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编号:表006 沪剧表演中的“表”与“白”

来源: 冯国跃 2010-4-28 17:34:2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沪剧表演中的“表”与“白”
一、“演”的重要性
记得有一位京剧老艺术家说过:“演唱演唱,演在前、唱在后,演和唱的分量比重比例是9比1……”。可想而知这“演”字的重要性。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演”字中所包含的是:“表”和“演”,从中分明告诉我们:“表”在前、“演”在后,它们的比例又是9比1,顾名思义,在表演中的“表白”尤为重要!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一道理,下面我们就具体的来说说表演中的“表”。
1、什么叫做“表”
在沪剧表演中,我们通常把除了唱以外的都称之为“念白”、“表白”、或“表”、“白”、等。其中有:念白、对白、内心独白、旁白等等。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一般的说话都是以随和、自然为适中,不然,人家会说你不正常。不信,下面我们不妨来举例说明:我们上海人见面时,通常会说声:“侬好!饭吃过了伐?到啥地方去啊?有空来白相,再回”。这是用很自然的声音,声调恰到好处不高也不低,节奏不快也不慢,标准是以对方能听清楚你所表述的话语为适宜。如果说你说话时违反生活中正常的自然说话规律,那就会让人感到很不舒服、不自然,甚至会导致对你的误会。我们现在同样用以上见面时所用的话语为例:两个人一见面,你拥上前去,不管周围的环境如何,用朗诵的节奏、声调、声音、情感向对方打招呼,我们不妨一起来试一下,你感觉会有什么效果,别人会怎么看你。舞台上的说话称之为表演,表演中的话语(念白)来自于生活,既然是表演就要高于生活,不能像生活中那样平淡随便的说话(念白),要非常有分寸的符合特定环境、特定情感、特定人物的恰到好处的用你的声音表述出来。
参与人数 6 +30 收起 理由
锡沪人广隶 + 5 经验之谈
沪剧吧老迷 + 5
yejing + 5
大懒猫 + 5 慢悠悠的弄啊
lizhenmin + 5
快乐每一天 + 5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30

大神点评1

沪剧吧老迷 2010-4-29 11:29:25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冯老师在演唱“这悲凉的世界早厌弃”前就有一段与女主角若兰的念白,抒发了当时剧中人物失落、无奈的内心情感,为接下去的演唱作了很好地铺垫。
著名演员朱世慧老师在京剧《膏药章》中的“报药名”,采用的也是“念白”,而且吐字清晰,由慢到快、一气呵成,十分精彩。给人印象较深的还有著名上海说唱演员黄永胜老师,在《买药》的段子里对人物形象的描绘的“念白”,同样显示了演员不凡的功底。也应验了戏曲界的那句话“千斤念白,四两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冯国跃

24
粉丝数
77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