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商业演出不能“偷工减料”——我对“伴奏带”演出的看法

来源: 365 2011-9-17 11:18:4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关于《红叶魂》演出采用伴奏带的问题,网友发表了很多看法,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坦率说,作为卖票的商业演出,采用伴奏带演出,已经超越了“底线”,这种“偷工减料”也就是根本没有尊重观众。再说严重一点,这和“假唱”有什么大的区别?如果演奏可以“假奏”,那么,假唱有什么不可以?(假唱可以采用最先进的录音技术录制演员最佳状态时的演唱,如果观众“蒙在鼓里”一定认为演唱很精彩)

所以,无论什么理由,商业演出采用伴奏带这样的偷工减料做法应当禁止。如果一个剧团到了连乐队都养不起的地步,那么,这个剧团只能自然淘汰,没有存在的必要。
参与人数 6 威望 +28 收起 理由
叮铛铃 + 5 支持!
芸倩 + 5 支持!
沪梦缘 + 5 支持!
梅表妹 + 3 讲真话
老番三 + 5 有力!有两!顶!
双王今易木 + 5 一矢中的!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28

新闻的力量在于真实

大神点评27

三好学生 2011-9-17 12:34:13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又一个叶子 爽!!!
chen9001 2011-9-17 12:43:20 显示全部楼层
上越的<蝴蝶梦>,没有用乐队,放midi伴奏带,曾引起观众的广泛议论.
还有人质疑"假唱,对口型".
问题青年 2011-9-17 12:57:56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的拨款去向呢?!不是养不起 而是、、、、、、恶梦惊醒的日子并不好过诶
std5239 2011-9-17 13:13:26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奇怪!自掘坟堆!
娄江沙子 2011-9-17 17:10:02 显示全部楼层
一“剑”封喉!有道理!
金色的沪剧 2011-9-17 23:58:30 显示全部楼层
类似性的讨论会越来越多。希望戏迷和沪剧专业团领导真正有对话平台,找到问题,和解决问题方法。从西方的历史来看,16-19 世纪的舞台戏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淘汰,其中跟舞台戏参与的人数低效率有关,在盈利能生存,亏损淘汰的社会形势下,我们看到只有共产党社会主义在解放后才能把戏曲文艺解放出来。宝山用伴奏带代替乐队演奏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规律,最后消费者对演出机构提出的要求和机构对市场要求的经济利益不平衡的话,上海的沪剧机构将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上海滩消失。沪剧艺人乞丐不再是"叫狼来"的事了。
总的来讲,沪剧的观众的平均年龄在 58 岁,对沪剧传承意义来讲当务之急是要把平均年龄降到 35 岁,沪剧才有真正的希望。 ...
wu_weilong 2011-9-18 10:03:13 显示全部楼层
哎!算了,这种戏是没有什么生命力,混混或交交差就可以了,生活中与这虚拟的差距太大了!这种说教的谁信呢?多了就烂了.烂了也就混混罢,别计较,眼开眼闭.......
乔良 2011-9-18 10:54:5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金色的沪剧 的帖子

     这是一种很理智的分析,目前全国的文艺院团都在进行体制改革(事业转企业)而由此生成的问题是:一旦政府不为戏曲发展买单,任由戏曲剧种自生自灭,完全靠市场机制运作,那么无论从各剧团的制作成本、票价的定位、观众消费的能力都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别说是乐队的配备,就是制作伴奏带都成问题。其实伴奏带一事、只要观众稍加留意,实际已经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包括央视的的综艺节目、诸如“青歌”大赛、戏曲联唱等等不一而足,而始作俑者就是:市场运作规律迫使你不得不这样做。其实我们宝山沪剧团有乐队,在一般的小戏演出中均使用乐队,而大戏的演出要考虑戏的风格、样式来决定乐队的配备,而涉及到大乐队,我们只能用录伴奏带的形式来达到舞台艺术效果。试问:我们两个"红戏”(红叶魂、红梅颂)都要演100多场,除去沪剧院,其它还有那个剧团能够承受这么庞大的乐队开销?······诚如金色沪剧老师所分析:资本运作必然会形成一种新的舞台模式——那就是:审时度势、量体裁衣。
    另外我觉得,我们在议论一件事、一个问题时,都要抱着心平气和的态度来讨论、分析、甚至争论也可以,但千万不要用贬低、或攻击性的词汇来发表自己言论,这无益于论坛、也无益于沪剧的发展,要就事论事,不要引伸一些题外的东西。
双王今易木 2011-9-18 11:23:34 显示全部楼层
乡土文化,原本凝聚着浓厚的乡土气息,贪大求洋,不量力而行,其生命力可想而知。
参与人数 1 威望 +5 收起 理由
朱妙其 + 5 量力而行,主次分明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5

另类 2011-9-18 12:09:4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乔良 的帖子

   另外我觉得,我们在议论一件事、一个问题时,都要抱着心平气和的态度来讨论、分析、甚至争论也可以,但千万不要用贬低、或攻击性的词汇来发表自己言论,这无益于论坛、也无益于沪剧的发展,要就事论事,不要引伸一些题外的东西。


支持!
2yd 2011-9-18 12:31:34 显示全部楼层
伴奏带方式肯定是短视行为,损害沪剧艺术形象的。体制改革也是应推进的,今后是否让企业制自营剧团有权决定演什么,实现真正的市场化,政府按排的新编红戏,由政府出资,以风险共负的方式应对新戏不叫座难出票易亏损的情况。我总感到唯有沪剧界仍有极左思潮存在:越剧演的基本都是收益好的传统戏,沪剧为什么不能象越剧一样呢,硬梆梆的节目过多,观众肯定越来越少,有一个认识必需确立:反封建反压迫的传统戏也是革命戏剧!
三好学生 2011-9-18 13:16:14 显示全部楼层
攀比的心理、不甘落后于沪剧院才无奈的选择这种方式可以理解! 但【贪大求洋、自不量力】正如‘双王’所说的谈不上有多少生命力 想必一定心理憔悴、身心疲惫!位子坐正、坐对了一定会轻松坦然 作品好坏自有公认
问题青年 2011-9-18 13:33:46 显示全部楼层
观摩过长宁的几出大戏 未见过庞大的乐队 可见陈团的心理素质
梅表妹 2011-9-18 14:29:5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表妹 于 2011-9-18 14:30 编辑
365 发表于 2011-9-17 11:18
关于《红叶魂》演出采用伴奏带的问题,网友发表了很多看法,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坦率说,作为卖票的商业 ...


支持楼主的观点。既然是卖票的商业演出,剧团应该尊重观众,演出(理所当然包括演奏)应该货真价实,不“缩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365

11
粉丝数
3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