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编号:006 十一、发声

来源: 冯国跃 2010-4-12 08:13:4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十一、发声
    我们在听专业演员演唱时,充满活力、精力充沛,唱了好长时间嗓子都不会嘶哑,有些演员还越唱嗓子越好。而我们有些同志因为气息掌握得不好、发声的位置不正确,时常会导致一个段子还没有唱完嗓子就“拉丝”、甚至“嘶哑”了。所以,要使自己的声音更美,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必须把“气息”和“发声位置”弄清楚、搞准确。说到“发声”,必须首先说道“呼吸”。其实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呼吸是先有“吸”再有“呼”。说到“发声”,必然引申出“声带”。那“声带”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声带”的结构;首先要知道什么叫“声带”?它先是有气体冲出、经过喉咙,通过气体与声带的摩擦发出声音,这就叫做“声带”。它的结构,我们把它比作两根合拢的“橡皮筋”,如果说你把它拉得越长,两根橡皮筋就绷得越紧,靠得越紧、也就越没有弹性,两根橡皮筋的间隙也就越小,送出的气也就越少。唱歌时的发声也是这个道理,有些同志在唱到高音时,头就会往上仰,如果这样的话,根据“橡皮筋”的道理推想,这声带不是让你给拉长、拉紧了吗?你叫它还怎么唱出高音来,怎么发声自如?怎么产生“共鸣”?还谈得上“动听”二字呢!我们要知道,除了气息要靠腹部控制外,“发声”的好坏,还要靠腹部气息的正确控制“声带”位置的正确把握。也就是说,所唱的音区越高,用气的位置就越要往下沉,也就是要在小腹这一部位用劲,“橡皮筋”部位放松,头部决不能上仰,双眼保持平视状态。
这里还要提醒大家的是:送气时,从腹部用气到声带这一过程的中间部位,就好比是一根“一通到底的竹筒”,一定要上下互通的,这样才能保持用气畅通无阻、气息控制自如,能唱出美妙动听的段子,反之则欲速不达。我们平时常所说的“上下要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十二、“发声位置”的变化与“姿势”的关系
    1.所谓的发声过程,也就是把“吸”到腹中的“气”用小腹往上顶气,把腹中的气体送到喉声带部位、经过气体与声带的摩擦,产生声音,这一过程就是“发声的过程”,这前面我们已经讲过。要知道,声音的位置是可以变化的,可放前一点、也可放后一点,声带所处的位置不同,唱出的声音也就大不一样。位置放前一点,发出的声音可清亮一些。位置放后一点,发出的声音则可以浑厚一点,这是一个技巧问题,如果说,声音从声带送至口腔后不直接送出,而是把声音在口腔中回转处理一下,(我们把它称作“声音过滤”)那发出的声音是很理想、动听的。
2.“发声”的好坏,与你站立的姿势大有关系。不妨我们来练习一下演唱时所必须具备的正确站立姿势:
A.挺胸、收腹、提臀、人体重心往前微倾;
B.双肩自然往后下垂、双臂提劲、双手握空拳。(所谓的提劲是指:好比双手提着两桶水);
C.双眼炯炯有神、正视前方,情绪兴奋、热情饱满热烈、精神充满活力。
D.双腿合并,大小腿肌肉蹦紧,双脚呈“丁”字型站立。这一定要在平时多多练习才行,熟能生巧、习惯成自然。
参与人数 10 +50 收起 理由
无锡--老李 + 5
快乐每一天 + 5
大懒猫 + 5
zxhanmimi + 5
mm0792 + 5
yuanbigui + 5
申音 + 5
沪剧赛峰 + 5
凌云 + 5
白水 + 5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50

大神点评10

凌云 2010-4-12 09:17:57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冯老师
zxhanmimi 2010-4-12 14:35:28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先生领进门了,得到要令还得靠自己刻苦努力。让我们根据楼主给出的方法好好练习吧!不懂再向楼主请教!
丝弦 2010-4-12 15:16:19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热心的冯老师
快乐每一天 2010-4-12 17:29:38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冯老师!
沪剧吧老迷 2010-4-12 18:59:00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谢谢冯老师!
冯国跃 2010-4-12 21:03:25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谢谢冯老师!
沪剧吧老迷 发表于 2010-4-12 18:59

还一个字一个字的手抄吗?太辛苦啦!粘贴吧。。。。
沪剧新迷 2010-4-12 22:01:05 显示全部楼层
冯老師;您实在太好了,学生给您請安,今天以把老師的財富粘下耒了,实在不太会玩电脑,又是老師教会的,謝谢;
yangyang 2010-4-12 22:27:34 显示全部楼层
沪剧吧老迷 2010-4-13 00:48:5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沪剧吧老迷 于 2010-4-13 00:55 编辑
还一个字一个字的手抄吗?太辛苦啦!粘贴吧。。。。
冯国跃 发表于 2010-4-12 21:03

谢谢冯老师的关心!我准备收藏齐全后打印装订成册。还是那句话“细细品、慢慢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冯国跃

24
粉丝数
77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