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真情描绘沪剧泰斗一一纪念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 、王盘声 、杨飞飞百年诞辰
6月11日是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沪剧王派创建者王盘声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今年还有二位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派创建者丁是娥,杨派创建者杨飞飞同是百年诞辰。
丁是娥、杨飞飞、王盘声早年时代都在文滨剧团,丁、杨是师姐妹,出道比王盘声还早,她俩已成角儿时,王盘声还在六年龙套。1947年,丁、杨先后离开文滨剧团后,组建了自己的剧团。丁是娥成立了上艺沪剧团,后改为上海人民沪剧团。在五十余年的艺术实践中,成功地塑造了各阶层的老、中、青年不同类型的艺术形象。主要有:《罗汉钱》中的小飞娥、《金黛莱》中的金黛莱、《雷雨》中的繁漪、《鸡毛飞上天》中的林佩芬、《芦荡火种》中的阿庆嫂和《被唾弃的人》中的林蕴华等。她善于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演来细腻真切、深刻感人,还发展创造了沪剧曲调“反阴阳”“快流水”“反十字”,对沪剧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杨飞飞成立了正谊剧团,后改为勤艺沪剧团,先后主演了《家》《雷雨》《为奴隶的母亲》《卖红菱》《妓女泪》等剧目,塑造了许多风采迥异的艺术形象。杨飞飞擅演悲剧,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成分,创造了一整套以柔和为主要特色的唱腔。她的唱腔流传很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为《妓女泪》中的“金媛自叹”,用八种曲调组成,故称“杨八曲”。各路沪剧角儿先后离开文滨剧团后,王盘声毅然担纲了文滨剧团的台柱子。演出《白兔记》《碧落黄泉》而成名。王盘声功底扎实,善于改革。六年龙套其实是六年勤奋扎根。他将《白兔记》中的“刘智远敲更”重新设计唱腔,将原唱四四拍中速放慢一倍,变成四八拍的慢板,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观众报以雷鸣般的掌声。《碧落黄泉》中的“志超读信”将幕后配唱改成自唱,将原有八句唱词拉长到八十多句,深刻表现出一对恋人的相思之苦,从而成了经典唱段。解放后,王盘声一直在艺华沪剧团担纲所有一号角色:《黄埔怒潮》中的林耀华、《雷雨》中的周萍、《金沙江畔》的金明、《陆雅臣》中的陆雅臣、《不准出生的人》中的扎西、《红灯记》中的李玉和等,后调至上海沪剧团任教。三位沪剧表演艺术家都在各自剧团作出卓越贡献,观众给予高度的评价。1959年,由上海人民沪剧团发起沪剧名角大会串,排演了曹禺先生的名作《雷雨》时,丁是娥、杨飞飞、王盘声才三人同戏。丁是娥的繁漪、杨飞飞的四凤、王盘声的周萍震撼了上海,响彻了江南,一场《雷雨》“下”了六十多年,至今仍在绵延。可见三位艺术家的唱腔之魅力是无穷的。也就是这场《雷雨》,戏曲界认可了这三位艺术家的唱腔艺术,开创了丁派、杨派、王派。几年后,三人均获全国“金唱片奖”。王盘声的“王派”唱腔潇洒飘逸、舒展流畅、口齿清晰、音色甜润、传情真切等鲜明艺术特色,非常适合男一号的出演,从而形成沪剧界唯一的“十男九王”现象。王派和丁派、杨派的融合,犹如咖啡中注入了牛奶般的那样醇厚,所以,几十年来沪剧舞台上的新戏如潮,但每部戏的主角唱腔设计,必定有丁派、杨派、王派。王盘声和丁是娥在1978年出演了《被唾弃的人》,扮演了夫妻,一段夫妻《看照片》,至今还在业余票房中热唱狂传。1987年,丁是娥患病,带病祝贺《王盘声演唱会》,与王盘声再唱《看照片》。1988年丁是娥去世,《看照片》成了丁是娥的绝唱。之后,王盘声和杨飞飞在台上多次合作,以片段为主,例《大庵堂》,王盘声的陈宰庭、杨飞飞的金秀英;《碧落黄泉》, 王盘声的汪志超、杨飞飞的李玉茹;《家》,王盘声的觉新、杨飞飞的瑞珏等等。王、杨派结合,让观众大饱耳福,公认王、杨的唱腔最为朴实,无花腔却最为动情,倾倒无数沪剧王派、杨派的痴迷者。直到今天,丁派、杨派、王派依然还作为三大主要流派,广大戏迷及沪剧票友,还是以传唱、学唱这三大流派为主。
著名画家杨宏富自小喜欢唱沪剧,最爱听的是王盘声的唱段,曾经一度想过当名沪剧演员。然当年随知青大潮,去了黑龙江大兴安岭插队。1979年返沪工作后,坚持绘画创作,在全国获得了十一次奖项,成为在全国较有影响的画家。杨宏富虽在绘画领域有所收获,但他的沪剧情缘始终未了。杨宏富经常到沪剧沙龙亮嗓,一次偶尔机会,被王盘声慧眼相中。2006年11月23日,杨宏富在逸夫舞台举办沪剧演唱会,并与其他二位票友一起拜王盘声为师,成为王派的入室弟子。杨宏富为坚持沪剧“王派”的传承和发展,做了很多工作,深得恩师肯定。师徒关系较为密切,也非常深厚。这次恰逢恩师王盘声先生百年诞辰,杨宏富为王盘声先生创作了一幅画。想到杨飞飞、丁是娥同是百年,就干脆将三位沪剧泰斗一起创作,画面构成内涵丰富,肖像周围是泰斗们的各种经典剧目中扮演的造型。要找全这些,杨宏富花费了不少心思和心血。
上海都市旅游卡公司得知杨宏富创作了这三位沪剧泰斗的绘画作品,欣然制作了《真情描绘 沪剧泰斗——纪念沪剧表演艺术家 丁是娥 王盘声 杨飞飞诞辰百年》一套三张上海公共交通纪念卡,来纪念三位沪剧泰斗诞辰百年。据悉,该公共交通纪念卡将在本月底公开发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