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扫码查看手机版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资讯
家园
Space
瀑布流图文
帮助
Help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登录
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本版
帖子
用户
帖子
好友
日志
相册
记录
道具
勋章
收藏
分享
任务
道具
广播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沪剧专题栏目
›
戏迷交流
›
致上海沪剧院茅善玉院长的一封信
1
2
3
4
/ 4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致上海沪剧院茅善玉院长的一封信
[复制链接]
来源:
乙九丸
2013-1-13 17:28:34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尊敬的
茅善玉
院长:
您好
恕我冒昧打扰你,不好意思,见谅。
值此岁末年初之际,送走龙年,迎来蛇年,在我心中永恒的是沪剧,祝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请我把这最诚挚的祝福送给你,祝你沪剧艺术长青。
日前,我有幸受邀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观看了由茅威涛携原生代演员封箱巡演的大型越剧《西厢记》,这种在剧场内能感受到演员与观众间的气息交互与默契程度,此起彼伏的掌声,热烈酣畅的情景,令我心灵震撼,思绪久不平静。
这里且不说创建于1984年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获得国家文化部无数殊荣,誉满海内外的辉煌业绩,也无须介绍《西厢记》归为”诗化越剧”创作的代表作品之一,已标志着艺术时代与美学追求完美结合的成果。就言我们上海本乡本土的沪剧剧种,与之相比,自感逊色,,纠结羞愧。这里除了有区域文化的限制,地方政府部门的不重视,沪语流失十分严重以外,还没从真正传承优秀文化与保护地方文化遗产的高度去认识。沪语应从娃娃抓起,沪剧应从娃娃兴趣班抓起,为什么近年来上海戏曲学校,已有好几届都没能招到当地喜欢唱沪剧的好苗苗呢,记得您在一次电视专访中这样解释,这是当前大环境的问题,或许是市场经济冲击的客观原因。
我前两年曾去浙江嵊泗采风,见到过这么一个有趣的景象,当地人一到晚上,整个小镇的街坊邻里大红灯笼高高挂,几乎是三米一家、五米一户地拉起胡琴,敲着鼓板,男男女女聚在一起,唱开越剧,年龄小的只有4、5岁,年龄大的也有80余岁,在街上还能见到好几个亭、阁建筑物连成一片,众多戏迷在此演戏,众多观众在此互动,好一番戏剧兴盛的场面。我把此景曾告诉我的戏剧人士,老师与我的理解均为同辙,或许是浙江人普遍喜爱地方家乡戏的缘故吧,他们一天不唱越剧要比一天不吃饭还要难受。
我们知道,一个时代的繁荣,经济的发展,少不了文化的复兴。上海是一个经济文化发达的国际大都市,有着优秀人文与历史底蕴,传承文化,保护遗产也是当今时代赋予给这个城市的使命。振兴沪剧时不我待,繁荣沪剧须靠政府扶持,海纳百川学其先进经验,传承文化应尽快落到实处。本来越剧与沪剧是两个地方的曲种,有着不同的地方特色与不同的唱腔,各有千秋,没有可比高低之分。但我还是想从这次观赏越剧《西厢记》谈起,有几个地方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一是演出高雅场所呈现优雅氛围,剧场内座无虚席且满堂喝彩;
二是观众来自各地,最远的来自香港和东南亚国家与地区;
三是观众年龄层也有明显区分,除了有耄耋老人外,还有不少是在读的中学生与大学生;
四是进场前会讲浙江话的年轻人不少,他们号称自己是铁杆戏迷,从浙江一路追来,放弃上班工日,不看当下两场不过瘾;
五是茅威涛携原生代演员封箱巡演的大型越剧唱腔韵味十足,旋律优美;
六是剧本如火纯青,演员阵容强大齐崭,戏装多彩靓丽;
七是上海电视台在第二天新闻联播中就报道了这次演出的盛况。
我真心期待上海政府部门能为振兴沪剧拿出新的举措,顺民心、顺民意是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传承与发扬优秀文化与保护地方文化遗产是上海必不可少的战略任务。但愿沪剧界不敢示弱,积极迎头赶上,要向好的兄弟戏曲剧种学习,吸取人家宝贵经验,备足粮草是上场获胜的先决条件,出人、出戏、出成果,是沪剧界向上海人民交上一份出色答卷的最好诠释,上海广大观众会时刻记住你。
最后,我想用”势如破竹”这个成语,结束书信。祝愿沪剧事业在您的领军指挥下,新的一年有新的气象,就像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用古言概括:”今兵威已震,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此致
敬礼
一个忠实的沪剧戏迷 乙九丸
2013年1月13日于沪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抢沙发
显身卡
大神点评
9676
钱玮
2013-1-15 01:20:04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封信,既有同感,又有不同的意见。一是给茅院长的这封信,是为传承非物质文化的一封倡议书,作为普通的爱好沪剧的人群也是非常焦虑;二是茅院长自从成为沪剧领军人物后,已经在努力改变现状,70、80、90后,都有沪剧接班人,已经不容易;三是这封信的作者是受邀观看越剧,而不是自费,是值得推敲的。自费观看沪剧的普通爱好者更有发言权。这封信可以对茅院长说,同样可以对上海越剧院李院长说,更可以对上海评弹团秦团长、上海滑稽剧团凌团长、上海京剧院孙院长等说;四是只看到《西厢记》等演出的优点,没有谈到振兴沪剧的举措。
钱玮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chentianyunmama
2014-8-2 20:58:18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时2014年的8月2日,无意之中点开了这个帖子。我非常的激动,那是因为我的偶像之一茅善玉院长做到了信中所说的几件事:开班儿童沪语学习班,给年轻的一代机会成长、沪剧电视大赛、、、、、、这些天逸夫舞台的演出就很好的诠释了茅茅是个好院长,在她的带领下,沪剧势必将开创新的局面。
至于说机会的话我想不是她不给别人,而是确实她和孙徐春老师的唱腔和表演是无可替代的,我在家听了几个版本的演唱,还是最喜欢他们的唱腔。沪剧本来就不景气,如果不靠名角,就更难出票了吧!这次2014年7月28日的演出我就是奔着她去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映春成林
2013-1-13 17:53:34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在墻头上刷白水.---白说.她能听取你们的意见吗 .政府能重视吗?现在是大众推动沪剧轮子在前进.若干年后大众推不动了.沪剧必然会淘汰.希望能否变现实.要走下去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13761103973
2013-1-13 18:37:4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娄江沙子
2013-1-13 18:55:41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娄江沙子 于 2013-1-13 18:57 编辑
如果,我说的是如果,沪剧院院长是华雯,或是王勤,或者别的什么人。那肯定是另一番景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bhf888
2013-1-13 19:07:55
显示全部楼层
沪剧戏迷乙九丸这封写给茅善玉院长的信,写得太好了。写出了沪剧戏迷的心声,期盼,焦虑和热忱。同样面对当前戏剧市场,同样是地方剧种,难道上诲沪剧院缺各类人才吗?我想不可能吧?主要还是缺市场运作的办法。望茅院长在百忙中能看一下乙九丸的这封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朱妙其
2013-1-13 19:24:33
显示全部楼层
戏迷真是急.盼沪剧早日兴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bhf888
2013-1-13 19:26:59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鸣鸣
2013-1-13 20:49:4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沪剧新迷
2013-1-13 21:09:53
显示全部楼层
兴旺,谈何容易,首先领头人出于公心,一切以我为主,头排我来,重戏我来,一定完蛋,难道人才这有一人,尊重别人,放手群众,才能多出人材,沪剧可兴旺,沪剧有好多老师改行,为啥??真不懂?难道群众容他她们不得,唉,天知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zxhanmimi
2013-1-13 21:10:42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们好!祝你健康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滩簧
2013-1-13 21:56:08
显示全部楼层
“从娃娃抓起”是政府的事情,如果会唱沪剧的孩子考试可以加分那就好了。现在谁家愿意培养孩子去唱戏,就连沪剧票友也不一定能从自己做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福星
2013-1-14 00:12:02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沪剧的领军人物,相信矛院长比你更急.这次看了沪剧院演出的《敦煌女儿》,年轻的演员很多哦~他们的舞姿也很美~
幸运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龚山荣
2013-1-14 08:21:11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
秋高气爽重阳日,祝各位网友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3141595243
2013-1-14 09:11:45
显示全部楼层
有心情,热情加激情就一定能把事情办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天意
2013-1-14 10:04:03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封信以后,颇有同感,希望作为沪剧的领军人物茅善玉能看到,有这么多沪剧迷在期待着沪剧能东山再起重振雄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1
2
3
4
/ 4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表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浏览过的版块
沪剧视频
乙九丸
好友
发布
18
粉丝数
91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