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谁来拯救沪剧票价?

来源: 叶子 2010-6-13 23:28:3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读了沈伟的“失眠”,我也少了困意。
    振兴沪剧,已是共识,巩固和培养沪剧观众是其中重要的一项,而如何把观众吸引到剧场来,这又引申出两条:一是演出质量,二是票价定位。
    这两条相附依存,选题准、剧本好、演员演技精湛,且不论是老一辈还是新生代,只要配观众胃口,观众自然会买你的帐,掏钱不喊冤枉,相反,滥竽充数、粗制滥造、虚头十足,老实讲请我看我也不要看,这种话不止我一个人在讲。
    关于票价,我倒认为不能笼统的只看表象、一味埋怨,这几年物价涨了多少?上海最低工资标准已经到多少了?各位老戏迷的退休工资不也年年在同步上调吗?关键是票价占工资的百分之几才是合理、自己能否承受?价、质有否背离?
    在“沈伟失眠”的跟贴里,我注意到有位“宝哥哥”的网友对演员的“扒分”作了辩解,我很理解,演员也要提高生活品质,扒点分算什么?这与“求生”是统一的,“求生”从广义上来说,同时涵盖了沪剧的前途、剧团的生存,也包括了演员的温饱及对房子车子的向往。
    剧团提价了,280元380元赫然标在海报上,殊不知背地里却又在悄悄的降价,前些时候在“吴曲乡音”论坛上叫卖八折票,有路子的人更可直接从沪剧院拿到七折票,今年1月有人送来了原120只卖60 的“幽兰夫人”,想不到还有人只花了50元----4.1折。
    真看不懂了,这是“营销策略”吗?是“有序竞争”吗?同样在逸夫舞台,张火丁的票价远远高于沪剧却满堂满座,我常去安福路看话剧都是实打实的票,一份价钿一分货才是真。
    沪剧票价,有几人爱你几人恨你?当前的票价能救得了沪剧吗?又有谁能救票价?

大神点评6

华雨文 2010-6-14 00:39:34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应该是很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吧,我不太了解这个票价的构成,但是我知道‘成本核算’,我想定价一定是经过核算的,那么剧场的租借费用要多少?演员的出场费要多少?是工资制度还是日结制度更好?道具布景,以及乐队,音响,灯光,舞美,装台拆台,排戏的费用,导演以及制作人员的费用,这样一部戏下来,我像不想卖到‘380元’也要卖到‘380元’了。以逸夫来计算,九百多个位子,我算1000个位子,票子贵的便宜的平差差以100元一张来算(这是模糊数学,有时很低价,有时也有高价的),一场全坐满10万票房不到一点,算他连演三天,共计30万收入。30万紧绷绷可以排一场戏,但是这是在满坐的情况下才能有的效果。而现在的上坐率如果是8成(自己掏钱买票)就己经是很好的了。平时不用的道具要找仓库堆,以现在上海这样的日趋走高的房价这租金是不得了的。道具这种东西,就和展览会上展台差不多,你订做一套是贵得吓死人,但是一旦不用时就便宜的和烂木头一样。而逸夫的场地费也要几3-5万,如果要加上灯光又是一笔开销,装台拆台的费用也不少的,七七八八加起来,能打个平帐我认为就不容易了。
但是,问问自己,100元的一张票,对于上班族来说还可以,但是对退休工人来说是很不便宜了,这样的票价,剧团是演一场平帐一场 (这还是说的客气的,可以说是亏一场),剧团是‘保大祥’一样没有风险的,我认为ZF的支持应该在这些开支上面,所以我认为算来算去,票价只能有‘ZF’来帮忙了。
华雨文 2010-6-14 00:50:02 显示全部楼层
“选题准、剧本好、演员演技精湛,且不论是老一辈还是新生代,只要配观众胃口,观众自然会买你的帐,掏钱不喊冤枉,相反,滥竽充数、粗制滥造、虚头十足,老实讲请我看我也不要看,这种话不止我一个人在讲。”
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排戏,出剧本这和电视剧的制作有相通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但是要符合市场的胃口是硬道理。而怎么才能知道观众胃口呢?我认为要认真的做好市场调查和市场分析,以真实的数据作为依据和基础,这才能制订明确的目标。说到底,票子的卖座也是销售的一种手段,有的团把票卖给街道,卖给国企,我认为还要卖给学校,就像我们小时候组织去看《雷锋》一样,不是我自己要去看《雷锋》的,是学校逼我去的,我也是‘被逼无奈上了当’呀,看了《雷锋》就开始‘学习雷锋好榜啦’。送戏到大学是很好主意,但是也应该把‘观众请进来’,观众不能只是退休工人呀,那才几个钱?要培养有经济实力的观众,为什么歌星的演唱会会场场爆满?宣传、包装等等方面都有很多的问题,原来的戏剧频道广告是免费赞助给戏曲的,现在没有这免费频道了,那么要怎么才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呢?
现在这个社会讲究个‘包装’,戏曲是真材实料的东西,但是‘看门道’的全是‘行家’,而看热闹的也不少,我自私的想法就是,不管三七廿一,拉进人来再说,现在不是我们去筛选观众,因为没有多少人可以给我们来筛选,不是那个一票难求的年代了,观众可以选择看,也可以选择不看呀,现在的娱乐太多了,心态放平整,不必先提出什么非常高的要求,先务实的做好眼面前的事。
参与人数 1 +5 收起 理由
老番三 + 5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5

zxhanmimi 2010-6-14 12:40:4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叶子
我认为文中的这句话点到了要害,即“选题准、剧本好、演员演技精湛,且不论是老一辈还是新生代,只要配观众胃口,观众自然会买你的帐”。扪心自问,我也是这么想的。
叶子 2010-6-15 12:07:0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叶子 于 2010-6-15 12:09 编辑

华雨文谈得很透彻,受益匪浅。
如今沪剧观众年龄日趋老化,剧场里大家唱里年轻人数得过来的有几个?尤其是对沪剧有点兴趣的男生更为稀罕,怪不得常有人在好奇“叶子是否有5、60岁了?”,哑然失笑。
传统戏固然要传承不能丢,但是老演借黄糠、星星之火隔墙对唱,一桌两椅、破衣烂衫,能把年轻人吸引到剧场来吗?一有机会开口就是燕燕做媒烦不烦啊?就不能有点新意?饭店里的菜谱还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呢!
年青人容易接受新事物,也更爱追求新事物,年青人的审美情趣和喜欢什么,剧团领导创作人员了解吗?有做过调研吗?春节时沪剧班王森与钱莹演的董梅卿送寒郎,虽然比不上茅善玉,但是多有青春气息多水灵?赏心悦目。年青人演年青人的戏,年青人的戏由年青人来演,这才会引起年青人的共鸣。
新戏老戏双重并举,剧团并不能只把服务对象仅局限于中老年观众,而要走出去集思广益,听听年青观众的想法需求。
女为悦己者容。
华雨文 2010-6-16 12:11:28 显示全部楼层
很高兴这样有质量的话题能与叶子进行对话。
先回复主题,票价的问题,以前是戏院剧团二方折帐,而后是文化局帖钱的, 那么现在呢?钱应该还是贴的,但是票价的成本能否下降呢?这取决于排戏的成本。我打个比方,就说拍电影吧,张艺谋可以大手笔大制作,制作人,投资方有钱,然后小制作也行的,我记得贾樟柯的《三部曲》成本不高,但反响而好,成了他的成名作。影视也是戏曲可以借鉴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叶子

24
粉丝数
73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