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张火丁再次火爆上海给沪剧界的启示

来源: 老胡 2010-3-21 01:51:3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老胡 于 2010-3-21 02:01 编辑

从网上获悉,被誉为“京剧青衣第一人”的程派传人张火丁近日再次火爆上海。这种现象应该给沪剧界一些启示。 火丁的粉丝中,老,中,青都有,而青年人的比例较大,但她演唱的和受戏迷喜爱的绝大多数都是传统剧目,这种现象耐人寻味。

当然,“张火丁现象“ 是很特殊的。 她为人低调制造的神秘感,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贵精不贵多的演出,无疑也增加了她的号召力。就个人魅力而言,即便是京剧界(国剧)其他当红的名伶如李胜素,迟小秋,王蓉蓉等也难望其项背。

沪剧的地位当然和京剧无法相比,但我个人认为至少有下列几点可供沪剧界的有识之士参考:

--年轻一代并非不分青红皂白的排斥戏曲和传统剧目。酒香,酒客就不会嫌巷子深,铺子小。

--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和特色。 京剧程派素以唱腔委婉动听著称,沪剧“中听不中看”,传统唱腔中的唱腔韵味不能丢失。要使年轻一辈的沪剧爱好者对好听的唱腔“上瘾”, 变成真正的戏迷.

--要创作符合沪剧 ”时域“和“地域”特色的新剧目。(以1912至1949年间 和江南地区为主)。 这一点受京剧<曹操与杨修>,<李清照>, 越剧<陆游与唐琬>,<玉卿嫂>的启发.

--要培养“沪剧张火丁”这样的偶像来制造市场轰动效应。 (这本身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看来很难)。

本帖是从京剧和张火丁说起的,在沪剧网上的这类“胡言乱语”不宜太长。就此打住。
参与人数 10 +50 收起 理由
申灏 + 5 喜欢这样的“胡言乱语”,再长也有人欣赏! ...
zxhanmimi + 5
无锡--老李 + 5
叶子 + 5
古龙 + 5
雁声 + 5
fangming + 5
阿德哥 + 5
白水 + 5 艺术相通,互为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沪剧赛峰 + 5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50

大神点评12

白水 2010-3-21 08:50:4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老胡

老胡之言,真知灼见。
参与人数 1 +5 收起 理由
阿德哥 + 5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5

滩簧西乡调 2010-3-21 11:06:3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老胡

老胡之言,真知灼见。
白水 发表于 2010-3-21 08:50

甚为同感!!
雁声 2010-3-21 14:26:12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青年演员能否被老听众接受,首先就是看她传统戏能否唱好。
雁过留声
月上寒 2010-3-21 15:37:27 显示全部楼层
张火丁 --青出于蓝胜于蓝 棒~!    
月上寒 2010-3-21 15:42:24 显示全部楼层
学过几小段京腔 感觉比沪剧过瘾哈~!   ;P
上官云 2010-3-21 16:08:20 显示全部楼层
老胡朋友《张火丁再次火爆上海给沪剧界的启示》一文看了很有同感,
就关于“唱”,谈一点点自己的拙见。
  其实就戏曲本身而言:“唱戏唱戏”关键还是在“唱”字上。据我所知,
当年的四大名旦,程砚秋的“唱功”是排在梅兰芳之上,位列四大名旦榜首。
  有句俗语说的好:“你说的比唱的好听”,看来“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是相当高的。一个剧种的兴衰存亡,因素相当多,但我认为核心因素之一就是:
“侬唱了人家要听伐?”
  沪剧只要“唱”出“我伲”江南的水乡风韵、“唱”出“阿拉”上海的地方
民俗特色,我相信这个江南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剧种,应该有生她、养她的土壤。
上官凡岑 2010-3-22 10:22:57 显示全部楼层
程派张火丁再度红爆上海.是传统.是百听不厌的歆味.观众中青年众多.....
沪剧新人辈有各派声腔的传承吗?沪剧有传统吗?为何吸引不了年青人.....
越女争锋各派后继多多.也以传统古装引人.清新亮丽.也轰动江南.塞北.....
沪剧呢??????孙徐春不在沪剧业内.但胜过行中小生行当中任何一位...他有扎实的传统...借黄糠.公孙求乞......
从业的一辈.猛攻传统.努力拼搏.不能丢了老祖宗.深思一下.为何邵.石.丁.杨.王.袁.韩.能迷住那么多人.勾住几代人的乡音魂..只有爱拼......才会嬴.....
zxhanmimi 2010-3-22 11:52:2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老胡

这篇帖子写得好!为什么张火丁能火爆上海?!为什么小青年会争相欣赏张火丁?!贵精不贵多,这可能就是根本原因!
古龙 2010-3-22 12:42:24 显示全部楼层
异曲同工,戏曲相通。楼主从张火丁的火爆,联想起沪剧现状,值得深思,令人赞叹。
——“要培养‘沪剧张火丁’这样的偶像来制造市场轰动效应。 (这本身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看来很难)”,诚然如是。
我在网上看到以下一段文字,不妨转来看看——
“写京剧要写角儿,戏曲其实是残酷的,离了角儿就离了魂。写角儿势必要有机会对人有持续深入的了解,如同观察一株植物如何从萌芽走到落叶归根,用心分辨根茎枝叶花,究竟有何特别。而我,显然缺少这样的机缘。了解一个人绝不仅仅是通过一些影像文字的肤浅描述。那些浮光掠影的东西,终是来自别人,归于别人的记忆,” 节选自 新浪安意如的博客。
楼主的帖子,对我们不无启迪,顶了!
zxhanmimi 2010-3-23 19:16:2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古龙
您的帖子,对人也无不有启迪,我也顶了!
老胡 2010-3-29 05:55:42 显示全部楼层
在网上看了戏迷们拍摄和上传的张火丁谢幕和观众热烈要求加唱(encore) 的轰动场面,在戏曲市场不景气的今天,实在是异数。 我想火丁本人也会很感动的。

当戏迷们叫着“张火丁,被纠缠,“ “张火丁,被纠缠“,“张火丁,女儿家,““张火丁,女儿家“  时, (注:“被纠缠。。。“ 是京剧《春闺梦〉的名段, “女儿家”是《鸳鸯冢》的名段),我在想, 何时沪剧也会出现“沪剧张火丁”这样的偶像人物,而沪剧戏迷们在其谢幕时久久不愿离去,齐声高喊:“XXX, 忘不了,““XXX, 忘不了“ (出自《苗家儿女》) 或
”XXX, 问叔叔“, “XXX, 问叔叔“ 这样的情景呢?!
参与人数 1 +5 收起 理由
白水 + 5 期盼着……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5

沪剧新迷 2010-12-4 20:48:50 显示全部楼层
言之有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老胡

17
粉丝数
3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