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从韩玉敏演唱会聊开去......

朱妙其 2013-10-2 11:54:34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到了叶子网友的几篇帖子,我觉得说得中肯,也符合沪剧当前实际.
沪剧老演员为沪剧作出了毕生贡献,我从心底里尊重他们!
如果把一段话引用到沪剧中:"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可能对振兴.繁荣沪剧更有益处.
衷心盼望沪剧有新流派出现,沪剧幸矣!
金色的沪剧 2013-10-2 12:49:22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色的沪剧 于 2013-10-1 22:51 编辑



流派从经典剧目中诞生,有着广大的戏迷市场基础,那天晚上还有唱滑稽人说宁波话,本人还以为他们要搞庸剧演唱,好像开生日派哎,和戏票上韩玉敏演唱的主题相差太远。注意,演出单位出票后要和上帝签约,做生意要讲信誉。
总的来讲,沪剧的观众的平均年龄在 58 岁,对沪剧传承意义来讲当务之急是要把平均年龄降到 35 岁,沪剧才有真正的希望。 ...
阿耕 2013-10-3 12:36:3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gonghs 的帖子

陈甦萍老师的唱腔被上海市【1997】年认命为沪剧陈派艺术!唱独具沪剧传统韵味!她并不拘泥于某一个流派,博采众长创造了甜 糯 柔 润的风格!独树一帜沪剧陈派艺术!
gonghs 2013-10-3 15:07:33 显示全部楼层
gonghs 2013-10-3 15:11:1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阿耕 的帖子

欢迎新流派,希望得到广泛传唱而传承下去。
云舒丫丫 2013-10-3 16:00:3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舒丫丫 于 2013-10-3 16:01 编辑

回复 叶子 的帖子

叶子老师好专业呀。

我看帖好好学习了一下,与各位老师相比,很惭愧呀。如果要说到流派,沪剧流派我比较喜欢的是男口袁派、王派,女口杨派、丁派~~至于王珊妹一代与茅善玉一代,女口的流派都唱得不明显了。以前徐俊老师唱袁派,现在是钱思剑老师唱袁派,韵味比较足。
        
说到袁派,我起先还不知,那时因为很久以前喜欢徐俊老师的唱腔,却不知他唱的是什么流派(因为当时解派、邵派、王派我都熟悉),于是问我同样喜欢听徐俊老师唱腔的母亲,我母亲告诉我,徐俊唱的很像已故著名沪剧演员袁滨忠的唱腔,于是我找来听了,确实像,而且觉得袁滨忠的唱腔很好听,更是喜欢。
听徐俊,声音清亮优美;看徐俊,扮相英俊潇洒 ...
叶子 2013-10-3 21:47:2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朱妙其 的帖子


————如果把一段话引用到沪剧中:"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可能对振兴.繁荣沪剧更有益处.
衷心盼望沪剧有新流派出现,沪剧幸矣!————

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一条很有意思的新观点,百家争鸣很有思想,好!
过客 2013-10-4 02:25:22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大家的评论,我非常有感触,因为是外行所以不能评论什么,只是说说自己的看法,与任何人的评论都没有关系。喜欢戏剧几十年了,说心里话我非常崇拜流创始人,更是非常欣赏他们的唱腔,但是,我从来不迷信的去学习,人要有自知之明,我的嗓子决定我不可能学的会,(其实又有谁能够学的像他们的老师呢?)道理其实非常简单“一个流派的形成是因为创始人有其独特的嗓音(天赋)那是父母给他的,别人是永远没有的,还有就是他们的特色悟性,这个说起来内容就太丰富了,不在这个范围了”,因此,我们学习流派不是去考虑学的像不像(能学的像吗?),而是要考虑如何把流派的神韵学好,入木三分当不错了。所谓传承我想就是传承大师们的神韵吧。袁浜忠老师是筱文浜大师的学生,他就是在传承文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点创始了我们非常喜爱的袁派,王盘生老师也是在传承文派的同时创始了我们同样非常喜爱的王派。我个人认为这样就能把一个优秀的流派发扬光大。其实,一个好的演员都想形成自己的唱腔或者说是流派的,只是太困难了,原因当然方方面面的。沪剧想要发扬光大必须要有各种流派,要百花齐放,要传承老的流派更是要有新的流派形成。专业的必须刻苦进取,而我们观众要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在评判标准上也要客观一些,多一点勉励甚至是包容(在娱乐活动、多媒体丰富多彩的今天,沪剧还能怎么样?),望我们喜爱的沪剧早日能发扬光大。
兄弟姐妹们,因身体不好好久没有上网了(家里不让上网),因此不能给大家一一回复,请 ...
一朵莲花 2013-10-4 15:31:34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同意楼主的观点,中肯.鄙人也有同感,也觉得很多演员都没有能真正学到韩派的皮毛,都是自己按自己的感觉在唱自己的。
顺便提下青年演员王森,金世杰这一班,引用楼主“表演专业,演唱业余”这句,越来越觉得演唱没味,或许我说不出个所以然,但就是觉得听起来很干,索然无味。当然,他们还小,或许以后会有大进步。
叶子 2013-10-6 15:08:11 显示全部楼层
流派的界定:
演员在演艺创造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声腔、语言、动作和表演风格,受到观众喜欢认可,加之有他人习学者效仿,这就是流派。
观众一看一听就知道这是什么流派,使得习学者有规范统一的模式进行临摹效仿。
学习流派,我认为首先得像,否则别人怎么分辨得出你是在唱什么派呢?像与不像,包含两层:行似和神似,形似是外在形式,神似是气质,先从形似入门,再由内而外展现出流派的神韵,达到一个境界。
学唱流派,要么你随便唱唱瞎唱唱,别人也听过算数,要是你作为专业演员一本正经上台来标榜唱某某流派,观众就会以此派的标准来衡量你评价你,观众掏钱买票来看就得高要求,票价高到几百元却还要观众“宽容”,说得过去吗?你达不到水平为何不对观众“宽容”点,票价卖个10元20元?
说是传承流派,却声腔不像表演不像,那怎么传下去呢?不是越传越不像了吗?不少优秀越剧京剧传承人哪个不是神形兼备的?尹派、范派、梅派、麒派.......
目前很红的邱寅鹤正是获得了老师与观众的认可,才有了唯一的“小王盘声”的称誉,为什么没出现其他“小某某”呢?
ffdsdwe 2013-10-12 18:21:13 显示全部楼层
薄薄 2013-10-12 23:50:30 显示全部楼层
szzx777 2013-10-13 09:06:42 显示全部楼层
讲得很正确。沪剧是各人各派,独立存在。不流行何为派,达到丁、解、王、杨派的高度才能算得上派,吹吹棒棒没有任何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叶子

24
粉丝数
73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