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编号:009 十七、“抑、扬、顿、挫”的理解和具体运用

来源: 冯国跃 2010-4-14 13:15:05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十七、“抑、扬、顿、挫”的理解和具体运用
沪剧,是中国戏剧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我们上海的一个独一无二的地方戏种。沪剧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是经过了几百年的历史变迁。它起源于民间,由滩簧、申曲演变而来,是我们上海乃至中华炎黄子孙之骄傲。沪剧的曲调与唱腔,是由它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地方文化而形成的。在初级阶段,沪剧的唱腔缺乏一种“可听性”和“可看性”的演唱处理方法,难以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经过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和沪剧几代人的舞台实践与磨练,在对唱腔处理上逐渐形成了“抑、扬、顿、挫”和“声、情、并、茂”的演唱方法,此种演唱法不仅能把演员的真情实感准确地表达出来,还能淋漓尽致地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的内在世界,使观众的情绪能随着舞台剧情同步“移动”,从而为以后的沪剧舞台的演唱处理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十八、“抑”字的理解和运用
我们先来理解一下“抑扬顿挫”这四个字的具体含义;我们先来说说“抑”字:从字面上理解,这“抑”字就是向下压、抑制、抑郁、压抑、抑强扶弱等意思。那我们就不难理解,这“抑”字里面也包含着“收”的意思。上面我们讲过,在演唱用气息时,不只能“放”,也应该有“收”,只有在掌握了“收音”技巧的前提下,才能把人物的性格、情绪掌握得恰如其分,且能用演唱的方法充分地予以表达。
那么,如何来具体理解和运用这“抑”字呢?现在先我们来举一个例子,沪剧《大雷雨》第二场中,刘若兰和表弟梁世英在花园里见面时的一段唱,俗称“花园会”或“悲凉世界”,是由著名演员沈仁伟诸惠琴珠联壁合的一段著名唱段。唱词中,梁世英有两句唱:“生时难以了此愿,死后当结并蒂莲——”,这两句唱,被沈仁伟处理得惟妙惟肖、完美无缺。他把梁世英这个人物此时此刻的内心复杂的情感勾画得淋漓尽致,让人听来悲悲切切、使人身临其境,且投以同情感。我们在演唱之前,必须要弄清楚当时特定的历史和剧情。梁世英与刘若兰从小青梅竹马、情投意合,谁知封建世道恋爱婚姻父母做主,心爱的人刘若兰另嫁于人。梁世英日不茶思、夜不寝眠,苦托姐姐去求情能见上若兰一面,以托思念之情。见面时,刘若兰的一番万般无奈的话语,让梁世英万念惧灰、穷途末路。当唱到“生时难以了此愿”的“生时难以”时,演员是把这四个字“抑”出来的。采用这一方法演唱这四个字目的在于:表达梁世英在这种情形下对刘若兰还是深情一片,生时不能成鸳鸯,冥间也要化蝶恋的真情实感。
参与人数 9 +45 收起 理由
无锡--老李 + 5
yuanbigui + 5
zxhanmimi + 5
锡沪人广隶 + 5 浅入深出、通俗易懂
沪剧吧老迷 + 5
大懒猫 + 5 理论联系实际,能懂
凌云 + 5
沪剧赛峰 + 5
快乐每一天 + 5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45

大神点评6

xiangsheng1947 2010-4-14 14:04:19 显示全部楼层
冯老师的经验之谈,令人茅塞顿开,以“花园会”演唱的解读,更令人明确“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关键在于理解和读懂剧情,要进入角色的情感,把“放”和“收”把握得 恰到好处,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谢谢冯老师指导。
uuabc 2010-4-14 15:43:31 显示全部楼层
举例说明,深入浅出,感谢了。
沪剧新迷 2010-4-14 16:42:17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运气不錯,有一位教唱,从里到外,还举例咐带说明书的老师,:handshake:handshake
沪剧吧老迷 2010-4-14 18:48:12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冯老师!收藏了。
zxhanmimi 2010-4-14 20:47:01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冯国跃

24
粉丝数
77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