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流派不要轻易封

文化站 2013-7-12 10:35:41 显示全部楼层
能把现有的几个流派继承好、发扬好、光大好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明辉 2013-7-12 15:24:3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剑鸣视点 于 2013-7-12 22:57 编辑

楼主说得十分在理,唉!我担心的是,不是什么“派”,而是担心到我老的时候不知是否还能听到沪剧!
子墨 2013-7-12 16:15:0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子墨 于 2013-7-12 16:42 编辑

        叶子的观点不无道理,一针见血,切中要害。什么歌且舞之类的不实之词纯属起哄,把个人的喜好强加于人是十分可笑的。由此联想到茅善玉的二度梅,当去年在山西未摘得时,贴子一个接着一个,讽刺,挖苦,辛灾乐祸的话不绝于耳。如今,茅如愿又一次捧回了梅花奖,歌且舞除了发一条不痛不痒的消息外,象瘪了气的球焉了,可见其人之德行。
参与人数 1 威望 +5 收起 理由
剑鸣视点 + 5 挺!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5

子墨 2013-7-12 16:46:3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子墨 于 2013-7-12 16:49 编辑
明辉 发表于 2013-7-12 15:24
楼主说得十分在理,唉,,我担心的是不是什么:派“而是担心到我老的时候不知是否还能听到沪剧! ...


      
        明辉先生是一个颇有成就的专业沪剧工作者,他的一番话着实不得不让人深思啊!
2yd 2013-7-13 06:07:40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用定性定量的方法界定流派,很有说服力。
剑鸣视点 2013-7-13 10:38:0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剑鸣视点 于 2013-7-13 11:01 编辑

十分赞成 “流派不要轻易封” 的观点。因为“流派”不是靠“封”出来的,杨飞飞曾经说过“流派是演员唱出来的”,只有观众承认了才能够成为流派。不少演员毫无疑问是名家,有自己的演唱风格,受到观众喜爱,但是尚不能称流派,正像叶子谈到有“申曲皇后”美誉的王雅琴尚未形成为“王派”,同样,像凌爱珍这样的大家、名家也没有成为“凌派”……以此来考量,任何人再鼓与呼,也不可能呼出新的流派来。
崇尚真善美、鄙视假恶丑。
菜鸟 2013-7-13 12:06:46 显示全部楼层
弘扬地方戏曲,沪剧仍是“申曲”。
叶子 2013-7-14 15:36:30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叶子 于 2013-7-14 15:40 编辑

一个剧种的流派是这个剧种的四梁八柱,是该剧种得以传播、继承、生存、发展的基础和中坚力量,一部好戏对于观众的号召力,占相当比例是来自观众对流派的追崇,绝大部分戏迷去看一些经典好戏无论是京剧、越剧、沪剧还是其他剧种,都是去欣赏不同演员阵容、不同流派的表演艺术,去听志超读信当然完全是去听这封信是用什么腔调读出来的,难道有谁会是想去了解这封信的内容的?
观众看戏的第一要素,便是演员的腔与调是否入耳,戏的内容全靠演员来体现。
现在有好些新编沪剧的唱腔淡而无味,为什么不像越剧京剧那样,主要人物是以某个流派贯穿始终或以某个流派为主?而只是常常中间偶尔夹几句,淹没在大量的沪语戏歌中,我觉得非常的牵强,即使有时觉得有的戏好听,好听的多半是大型的乐队,好听的是像交响乐似的伴奏,少掉了江南丝竹的现场感。
大家可以板着指头数数看,文革后,上海沪剧院、长宁沪剧团等剧团,演了近百个新戏,至今有几个复排再演过?演一个扔一个,能保留下来的好唱段好折子剩多少?王森一班新人演来演去老戏传统戏占多数,文革后的现代题材几乎没有,这很值得大家思索。
参与人数 1 威望 +5 收起 理由
白水 + 5 流派流失-观众流失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5

jin_yufei 2013-7-15 10:29:04 显示全部楼层
流派几乎都是解放前过来的,解放后的是没有的。不仅是沪剧,好像越剧、京剧以及大多数剧种也是这样的。所以没有新的流派是正常的。
冰心雨点 2013-7-16 16:16:41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叶子 2013-7-17 11:34:2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叶子 于 2013-7-17 11:35 编辑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由于每个演员的自身条件各不相同,都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演唱表演风格,那怕这个艺人嗓子沙哑或者常常唱走音,也可称谓一种特色,问题在于这些艺员的特色风格是否被广大观众接受和认可,是否受广大戏迷的欢迎,是否得以广泛流传继承即传承?
风格特色与流派完全是两码事。
百货自有百客,谁要迷上某个人的某种风格那仅是个人的痴迷,别说鼓且呼,即便疯且狂也只是个人的偏执而已,百家争鸣开展讨论,有必要倚老卖老么?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山外还有山,有知识的人多的是,多如牛毛,知识再所谓“丰富”,也有别人知道而你并不知道、别人懂而你并不懂的东西,德、才兼备才会受人尊重,否则被人鄙视,何苦来着?
参与人数 2 威望 +10 收起 理由
剑鸣视点 + 5 以理服人
子墨 + 5 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人品更重要!.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10

邵国鑫 2013-7-17 16:07:19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有些最多可称作有个人演唱特奌或讲有特色。
过客 2013-7-23 00:40:47 显示全部楼层
戏剧如此不景气,不只是沪剧,其他剧种恐怕以后也是很难再能诞生新的流派的。流派是唱出来的。呵呵,上台演出的机会都没有,能出新的流派?何况还有许许多多别的因素。不说什么新流派了,沪剧和已经存在的几个流派能否长期传承下去还是问题哦,但愿我不是“杞人忧天”。
兄弟姐妹们,因身体不好好久没有上网了(家里不让上网),因此不能给大家一一回复,请 ...
老袁 2013-7-28 08:09:14 显示全部楼层
再出名的演员也必须有个清醒的头脑
mjf 2013-7-28 10:45:01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叶子

24
粉丝数
73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