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也谈两个版本《敦煌女儿》中女主角的形象塑造

来源: huangjianhua 2018-12-13 15:30:47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浦东大哥 于 2018-12-21 18:21 编辑

2012年末,沪剧院新推出一台原创沪剧《敦煌女儿》,跨年连演三天。这部戏首次触碰到了敦煌守护人的题材,把敦煌艺术宝库之美和“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敦煌人的故事搬上了戏剧舞台,思想上有深度,艺术上也有亮点。
     “驼峰悠悠送我行……”,当大幕拉开,女主角骑着骆驼前行在去敦煌文物研究所报到的路上,西北大漠的气息顿时扑面而来。观众们看到,一位生长于上海、学成于北大的年轻姑娘,是如何满怀着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诚来到这里,又是如何克服了种种艰难困苦扎根在这里,最终与敦煌“不离不弃永相依”。悉达多王子和舞伎程佛儿那两段,成功地在舞台上复活了沉淀千年的鲜活生命,又给女主角以苦为乐的行为注入了合理的诠释,舞美、表演也极美。曲终人散,“我生于百年繁华上海城……”这一段曲调优美、朗朗上口的唱腔,几年以来一直被广为流传。
    尽管主创团队强大、又经多次修改,但是今天回头再看,此剧应该说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的。主要表现在:
    1、编导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导致情节过多(有些篇幅应该改写那些更能体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情节),出场人物过多,戏剧节奏不够紧凑。对于“十年浩劫”和“捆绑上市”这两个与敦煌命运攸关的事件,写一件就可以了,关键是要写出敦煌人所具备的民族的、历史的责任感。同样要写“文革”,写敦煌极其丰富、又极易被“砸烂”的文物罕见地幸免于难,比写常所长被迫离开敦煌更有必要。
    2、戏剧矛盾尚显平缓和不足。网友黄英绮说得对:“限于时间关系,戏剧冲突还未进一步展开,总的印象是上半场还可以再深入挖掘,尤其在爱情、亲情与工作的冲突方面似乎还有戏可演……”。女主角初到敦煌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矛盾冲突写得很好,但夫妻长期分居期间的矛盾冲突未能展开。
    3、“敦煌守护神”常书鸿的形象过于单薄,上半场未露面,露面时又仅止于一位身受迫害的知识分子形象。
    4、剧名内涵尚欠完整,留住敦煌(即常书鸿遗嘱中的“继续敦煌”)没有写。
    总之,沪剧院创作此戏可以说勇气可嘉。因为,要把大漠洞窟、壁画塑像搬上舞台已属不易,敦煌人的工作常态又看似平淡,缺少激烈的戏剧矛盾冲突。但主创团队殚精竭虑,把戏呈现得恢弘大气、生动感人。戏的不足,说到底还是一个素材取舍问题。就女主角的形象塑造而言,前半部分显然要比后半部分要好得多。
    艺无止境。经过几年的酝酿和准备,沪剧院再次汇集强大的主创团队,重新演绎“敦煌女儿”,力图锤炼出精品,打造沪剧新高地。新版的创作理念,据说是相当前卫的。

    幕启,一束追光,照亮了樊锦诗的身影。她,满头花发,起身走到台前。接着追光后移,追光里走来了已故的老所长(老院长)常书鸿。两个同受敦煌召唤而来、又同为敦煌守望一生的人,在一个交错的时空里,追忆他们的初次相遇。
    女主角风华正茂,手执介绍信,嘴里念叨着早已捻熟的洞窟编号,浑身洋溢着青春气息。她把行李和介绍信交出以后,一转身就进洞窟去看佛陀和飞天去了。常书鸿和众人寻到洞窟,她为见到自己仰慕已久的前辈而兴奋不已。常书鸿则冷静地将她上下打量,目光审慎。他郑重其事地告诉她:“这里的艰辛难想象,是黑是白是去是留等到明朝天亮再讲!”
    可是年轻人现在就想与老所长击掌为誓。不,确切地说,她是想下一个赌。于是乎,俩人三击掌!
    剧本多次给予此举以高度评价:(击掌前)“三击掌赌一个胜利开颜”;(击掌后)“常所长你我的三击掌,樊锦诗我必定胜无疑”;(回眸望)“三击掌,那决定命运的三击掌,掀开了……”;(总结)“一击掌青春留在荒凉大漠,二击掌赢回了学术敦煌,……”。
    当夜,众人为了看看上海小姑娘到底过得咋样,来到她的小石屋(石洞里用黄土垒成的土坯房)外“听壁脚”,常书鸿和段文杰还摆开了棋盘。女主角独坐在油灯下,兴奋地憧憬未来;恍惚间,似见金章来到了身边,鼓励她一定要赢得这场“赌局”。推门远望,却发现黑暗中有一对发绿的眼睛。有狼!吓得她赶快回屋,紧闭房门。(唱)“飞沙走石还有狼,这是什么鬼地方?恨不得马上逃离这地方……”但没过多久,她就进入了梦乡。天亮后众人再来,发现她居然睡得很香甜。她也发现昨夜的“狼”其实是一头驴,窘迫不已。“错把驴眼当狼眼”,从此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一则笑料。
    常书鸿走到她的身边,对她说:“祝贺你,胜利者!”
    胜利者?我心中不由得冒出了一连串的问号和感叹号!
    但我还是想看看,天亮以后究竟会发生什么?然而……什么也没有发生。事实上,也来不及发生什么了——因为一晃三年过去,樊锦诗就要回上海去结婚了。也就是说,“初到敦煌”的戏份,到此就结束了。
    反观旧版,吃喝拉撒睡,细致展开长达半个小时(包括大段唱腔),单是沙尘暴就出现过几次。但是仍不及当时实际情况之万一!彼时敦煌,大漠荒凉,杳无人烟,漫天风沙。住土坯房,门窗是透风的,睡土炕,脚下是泥地,没有卫生设备。大风一刮,满床满地沙粒。入夜,旷野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没有自来水,喝的是又苦又涩、易拉肚子的咸水,有时还要到河里敲冰去取。气候一日多变,太阳能把沙丘晒到近七十度,冷起来又冷到零下二十多度。虽然气候异常干燥,她早上却不敢喝稀饭和多喝水,揣点干粮就进洞,就怕上下攀爬那颤颤巍巍的“蜈蚣梯”,要“方便”还得走一段路呢。全所只有一部手摇电话,上一次县城要走大半天的路,看到的报纸都是十天以前的。要是生起啥病来,还得劳师动众地往县里送治。没有电(1981年才正式通电),宿舍照明靠蜡烛或油灯,进洞工作靠手电或油灯,画家们靠洞外放置的镜子反射阳光来临摹壁画。每天吃的就是土豆片、白菜片和萝卜片这“老三片”和杂粮。她曾经因为营养不良加上过度劳累而出现全身浮肿,晕倒在洞窟里……。可见,虽然当时的生活、工作条件已经比常书鸿创业初期有了不少改善,但仍然非常艰苦。更令人难以排遣的,是那种“仿佛置身在洪荒”(旧版唱词)的无尽寂寞和孤独,每晚独对孤灯,想恋人、想家人,有时止不住泪水涟涟。难道说,新版打算把这些都“按下不表”吗?
    心存疑问看下去。其实樊锦诗与彭金章当初订过“三年之约”,相约在她看够了敦煌美丽的壁画、塑像以后,就申请调离敦煌、回去结婚,从此团聚在一起。所以当彭金章写好请调报告以后,樊锦诗虽有犹豫、但没过多久就签了字。但新婚之夜她并没有点亮从城隍庙买来的红烛,却下意识地点亮了常所长寄来的佛灯。彭金章明白她内心其实不想离开敦煌,随即撕毁了那片纸,为了成全她的理想而选择了分居两地、各自继续自己钟爱的考古课题。在这里,编剧把结婚地点从武汉大学宿舍改到了上海,还虚构了细节,但总的来说,是有内在依据的。
    戏的后半部分,针对旧版的不足之处作了改进,不少地方还是值得肯定的。例如:
    第四场中,樊锦诗工作育儿无法兼顾,“绑儿于床”,这个素材选得不错。它凸现出几代人为了开拓敦煌、守护敦煌和留住敦煌,付出太多,不仅是个人的名利地位、身体健康,就连情感生活、家庭孩子等等也都深受影响,真是世事难以两全!另一方面,它把樊、彭的关系从单纯的绵绵相思、相互鼓励,上升到性格互补、“你懂我”的更高层面。
    第五场唱词中的“735个洞窟、2415尊彩塑、45000平方米精美壁画”,既体现出敦煌这个世界艺术宝库的宏大规模,又让观众看到要弘扬它、守护它是多么地艰难。
    尾声中,几代敦煌人一个个“自报家门”、“身后魂守莫高窟”,也使主题得到了升华。
    ……
    看完全剧,有一些感想,请容我在这里实话实说。
    观后感之一:一个人的胜利可以来得很容易。你看,女主角只不过在小石屋里熬了一夜,一天班还没上过、一点苦还没吃过,就已经赢得了“命运”之赌,而“胜利开颜”了。(这些“大词”,我想还是少用、慎用为好吧。)
    观后感之二:女主角既很单纯,又很像“女汉子”。你看,她一路唱着“离学堂好比雏鹰展翅膀,好风送我进敦煌”而来,却对这个自己将要长期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一无所知(常所长的故事和洞窟的编号除外)。一旦碰到点情况,马上惊慌失措:“这是什么鬼地方?恨不得马上逃离……”。然而自从那一夜有惊无险以后,她就牢记“三击掌”的誓言,持之以恒地践行了五十余年——当然,签请调报告前那片刻的犹豫除外。
    也许编剧认为,一上来已经向观众亮明了她扎根敦煌的坚定决心,“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所以过程描写并不重要,也不符合“淡化情节”和“诗化的表现手段”。
    樊锦诗无疑是一位生活的强者。但她也食人间烟火,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着作为一个普通女儿、妻子和母亲的喜怒哀乐。毕业前一年她曾到敦煌实习,因严重水土不服而抱病回家,心想“但愿不要去了”。但毕业分配时,常书鸿点名要她去。当时的主流价值观是“哪里艰苦到哪里去”,她想起了学雷锋时自己立过的誓言,想到敦煌有“怎么也看不够”的洞窟,加上性格要强、恋人也鼓励她,最后还是压下了父亲给学校的求情信,服从分配只身来到敦煌。但别忘了,她只是一个25岁、生长于上海(家境“算是小康家庭”)、学成于风景旖旎的未名湖畔的普通女孩子而已。
    当半夜里天花板糊纸破处掉下来活老鼠、在床上吱吱乱窜的时候,她哭过!当她在农村见到黑不溜秋的5岁大儿子、儿子却不敢认她的时候,她又哭过!当长期与丈夫分居两地、各种生活难题接踵而来的时候,她动摇过,多次与丈夫讨论过走还是留的问题!特别是“文革”中学术研究被“运动”“批斗”所替代、身为工程师的父亲又被迫害致死时,她恨不得马上离开敦煌!樊老曾经坦承:“开始我也没想在敦煌呆一辈子,可能是命中注定吧,就得呆着。呆得越久,越觉得莫高窟了不起,是非凡的宝藏。”“说没有犹豫动摇,那是假话。和北京相比,那里简直就不是同一个世界,到处是苍凉的黄沙。”“犹豫矛盾好多年,大概犹豫了十几年。但是越犹豫,这个重心往敦煌越来越偏。”
    新版以小石屋之夜“门外遇狼”来表现敦煌生活的艰辛。樊锦诗的确有过这样的经历,而且是憋着尿、睁着眼睛熬到天亮的。但最后不是被证明是虚惊一场了吗?一个小插曲,也算是“艰辛”??旧版仅几句台词,新版大做文章。除去了虚惊一场,全剧仅有“这里的艰辛难想象”、“飞沙走石还有狼”和常书鸿前妻的唱词提到过敦煌的艰辛(且句句惜墨如金),但实质性内容在哪里?你哪怕写一只掉落到床上的老鼠,或者写一场遮云蔽日的沙尘暴,也能让观众感同身受啊!可惜没有,女主角的敦煌人生出现了“断片”,人物形象显得苍白,比后半部分差多了。反观旧版中这一段,则可谓血肉丰满,真实可信。
    樊锦诗自己也说了:“谁都可以坚守,可我们是在茫茫大漠中,那种艰苦条件是你不能想象的……”。那么,单凭几句唱词,我们观众自己“脑补”就更不可能了。
    诚然,新版的表现手段与旧版迥异,不再拘泥于情节的写实。但是,内容必须大于形式,有些情节是绝对不应该被“淡化”的。小石屋一场,弄那么多人围着一间小屋子,还要撞门而入,在看似热闹的表象之下其实掩藏着内容的空泛。“敦煌女儿”题目大,素材多,理当再三取舍,谋定而后动。在“初到敦煌”这个重要节点上,新版的素材取舍和情节设计均有欠推敲,使得剧本产生了难以消除的“硬伤”。哪怕团队再努力、理念再前卫、“三击掌”评价再高都于事无补。
    所以,我的观后感之三就是: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新版意欲创新,却有上述弊病,症结何在?今年4月10日《人民日报》上有一篇题为《深入体悟生活 才能引领时代》的文艺评论(作者王清宪),可谓一语中的:
    “书写时代典型人物,关键是如何去揭示他,如何用艺术的笔触表现他。往往不是人物本身简单,而是我们写简单了。我们要分析他们的心理过程,分析他们的内心冲突,不浅表化、不概念化,让他们有血有肉、有感染力、可学可信。”
    普通观众,一家之言,权当抛砖之作。网友中有看过新版的,愿闻你们的高见!

附:网络图片(第一张是1965年彭金章到敦煌探望樊锦诗时俩人的合影)
   

   
   

   

01 樊锦诗和彭金章.jpg
02 樊锦诗.jpg
参与人数 11 威望 +55 收起 理由
zxhanmimi + 5
frankwyj + 5 赞!
admin + 5 分析独到,深刻!
阿蔡 + 5 好!赞!
黄英绮 + 5 精辟、精准、精彩、赞!
芸倩 + 5 赞!
hjdxm + 5 精彩!
叮铛铃 + 5 赞!
王乐乐 + 5 谢谢上传!
hj02502 + 5 赞!
沪梦缘 + 5 谢谢上传!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55

大神点评20

huangjianhua 2018-12-15 13:20:43 显示全部楼层
YAO8890 发表于 2018-12-14 13:41
感谢楼主对敦煌的详细描述。反观现代社会还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搞研究

老师说得很好!其中包括新版《敦煌女儿》的编剧,去敦煌那么多次了,但对剧名中“敦煌”这两个字、对“敦煌”这个地方的女儿与其他什么地方的女儿有什么不一样,也没有静下心来研究过。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岛夫 2020-1-22 21:29:24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不是题外话吧 ——
      戏曲不断打磨提高是应该的,但不必在一只戏上花费过多的银子,据说沪剧院为这出戏支出的人民币巨大,当然这不需要沪剧院坏分,更不会是院领导掏的腰包。尤其十几年来花天价打造这出戏(不能讳言多次为了夺这奖那奖)还不如多创作几出大戏小戏丰富上海戏曲舞台,也不要总为女院长量身定做(有《董梅卿》、《雷雨》、《露香女》、、、等许多出女角戏,甚至花费不菲将《家》硬是改为《瑞珏》,而展现情节还是原来这些。)其实院长几十年来获奖够多了,连国家最高奖梅花都摘过了,估计她不会再看重更多奖项和荣誉的,会得考虑让台与年轻一代,使之多有舞台演出机会,像越剧一样盛开朵朵沪剧小百花。
      回到正题——希望别再为一出戏而源源不息花费银子填补“无底洞”了。
参与人数 1 威望 +5 收起 理由
滩簧西乡调 + 5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5

广泛结交 http://www.chinahuju.com/static/image/smiley/comcom/4.gif 戏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贝贝 2019-3-8 12:37:26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huangjianhua老师“也谈两个版本《敦煌女儿》中女主角的形象塑造”。 论述很感动,关于老师讲到,“沪剧网帖子至今还是寥寥无几。我觉得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作为中国最大的沪剧观众“朋友圈”(注册人数超过19.35万),怎么可能如此平静地面对一部新的精品呢?”。我也有同感。过去几年曾有好几位发评论文章,现己消失,看不到如huangjianhua老师评论。我认为这是创建网站宗旨有关,主要是吸引广大沪剧爱好者参与,很少有专业人员和文艺评论参加沪剧网。更少对沪剧文化和剧目的点评和评论。沪剧网已创建十年,希再创辉煌必须提高网站挡次提高沪剧文化的进一步认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huangjianhua 2018-12-13 15:47:2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浦东大哥 于 2018-12-16 17:25 编辑

    利用这次发帖机会,向朋友们推荐一些有关敦煌和敦煌人的资料:
    一、上海沪剧院微信公众号“沪剧之家”。里面有“敦煌女儿”专门板块。
    二、图书《敦煌,众人受到召唤》。这是《生活》杂志对几代敦煌人以及外籍学者的采访记录,还有大量图片,由樊锦诗作序。它首次在媒体界对敦煌人作了近乎全景式的呈现,包括新版尾声里各位“自报家门”者。
    三、央视纪录片《敦煌》的第9集《敦煌的召唤》和第10集《守望敦煌》。
    四、湖北卫视《大揭秘•“敦煌”女儿 樊锦诗》(上、下集)。上集具体介绍了樊锦诗当年在“走”与“留”之间的“犹豫矛盾”过程。
    五、腾讯视频《一席:樊锦诗 敦煌》。它是樊老在一席网所作报告的录像。
    六、诗人、散文家、评论家徐迟(1914—1996)的报告文学《祁连山下》。作品以充满诗意的语言,讴歌了画家“尚达”(即常书鸿)和地质学家“沈健南”这两位大漠拓荒人,对那个时期的樊锦诗产生过很大影响:“当时《人民文学》有一篇作品,叫《祁连山下》,写的就是常书鸿。我觉得这个人太了不起了,他留学法国,喝的洋墨水,居然把教授放弃了,大城市生活放弃了,去保护这么一份遗产。”文档可见云南纪实文学网(以“云南纪实文学网祁连山下”为关键词,百度一下)、豆丁网等。但需要说明的是,作品中不但主角用了虚名,情节也有很多虚构(例如最后一节中,六十年代的莫高窟已是树繁果香,宾客盈门,洞窟铺红毯等),故更像一篇小说。
    七、数字敦煌网站(https://www.e-dunhuang.com)。可看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影像(4430平米壁画)和介绍,视角可跟随鼠标移动而变,美不胜收。最让人惊叹的是,它的图像扫描精度竟然高达每英寸300像素,轻拨鼠标滚轮,壁画中的人物可以放大到纤毫毕现。这意味着,十几平米的壁画,必须在同等照度下拍摄上千张照片,而后用电脑繁复拼接,才能得到与原尺寸一样大的高清图像。偌大一个艺术宝库,要为那么多洞窟的壁画、塑像建立数字档案,工程量何其浩瀚!难怪樊锦诗提出“敦煌艺术数字化”设想之初,受到过很多人质疑,在技术和资金方面也遇到过极大困难。但就是这么一位不熟悉电脑而又极其执着的老太太,领导大家一步步地把理想变成了现实。
    八、上海中心展览馆正在举办的展览《丝路敦煌,幸福生存》。看点1.一部由樊锦诗任总导演的敦煌纪录片《千年莫高》,内容翔实,场面宏大,史诗片式的拍摄手法让人仿佛身临其境。2.三座用数码技术原比例完美复制的洞窟,包括莫高窟第285窟、第220窟和榆林第29窟,有现场讲解。3.莫高窟第158窟释迦摩尼佛涅槃像(数字投影)。4.莫高窟第003窟千手千眼观音像(以裸眼3D技术呈现)。5.一批珍贵文物,含藏经洞经卷原件等。票价180元,60岁以上老人票、指定日期票、指定时段票等优惠信息可上各票务网查。展馆就在陆家嘴上海中心旁边,展期至明年2月28日结束。
    九、一些图片资料(均取自网络):
图:常书鸿、前妻陈芝秀和女儿常沙娜。

01 常书鸿、前妻陈秀芝和女儿常沙娜的合影.jpg

图:常书鸿在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旧书摊上无意间发现的这一套六册《敦煌石窟图录》,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02 敦煌石窟图录.jpg

图:常书鸿在敦煌的故居。
03 常书鸿在敦煌的旧居.jpg

图:常沙娜16岁时的临摹作品《燃灯菩萨》。
04 常沙娜临摹燃灯菩萨.jpg

图:1991年,常书鸿再画敦煌飞天图。
05 常书鸿再画飞天.jpg

图:敦煌研究院第二任院长段文杰。
06 敦煌研究院第二任院长段文杰.jpg

图:段文杰临摹的莫高窟第130窟《都督夫人礼佛图》,作品宽高均超过3米,已成经典之作(此壁画大部分现已泯灭难辨)。
07 段文杰临摹的都督夫人礼佛图.jpg

图:永远的“敦煌守护神”。
08 永远的“敦煌守护神”.jpg
lee1126 2018-12-13 16:23:17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chinahuju.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U4ODk3fDhjNTgyZWE1OGVkZDAxMDAwOTcxMTRlYTE0YzlkMWExfDE3MTE2NDA3NjI%3D&request=yes&_f=.gif
1504a8a6eb13fb2b591127bbbd6ca715_225543cb4ok4kyybw4bb7m.gif
沪梦缘 2018-12-13 20:03:06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对敦煌的详细描述!
今天是父亲节愿天下的父亲永远健康幸福、吉祥快乐!
hj02502 2018-12-14 09:13:41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对敦煌的详细描述!
YAO8890 2018-12-14 13:41:16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对敦煌的详细描述。反观现代社会还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搞研究
王乐乐 2018-12-14 17:02:48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对敦煌的详细描述!
王乐乐
叮铛铃 2018-12-15 10:05:41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精彩上传!
芸倩 2018-12-16 09:32:06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精彩上传!
huangjianhua 2018-12-16 15:18:28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旧版《敦煌女儿》上演之后,网友们曾经众说纷纭;但是新版演了七个月、二十多场,沪剧网帖子至今还是寥寥无几。我觉得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作为中国最大的沪剧观众“朋友圈”(注册人数超过19.35万),怎么可能如此平静地面对一部新的精品呢?习总书记说:“文艺批评就要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批评家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大家来做这件事,才是对沪剧院最大的爱护。
       现阶段,我觉得沪剧院还是不要过多地陶醉在鲜花与掌声之中,而要多研究怎样才能使人物在舞台上真正“立得牢”。对于专家的好评如潮,也要具体分析。比如有位专家评论说:“该剧用戏曲创作中最常见的情节‘三击掌’,描摹兴致勃勃的樊锦诗在开始职业生涯时,基于学者同行的质疑、工作环境的恶劣、领导的考验而具有的憧憬、徘徊、畏惧、坚定等情感体验。”殊不知樊锦诗毕业那年,敦煌研究院里多半是画家,没有考古人员。常书鸿向北大要四人,学校只给两人(我不知道最后有谁与樊锦诗同去),要说有“学者同行”的话,只有她的同学。专家又说,“小石屋”一场,常书鸿等众人因打赌而守在屋外喝酒下棋,是“以此考察樊锦诗的职业定力”。那我要问了,对于一个连一天班还没上过的人,熬过一夜就算有“职业定力”?不妨以常书鸿的前妻、雕塑家陈芝秀为例,虽然来敦煌时很不情愿,但来了之后,看到那么多精美绝伦的塑像,她也忘却了生活环境的艰苦,重拾起了刻刀。据女儿常沙娜回忆,她把小小的家收拾得井井有条,每天冒着寒风、沙尘,痴迷于在洞窟里塑像。你能以此判断她有“职业定力”?没到两年,她还不是放下刻刀、跟人跑了。有道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常书鸿、樊锦诗之所以为人们所敬佩,就是因为他们明知“敦煌苦,孤灯草菇伴长夜”、“到处是苍凉的黄沙”,还是咬着牙坚守了半个多世纪,而不是一天两天、一月两月!坦白地说,专家的好评倘若有失偏颇,也有可能会“捧杀”一部戏。
       关于形式和内容问题,习总书记告诫我们:“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最终都是为内容服务的,都是为了更鲜明、更独特、更透彻地说人说事说理。背离了这个原则,技巧和手段就毫无价值了,甚至还会产生负面效应。”新版用在表现手段上的工夫,明显大于用在钻研剧本上的工夫。例如“三击掌”的设计,你不可能要求观众进剧场前都先做点“功课”,所以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心生疑窦:不是“三击掌”了吗?樊锦诗怎么又签请调报告了呢?既然当初有“三年之约”,为什么要毫不犹豫地“三击掌”呢?如果“三击掌”只表示她留下三年的决心,为什么说是“决定命运的三击掌”呢?在此请恕我揣测一下编导的意图,大概是觉得旧版那样的写实太费篇幅,也不符合诗化的表现风格,绕又绕不过去,干脆就用三击掌、小石屋来个总体交代。让暗夜里“一双绿眼睛”引发的恐惧与九层楼上的“风铃召唤”作强烈对比,形成戏剧效果;以后又让风铃声一再响起,预示着樊锦诗“一生大事在敦煌”。编导换一种表现风格无可非议,但让驴眼睛引发的“恐惧”与风铃声召唤来作对比,太过牵强吧!
       “艰辛”二字,在戏里始终没有具体场景加以表现。不了解情况的观众,也许以为尽管外面“飞沙走石”,樊锦诗每天大概能够在有亮光的洞窟里作学术研究,下了班还能洗一把热水澡呢。
朱妙其 2018-12-16 19:08:25 显示全部楼层
读到帖主老师的文章,感觉到了一个热爰沪剧人血管里流动的沪剧情结,深为感动。
帖主的评论平易近人,有的放矢,有理有据,说感想,说优点,说缺憾,不媚不藏,实事求是,点赞。
一部好戏,离不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表现出深刻的历史感和新鲜的现实感;
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作者驾驭文本的笔力;
有精湛的表演。
深以为以上为浑然整体,缺一不可。
评论,是一部作品,一部戏剧不可或缺的一翼。
期待沪剧网上有更多这样的精辟剧评出现。
期待沪剧力作出现!
huangjianhua 2018-12-17 11:56:04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朱老师的这篇文字,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只有真正看“门道”、有见地的内行,才能写出这些句子来。话虽不多,含义深刻。其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中央引领当前文艺创作的总纲领。要说“专家”,习总书记就是一位大专家,他在2014年10月份《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就是一篇振聋发聩的“专家论著”。值得沪剧院和所有文艺工作者逐字逐句地仔细研读!先静下心来好好研读,然后再去想想怎么修改提高!
黄英绮 2018-12-17 14:55:16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上传的精心力作。您以真实的敦煌故事、感人的群体原型、剧目的新旧对比,评论了《敦煌女儿》在人物塑造中的得与失。分析精辟、论点精准、文笔精彩,实为《沪剧网》多年来为数不多的好剧评!我要为您“三击掌”!
阿蔡 2018-12-20 15:00:58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对敦煌及《敦煌女儿》的详细介绍与评说。正是冲着这一点,驱使我昨晚踏入上海大剧院去一探究竟。纵观全剧演出,演员们中规中矩,非常卖力,除了茅院长在自我介绍时将樊锦诗的出生年月说成1935年(实际为1938年)外,表演没有大的失误,现场效果也很不错,演员多次谢幕也难掩观众的掌声。当然,鲜花和掌声反映了观众的认可,但不能反映出一部精品在打造过程中的瑕疵与缺陷。我以为,新版《敦煌女儿》在下一步献演中还需解决以下一些问题:其一:新版脱胎换骨于老版,以樊锦诗为主线,反映了一大批守望敦煌的群体形象,与其说是敦煌女儿,倒不如说是敦煌儿女,这反映了编导在塑造人物方面拓宽了视野。但在《敦煌女儿》樊锦诗的人物塑造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尤其是前两天,樊锦诗刚刚获得国家“改革先锋”的荣誉称号,《敦煌女儿》更应该腾出一定的篇幅来讴歌樊锦诗为守护敦煌、实施改革的动人事迹,恰巧这一点,是新版所缺乏的,仅仅将“数字敦煌”的功绩一笔带过。希望编导演要努力发掘人物的改革素材,让“改革先锋”的形象艺术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使“敦煌女儿”更具时代的感召力;其二、作为戏剧的重要表现手段,沪剧的唱腔不容小觑。全剧在樊锦诗的唱腔设计上做的比较成功,量身定制了一系列唱段。但全剧看下来,似乎缺少了点什么。俗话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其他人物的唱腔设计就不敢恭维了。如钱思剑的“袁牌”唱腔在剧中荡然无存,王丽君这位杨飞飞老师的关门弟子的“杨派”唱腔也变了味了(虽然她的戏份不多),另外象李建华、凌月刚的唱腔设计也毫无个性特色。我以为:应该尽可能地发挥演员的擅长,以沪剧流派来设计人物的唱腔,这样能使舞台上的艺术形象个性分明,流派纷呈,我们既要打造沪剧的精品之作,更要打造沪剧流派的传承之作;其三:聊聊新版的舞美设计。上海大剧院偌大的舞台,布景却极其简单,有时舞台上只有一个人在说唱。据说是“驭繁于简”,是最新的潮流。不明就里还当是沪剧院的经费不足呢。我以为,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形式,以沙尘暴的画面来渲染敦煌环境的艰辛(我2013年去敦煌,回来的路上遭遇沙尘暴,真的是遮天蔽日,只能看清道路两旁的彩色小旗,回到市区,雪白的反弹琵琶雕像已经变成了灰褐色),这比唱词中反映敦煌的艰辛要直观的多,又比如在樊锦诗报到进洞窟、保卫莫高窟、讲故事等场景中,可以配上飞天、反弹琵琶、佛陀、九层楼等实景图像,既能丰富观众的现场直感,又能普及敦煌的知识,还能唤起人们对毕生守望敦煌的老知识分子、老艺术家的敬佩之情,有百利而无一害。
以上是我观剧后的感想,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总之,要把《敦煌女儿》打造成精品之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套用一句名人名言:精品尚未铸成,同志还需努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huangjianhua

50
粉丝数
22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