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悠悠友情六十载》——我与石红和她先生的故事

来源: 华雨文 2024-8-16 14:59:15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华雨文 于 2024-8-16 15:37 编辑

[按语]
今天,是上海沪剧舞台有“黄金搭档”之称的演员石红去世两周年的日子。著名沪剧演员汪华忠,为纪念师妹石红逝世两周年,撰写了长文《悠悠友情六十载》,描述了60年的师兄妹情谊。文章叙说生动,情节感人,推荐一读。
又讯,为缅怀追思石红逝世两周年,其亲属于8月17日中午在上海七重天宾馆*老上海餐厅组织一次缅怀追思聚会,邀请了马莉莉、汪华忠、洪立勇程臻及石红的部分学生代表朱麟飞、郜逸萍、钱莹、洪豆豆、王森等参加集会。
应邀参加聚会的还有石红生前好友,前辈沪剧艺术家解洪元丁是娥之女解惠芳女士及石红夫妇的好友王富英、金凤英、徐燕鸣及石红的先生与何氏家族的代表。聚会时,石红的家属向到会宾客赠送《石红女士辞世纪念册》留念。
                                                
     《悠悠友情六十载》

——我与石红和她先生的故事
上海沪剧院  汪华忠
        61年前的1963年秋,上海人民沪剧团青年队一行,在欢快的锣鼓声中,走进了南京军区20军军营。营门外,一批身穿崭新军装的战士,列队两旁,敲锣打鼓。欢迎我们的到来。
        我们这支20余人的文艺轻骑队,是应军区文化部之邀,前往20军军部的。当时我们领受了几项任务:为部队作慰问演出;参加军.师.团三级部队的战士业余文艺会演,并为部队业余演出队作创作和演出方面的辅导。
        当时我和石蕙莉、奚秀芬、陆敬业、於正言、李文新、曹冰梅、林丽君等人,都是这支“轻骑队”的成员。
        我们轻骑队带去的是组剧《八连之风》。由表演唱《参观展览会》、小戏《再给你一支枪》和《除夕之夜》等组成。
        石蕙莉在表演唱《参观展览会》中扮演的是一位讲解员,在“南京路上好八连”的连史展览会上,向参观者“讲述”好八连的历史。石蕙莉大段的沪剧演唱和形体表演,受到台下观众的热烈欢迎。礼堂内掌声阵阵响起。
        当时台下观众,主要是20军各部的广大官兵,和参加军文艺会演的军直、各师、团部队的战士演出队成员。
其时,何兆荣也在台下观众席中。那时他是58师战士演出队创作组成员,由于他擅长编写歌词快板说唱节目,有一定“文艺特长”,所以被调到师演出队创作组,参加军的文艺会演的。在一次联欢演出的后台,我和石蕙莉与何兆荣等演出队成员在一起交流表演经验后,大家互留了通信地址和部队邮箱,从此建立了“军民联谊”。所以,我和石蕙莉,是与何兆荣同时相识的60年的老朋友。
        何兆荣在部队服役6年,回到南京工作。通过几年的交流相处,他与石蕙莉从友谊发展到爱情。在“文革”年代,石蕙莉改名石红。他们在1968年国庆节,在上海举行了婚礼。
我进团后很长一段时间是和石蕙莉在一个团工作的。因为她擅长丁派,我是学唱解派的,所以我们排演中合作的机会较多。比方演《杨乃武与小白菜》,我唱杨乃武,她就饰小白菜;演《罗汉钱》,她演小飞娥,我就饰张木匠,搭档自然,配合默契,观众反映好,我们也高兴。还有不少剧目,如早期的《一封终于发出的信》、《人间热土》等剧中,我们都有很多合作。
        据我所知,石红结婚后,因与爱人两地分居,开销大,经济压力不小,为此迟迟没有考虑要孩子。好像他们婚后4年多才生了个女儿。结婚十年后,何先生才好不容易调来上海工作。后来听何兆荣告诉我,为了申请调上海,他给宁沪两地主管部门写的请调报告,摞起来足有1寸厚!
记得何先生申调上海最紧张的关头,正是我们排练《艰难的历程》最繁忙的时刻。石红上午排戏,中午休息跑劳动局,晚上再赶往剧场演出。累到胃出血。杨文龙导演在排练场说:“为了排好这个戏,我们演职人员,不单出力流汗,有同志还流血啦!”就是说的这件事!
何兆荣调来上海后,和我们联系多了起来。因为他认识我们沪剧团不少同事,他又是报社的通讯员,常在报纸上发表一些文艺演出方面的一些评论、特写和报道。也成了我们剧团的常客。
        记得1985年8月,无锡市举办《太湖之春旅游节》,邀请上海沪剧团去旅游节演出。何兆荣受无锡日报编辑之约,到沪剧团采访了丁是娥、解洪元、邵滨孙石筱英四位前辈老师。回家后,和石红写出了《阔别太湖今重来  姐妹剧种同登台》的长篇通讯,刊登在《无锡日报》的《太湖》副刊上。
        1984年,我团《姊妹俩》去北京参加文化部的全国汇演,我们获得多项大奖载誉而归。回沪后为上海观众作汇报演出。演出当晚,何兆荣和我约好,提前到剧场后台对我们作简短采访,不出两天,他的稿子就在《新民晚报》上刋登了。
        由于他十分关心剧团的演出和宣传工作,有一次我们的“上海人沪同学会”聚会上,老领导沈瑜老师称他是“阿拉沪剧团的女婿”,还热情的请他上台讲了话。
        2022年8月16日下午3时左右,突然从网上得到石红去世的消息。我顿生疑惑。因为上一日陸敬业刚“走”,今天又说石红“去世”?难道又是什么假信息?我立即拨打何兆荣的手机。接通后,他告诉我,的确是石红走了,他和家人正在医院太平间里忙怱!
        不是“谣传”,是实情。话没讲完,我们两个男子汉竟对着手机嚎啕大哭起来!……
        石红,一个好人,一个与世无争的好人,一个钟爱事业的好演员,就这样匆匆忙忙、啥也没说,走了!?
        她留给我们太多的思索、不解和怀念。
       我们永远惦记着好师妹——石红!
                                                                        汪华忠口述
                                                                     艾吾杰  整理
                                                                      2024.7.16
参与人数 1 威望 +5 收起 理由
zxhanmimi + 5 纪念!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5

大神点评4

华雨文 2024-8-16 15:04:20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家伊沪剧 2024-8-17 14:49:33 显示全部楼层
深切缅怀我们悉尼申曲社的艺术指导石红老师
悉尼沪剧大阿哥·家伊
2024.08.17
zxhanmimi 2024-8-18 10:40:51 显示全部楼层

深切缅怀石红老师

朋友们好!祝你健康快乐
zxhanmimi 2024-8-18 10:44:02 显示全部楼层
zxhanmimi 发表于 2024-8-18 10:40
深切缅怀石红老师!

朋友们好!祝你健康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华雨文

18
粉丝数
2506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