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旧时记忆

来源: blogfeiyunpu 2009-5-21 23:08:09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小孩子不懂事,记得最牢的吃和玩。



这里集中把我跟在好婆屁股后面走家串门的记忆抖露一下。呵呵,小时候就是一个跟屁虫啊。不过,因为我乖巧外加只是闷皮所以到东到西都是讨人喜欢的哦。



海防路达德里是汪秀英阿姨的家。乘二十四路无轨电车就到海防路下车。后来我去上海第一印染厂实习出差到宜昌路笃底经常在电车上经过时张望那个地方。



据我好婆说,两家走动很热络就是起因于汪家一场经济危机。好多人上门向秀英姆妈逼债——秀英姆妈是我好婆对汪秀英母亲的称呼,但是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她算辈分也应该叫婆婆。只有我好婆一个债主是例外——这是她一贯的性格所致。我大概继承了这一条,喜欢见义勇为喜欢拔刀相助不喜欢随大流。因此,在当时特定环境下,秀英姆妈很是感动。于是两家就成为信得过的好朋友。



秀英阿姨人很好很爽直,就是我喜欢的那种性格。从来不摆架子,平时在家里给我的印象是谈笑风生嘻嘻哈哈的里弄大妈似的人。当然,印象最最深的是去吃西瓜。那西瓜又大又甜,记忆中比其他地方吃到过的都来得好吃。



好好婆起先住在天潼路我公公开的当铺楼上。那时还没有搬到汾阳坊通厢房后来是亭子间——至今那间亭子间还在,我的表妹夫有时候加班太迟会去住住。好好婆自己家里也是住在恒茂里,和我们家隔一个弄堂——恒茂里一共有三条弄堂。



吃的东西自然很多,但是记忆中最深刻的是门口的小书摊。拿上一毛钱可以在那儿坐上老半天。摆书摊的是老山东。至今我和我娘娘一谈起那个当铺,马上想到的就是老山东小人书摊。



由于顾月珍和我好婆的特殊渊源,我早就知道解波儿这个名字。还知道这个名字的来源是秀兰邓波儿。那时候她红得发紫,上海滩电影院常演常满。解波儿一个女孩子聪明伶俐,家长希望她讨人喜欢像秀兰邓波儿。所以,起了这么一个不寻常的名字。就好比章子怡出了名,不少女婴就取名带一个怡字。我收的一个小女孩子做学生,名字叫心怡。我的侄孙女则发挥出去——名字里有一个贻,算是既相同又不相同。



我已经不记得我小时候是不是看到过小时候的她。因为记忆中好婆就去过一次长宁努力团长家——那是为了好好婆而去登门造访。后来就再也没有去过。



我和解波儿有一点共同点,就是对父亲的不满。当然原因各异——她是因为解洪元移情别恋,我是因为父亲只知道个人往上爬结果失足成为常熟第一号大右派——也是最后一个纠正。



师太公王筱新家我没有去过,只是他到我家来过一次。尽管那时候我家很困难,但是我好婆仍然给了她师父十块钱——那时候十块钱够过一个月开销。



施春轩家因为施文韵的关系,是不会去的。我好婆和施春轩谈过,结果谈不拢。后来施春轩就娶了施文韵。不过,我想其实施家是不错的人家。因为施春轩的妹妹施春娥到我家来过,和我好婆两人相谈甚欢——弄的我猜想当初是施春娥在牵线。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我宋公公。我和宋掌轻没有血缘关系,应该和他有血缘关系的我一个舅舅幼年夭折。据说是在梳妆台上有一天看到一群好几只白老鼠,结果小小年纪就此病故。作为外甥,对舅舅总有一种依恋。我一个遗憾是从小没有亲舅舅带着我玩。



公公家住在南阳桥。坐十七路无轨电车很好记,一过西藏路杀牛公司转弯第一站就是南阳桥。再过去一站是太平桥我小舅公家。虽然年龄小,不会搞错下站的地方不会坐过站头。



南阳桥下车前面是一条小马路,很奇怪那是一条尽头路走不通的。所以也很清静,或许适合写作吧。公公家有一个舅舅,人很英俊挺拔,小名就是阿狗,我就叫他阿狗娘舅。阿狗娘舅很喜欢我,可惜记得很快他就到郑州工作——那时候分配去外地内迁到外地很多,反而是外地人分配到上海来。婆婆记得姓谈,为人很慈祥,还记得她是解放脚。据说她很喜欢我妈,婆婆也很喜欢我,去了总有点心吃。



记忆深刻的倒不是婆婆给我吃和舅舅带我玩,而是公公家住在前楼的房间靠墙有一个大书架,上面满满的都是书。自然主要是线装书,看上去灰黄灰黄的。那就是我的最爱。比小人书随便翻翻要来劲。我还可以借回去看。好多书名都已经忘记,但是华丽缘倒是记得很清楚的。那也就是王雅琴请公公出山编写剧本上下集孟丽君的参考基础。



公公早就很有名气。从文明戏到申曲沪剧,可是到我知道他的时候他却是一个闲散人员。大概是阿狗娘舅供养他吧,不过好像日子过得还不错。尤其是孟丽君连演连满,听说是讲分成的——因为公公他并没有编剧职务,用现在的话说不是编外就是特邀。我除了拿到零花钱外,借光的是拿到上下集两场戏票,位置都相当好。——这跟后来我跟着小舅公去看彩排是不同的性质。



我妈妈在我爸爸纠正右派重新出山后一次来上海,还提起过想去南阳桥看看公公。可是,从文革一开始就再也没有联系。早已不在或许早已过世或许被阿狗娘舅接到郑州也未可知。楼下面的红木家具店也早就毫无踪影——那个老板娘还是我三舅公结婚的女方介绍人。



南阳桥过去一站太平桥。也是一个亭子间,住着小舅公一家好几口。据说前后两个小舅婆也都是唱沪剧的,但是就是那种跑码头天桥一类的把式。所以,当我听到小舅婆她讲她也演过小青青时强抑制着没有笑出来。



小舅公他进入沪剧界就是我好婆领的路。我有一个娘娘,她从小也要跟着学唱戏,结果二舅公家里不允许只得作罢。——后来我看过她作为票友演的盘夫索夫,严兰贞相当出色。也是和我好婆一样的戏路子。



比我妈妈大不多的小舅公还和我妈妈生旦合作唱过庵堂相会,搀桥盘夫是必修课。后来,她不想唱戏就如愿以偿做了少奶奶后来做到资方店主任。小舅公也不想唱戏,结果就学出来拉胡琴成为艺华沪剧团的主胡。我对艺华沪剧团的了解就从好婆公公那儿转移到来自小舅公的最新信息。



那就是观看彩排不断的由来。上一次回家听我娘娘讲起小舅公和小筱月珍黄昏恋——第二个小舅婆也早就去世,不知确否,未敢猜测。
博客飞云浦

大神点评9

雁声 2009-5-22 12:27:35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雁声 于 2009-5-22 12:29 编辑

请教赵先生:您的好好婆是戴雪琴吧?那您的好婆是哪位?
另外,您说与小筱月珍黄昏恋的琴师是不是指周根生? 那么叶志诚是大概什么时候去世的? 谢谢
雁过留声
frankwyj 2009-5-22 16:57:03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了你的文章,真是沪剧的亲属,太多沪剧的故事了,能再说一些吗?我很爱看.
blogfeiyunpu 2009-5-24 03:09:0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logfeiyunpu 于 2009-5-24 03:11 编辑

我好婆是赵月珍,我小舅公室赵鸿声——一般而言在其他网站我是不披露的,这里沪剧网就例外了,呵呵。

在菜场上在马路上倘有沪剧戏迷来相问,我好婆一贯是否认的,——捺认错人了。老艺人演出的那次也被她谢绝参加。好好婆她是出演陆雅臣娘子A角,施文韵为B角,汪秀英出演丈母娘。

我猜想我好婆一个原因是不想和施春轩施文韵碰头。

以后等我安排出时间要动手写一本《上海女性》,分知青篇母亲篇海外篇名伶篇四大块,每篇写三个人。其中名伶篇按年龄依次为筱爱琴顾月珍戴雪琴。

关于黄昏恋一段纯属耳闻,好在并无诽谤之词。不算宣扬绯闻。现在老人黄昏恋很正常,不像过去。
博客飞云浦
雁声 2009-5-24 20:29:58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赵先生的回复。期待您《上海女性》,目前关于戴雪琴的介绍很少。
雁过留声
滩簧 2009-5-25 21:00:07 显示全部楼层
姚素珍、赵月珍都是王筱新的学生,赵鸿声是沪剧界的老琴师,2002年去世了,他的学生有一个叫马皮毛毛
blogfeiyunpu 2009-5-26 21:43:58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告知我小舅公信息,我上两次回上海时间匆忙,没有去向我成都路表弟打听。

至此,我的舅公公都已全部不在人世。
博客飞云浦
blogfeiyunpu 2009-5-26 21:46:30 显示全部楼层
5# 雁声

关于我好好婆,我好婆叫她阿雪,两人不是亲姐妹赛过亲姐妹。

我将从好好婆的爸爸说起直到她本人在青浦病故。
博客飞云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logfeiyunpu

12
粉丝数
188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