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号【站长自定义模块】,定时推送前沿、专业、深度的商业资讯。
热度 2
从东乡小调到文明本滩
最近有机会看到一份材料说到上海娱乐场所,我看到:
1914年1月1日新闻报,群乐影戏园加演东乡小调【这应是本滩早期在戏园演出的状况】
1915年1月3日新闻报,林步青演改良新曲,广告有邀本集到府洋八元六角,鄙人亲到价十四元六角。【以此推测当时艺人团体称作集,本集即现在之本团。当时评弹艺人有集和社的团体,唱滩簧艺人或本滩艺人称集也就不难理解,所以沪剧艺人当时称振新集也是一种称呼。】
1917年1月1日新闻报,天外天的滩簧场子有丁少兰的东乡滩演出。
1918年1月3日新闻报,天外天有本滩演出,施兰亭演改良本滩,洪少卿演文明本滩。
当时还有浙宁滩簧,有冯小云和冯长根演出。
看了这几年的报纸广告可知,在剧场中演出可留下名号,而大量在乡村或弄堂演出的就很难留下痕迹了。
曾看到回忆丁少兰早期演出状况的文章,当时在钦公塘等地方唱东乡调,真是穷到饿肚皮,而当时浦东川沙的娱乐市场需求也只是普通村民和民工,所以当时生活水平之低,消费水平之低,是现在坐在社区文化中心的观众难以想象的。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