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资料] 群众文化之沪剧部分

来源: chen9001 2009-4-8 08:55:4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群众文化——戏剧、曲艺   

沪剧

    沪剧前身是申曲,早在民国时期已有一定发展,出现了一批业余票房组织。至抗日战争前后,上海郊县乡镇大多有自发性组织的业余剧团。如奉贤县在抗日战争时期,各集镇乡村都有几名乃至数十名业余沪剧爱好者,利用农闲和传统节庆、庙会,在场角、茶馆、客堂,或唱开篇赋子,或演传统大戏、折子戏等。至解放前夕,这些业余剧团规模扩大,组织形式也趋向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大厂纷纷建立业余沪剧团、队,如申新二厂、五厂、六厂、九厂,上棉三十一厂,华丰毛纺厂,上海化纤厂,上海纺织机械厂以及沪东造船厂,上海电缆厂、上海拖拉机厂,上海机床厂等一大批大厂的业余沪剧团队蜚声上海滩。1952年市总工会统计,全市有工人沪剧团、队51个。市文化局组织专业文艺工作者148人,分别到26个大厂辅导达3个多月。以后,各沪剧团还组织专人下厂定点辅导。在此基础上,市工人文化宫、区工人俱乐部和各大厂的工人业余沪剧团、队相继建立,并开展排练演出活动。

    沪剧在农村甚是流行。据1952年统计,奉贤县71个乡,建有业余剧团57个,拥有业余演员1300余人。松江县自解放后至1956年,全县业余沪剧团发展到92个,前后演出达2000多场次,观众10余万人。解放初,上海的业余沪剧活动,除选排、移植演出传统戏外,更多的是配合中心任务,自编节目,进行宣传。

    从1958年开始,市工人文化宫每年坚持举办2~3期沪剧骨干培训班、唱腔学习班(100人左右)和表演班(30~40人),每周学习两次,每期3个月。1964年起培训班范围进一步扩大,从全市青年工人中分期分批招收300余名业余文艺骨干。从1961年起,又不断举行全市职工沪剧流派交流演唱会,提高职工的沪剧演唱水平。这一时期,产生了《党费》、《桃李芬芳》、《春满人间》、《双凤齐飞》、《秋雨前后》等一批优秀沪剧剧目。

    从1960年起,每年春节由市群艺馆举办的农村群众文艺交流演出,参赛剧目绝大多数是沪剧。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松江县新五公社业余文工团创作、演出的《红烧鸡》、《篱笆边上》、《新嫂嫂》等沪剧小戏,很受群众欢迎。这一时期,其他各县创作、演出的沪剧,如《云房审侄》、《双枪记》、《红梅迎春》、《迎亲人》、《春耕曲》、《认羊》等,均为市郊农村业余沪剧影响较大的剧作。“文化大革命”期间,业余沪剧组织大部分解散。

    1979~1987年,市群众艺术馆先后参与举办全市业余文艺汇演18次,共演出沪剧创作剧目215个。为了参加市“十月业余剧展”,区、县每年都举行会演,选拔剧目。据统计,仅1985年各区、县的会演,共上演创作剧目272个,其中近90%为沪剧。80年代以来,影响较大的农村业余创作、演出的沪剧,有《说话算数》、《摇篮曲》、《换花记》、《定心丸》、《喜庆有余》、《傲霜枝》、《潮生认妹》、《石头赔情》、《瓜园里的年轻人》、《不该枯萎的小花》、《金凤凰》、《鸡鸣万家》、《春燕》、《红玫瑰》、《苦酒》、《风雨公仆情》以及90年代的《三朵花闹婚》、《绝对保密》、《桃红柳绿》、《花农嫁女》、《龙凤镜》、《悠悠净土情》、《选择》、《送子观音》等。影响较大的职工业余创作演出的沪剧,有《八月中秋》、《五月花雨》、《风华儿女》、《钢城春燕》、《狱中情》、《深秋的泪痕》等,其中如《摇篮曲》、《八月中秋》、《定心丸》、《竹园曲》、《赶不走的媳妇》等,受到领导、专家和群众的赞美。

    在业余沪剧活动中,涌现出一批优秀业余沪剧演员,如诸惠琴、方梅仙、沈惠中、钱国弟、许月琴、杨雪华、孙菊仙、钮秋珍、沈觉民、李恩来等,他们有的被誉为“小丁是娥”、“小杨飞飞”、“小解洪元”,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优秀业余编剧则有徐林祥、陆军、钱光辉、张敏、戴慕仁、方卡、彭美德、陈心豪等。他们后来多数成为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其中徐林祥被誉为“农民剧作家”,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解放以来上海市第一本农民戏剧集——《新五戏剧选》,都是徐林祥创作的。以后,徐林祥创作的《摇篮曲》,1980年6月参加全国农民业余艺术调演,获优秀节目奖。陆军在80年代创作了许多剧本,江苏文艺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了《陆军获奖剧作选》,收入陆军1981年的8个大型剧作。199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又出版陆军短剧选《还你半个月亮》,收入陆军1981~1992年的戏剧小品9个、小戏12个。

          [摘自《上海文化艺术志》之第六篇第二章第二节]

大神点评5

申灏 2009-4-8 11:35:47 显示全部楼层
诸惠琴就是1956年在八仙桥大众剧场参加农村文艺汇演时,被正在同一场子演出的人民沪剧团看中而吸收进团作为随团学员的。
zxhanmimi 2014-8-25 19:50:44 显示全部楼层
2谢谢上传.gif
朋友们好!祝你健康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chen9001

16
粉丝数
35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