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袁 于 2014-2-26 15:57 编辑
滩簧西乡调 发表于 2014-2-25 20:06
至少说明了两点:其一是如今的新闻从业人员中,有一些的确业务素质、专业水平很不怎么样——不仅 ...


很赞成你的意见,对报社来说,报道个沪剧则是一个小新闻,拍个见习记者,即便有点差错也算不了啥。小记者虽说小但跑这样的新闻心里还有点嫌小,本来就不喜欢,说不定还没出沪剧院稿子都写好了,接下来可能要忙于去玩了。我不知道沪剧院事先有没有向记者提供新闻稿,也便于记者参考和涂涂改改,这样就不易发生差错了。
我最关心的是你说的其二,沪剧到如今的地步,实在令人担心,再过20年,还有多少人唱沪剧、看沪剧?如今的会馆岂不真成了沪剧博物馆、纪念馆了?现在的那些沪剧人,要知道自己身上肩负的历史责任,再不能光图一时的热闹,光做表面文章,该好好地做点调查研究,让沪剧传承发展下去,千万不做末代“沪剧皇后"了。
乙九丸 2014-2-26 20:33:31 显示全部楼层
报社记者发生这种低级错误是很不应该的,如果是小记者由于对沪剧不熟悉,如闹出笑话来,至少是说明他对自己的职业还缺少学习的敬业精神,试问让一个不精通枪部件的人,怎能会使用好枪的功能呢?再则,按常理,报社要发稿也要有部主任审阅,最后报社分管领导签发,难道小记者不懂业务,部主任也疏发,报社领导也糊涂吗。报道是一件极其重要而严肃的大事,但愿以后不要再发生这种不该发生的事!
朱妙其 2014-2-26 20:48:05 显示全部楼层
种种迹象表明:沪剧相比其它剧种,前路更不乐观.
骏良 2014-2-26 20:55:17 显示全部楼层

大报出了这样一个洋相,实在不应该!感谢老师的及时报道。也说明沪剧不为新闻界重视。
浦东大哥 2014-2-27 09:59:05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报纸在出炉以前,总有一个流水过程,先写稿,接着校对,再审核,然后定稿,最后印报,这里面有好几个人负责分工,难道他们其中一点不懂得沪剧事业的内情?采访时总要问问清楚,象阿拉在沪剧沙龙活动中,如果要报道上传,总要问沙龙主办人了解清楚后才发表。象文汇报这样差错,真是怪也,实在不应该 !何况是全上海新闻报纸呢!
参与人数 1 威望 +5 收起 理由
郑雨馨 + 5 向认真而又负责的大哥敬礼!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5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xiangsheng1947 2014-2-27 11:59:03 显示全部楼层
见到这样的报道,真该为文汇报!也为沪剧的前景
这个年龄真好,没有辜负阳光,没有辜负父母,没给孩子添累,活出自己的骄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滩簧西乡调

24
粉丝数
204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