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新媒体

关注微信公众号【站长自定义模块】,定时推送前沿、专业、深度的商业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子归 +好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我对推广上海话的力度和沪剧等戏曲发展的想法

热度 9已有 771 次阅读2011-1-23 00:24

有关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徐海清代表数十名委员呼吁,应该要优化沪语的传承环境。我认为∶呼吁没有可操作性。

所谓“上海的普通话推广已达全国领先水平”,说明上海话已很难推广。所谓讲上海话要扣分就是加强了普通话推广的力度,如果全国各地都能这样做,那中国人的语言沟通能力势必大大增强。

其实,中国语言的统一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统一中即使普通话也在修改发音。所以,可以预见到今后的普通话也不是现在的普通话。从英语的推广历史也可知语言在推广过程中是有变化的。

我并不认为方言的保护和优化环境是有利于语言的发展的。

从上海话的发展来看,几十年来用词、发音也有不少变化,也在发展中,一个开放的语言系统必定因吸收了各种语言的词汇而发展,不论上海话过去被说成有苏州、宁波、广东、苏北、山东等方言的渗入,有殖民地文化的侵入,有洋泾浜英语的杂交,但这个语言系统正因吸收了丰富的外来资源而活起来了,才有了现在的上海话。

不然,还是在说一百几十年前“轧拉轧拉”的上海话,还有什么前途?只能作为外来旅游者听着好玩的所谓“传统语言财富”而已,对发展中的上海是有益还是无益,这是可想而知的。

因此,我想,如果一定要只有强化上海话推广力度,有两大措施可以,那就是∶

一、用地方法规规定∶凡上海户籍的居民不通过沪语八级考,不得出国。这样可鼓励上海居民的孩子尽快掌握上海话。

二、尽快制订标准的沪语发音,否则无法讲好上海话。因为上海本地的发音也五花八门,更何况上海现在城市居民五方杂居,上海话现在并无统一标准,谁也不敢讲他的上海话是标准的,电台中的播音只是电台标准,只是那两个播音员的标准,不少人还会有异议的,而且换了一个播音员发音也会换。

只有这些措施落实,才使一种方言有竞争优势。

但是,做得到这样吗?做到了会有用吗?我们的后代会讲标准沪语吗?现代他们在讲的“混合沪语”以后会是标准沪语吗?

 

同样,也要说到对沪剧的所谓“优化传承环境”,我认为,保存传统沪剧只是一个方面,就象保存文物一样,过几十年还有人唱标准的“本滩”《阿必大》等,已经是保存者的很大功劳了。中国戏曲的命运是像保存文物一样能把剧种保存到能原汁原味演出已属不易,可惜“走样”已是必然的了,现在昆曲能演到明朝风格吗?越剧还能演出“的笃班”时风貌吗?如果现在已做不到,过几十年还能拿什么在“忽悠”后人呢?

再谈沪剧的发展,我认为肯定要有时代的创新价值,在五、六十年代,沪剧靠现代戏拓宽了创新的题材范围,也突破了传统戏的男女情爱、历史题材和“西装旗袍”题材,近些年也进行了“改革”时期新题材的创作,然而近些年来创作尽管也在布景、乐队等方面有了发展,而由于本身的艺术感染力不够和新媒体的冲击,一直没有让我有沪剧在发展的感觉,而有了衰落的感觉。靠翻唱老戏做新版及编些新“西装旗袍”戏来充填舞台,这自然是在“度死日”了。

所以,我对中国戏曲的看法是∶要消亡的自然会消亡,从五十年前的八百多种剧种到现在所谓三百多种,不是已死了不少了吗?而要融合的自然会融合,而且有些已开始融合了。如现在做的明星版戏剧就是融合明星演员,元代有杂剧,民国初有文明戏,都是各种方言融合演出的戏剧,只要有观众,就有票房价值,就会有发展的经济实力和时间。

沪剧以滩簧开始,题材由唱新闻而拉拢观众,早期一些作品也与滑稽戏的早期独脚戏相近。今后,我看也会与滑稽戏相融合,一样用说白、唱段,一样用新的“混合沪语”,也一样起到戏剧的“教化人生” 作用。今后的观众照样可以听到“紫竹调”、“寄生草”,照样可以在沙龙里唱新的“金铃塔”和“赋子板”,至于专业剧团和社区剧团的戏能“红”到什么程度,那要看创作者的水平了。

 

再说到沪剧的语言,现在上海两个剧种在用上海方言,沪剧是肯定的,另一个滑稽戏是以上海方言为主,可是在上海方言发展到尖团音不断消亡时,只有舞台上还在用,这样的剧种也会因语言与时代脱节而失去观众的。

这一点用“昆曲”一例即可说明,现在靠政府扶持只是个拖延时间问题,失去大量观众,只在沙龙中自娱自乐的东西是肯定要成文物的,可悲的是还不是真文物,只是走样的“亚文物”。而京剧如还以传统老戏为主,势必也会与时代语言脱节而失去观众,现代戏的改革救过京剧一命,以后如还有样板戏为标准,京剧还是可以在语言方面接近观众的。

因此,沪剧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一定要在语言上和新时代相近,在题材上和新时代相近。不然,失去年轻观众是不争的现实。

由此又想到前几年大红大紫的“越女争锋”,越剧的语言虽在这几年与绍兴话拉开距离,成了另一种努力让大多数人听懂的“官话”,但这也并不能普及大江南北。我认为,是越剧的古装戏让不少人可以弄懂,而越剧音乐也能让北地豪爽人士有委婉之情,可见有此两个长处也可拉拢观众。

就我观察,总的来说,现在中国戏曲兴旺的地方,其观众均相对与外来文化接触较少,年龄段都在三十五岁以上,语言保守程度相对较高,所以市场份额也不会被新媒体分去多少。

而随着世界文化融合的时间越来越快,新媒体和新文化势力的日益增强,语言的融合也越来越快,普通话中外来语日益增多,因此,谋求发展的中国戏曲也肯定会有一个新的融合,话剧加唱段将会是一个新的艺术形式。

二十年后的沪剧——“上海戏”会让我们这一代人看上去陌生,而我们的后代会很优雅地欣赏着他们能明白的新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