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也说孙徐春

沪灵灵 2010-7-29 01:37:32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的评论还是比较客观,我个人认为;孙的唱腔改革太过。传统不足。听他唱的连环计秀卿临终-无可挑剔。而在他一次演唱会上唱得苗家儿女复员回乡-唱得一塌糊涂不成体统。
vivian 2010-7-29 09:06:32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的太过了吧!我看过那场演出,虽然孙徐春的嗓音与袁不太像,但唱得还是很好的。孙徐春的唱被很多年轻人喜欢,他的确是对沪剧有很大贡献的。
l62106311 2010-7-30 14:14:18 显示全部楼层
孙徐春的唱腔非常动听可惜离开沪剧事业太早了
兰兰
张舜年 2011-6-14 07:25:59 显示全部楼层
小苏州 2011-6-14 21:29:40 显示全部楼层
沪剧要改革、要发展,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怎么改?向何方发展?传统沪剧韵味浓,无数老戏迷为之倾倒。但乐感欠佳、腔调单调,吸引不了年轻观众和戏迷。怎样使沪剧既保存浓厚地韵味(沪剧的根本),又能让她的曲调优美、动听、丰富起来?孙徐春很好地把这两者结合了起来。他捉摸、改进发声方法,利用真假嗓结合、甚至利用气声的发声方法,使沪剧优美、动听了起来,也使之表现力更丰富、穿透力更强。这是用大本嗓唱传统沪剧无法达到的效果。所以,古龙老师说孙徐春是引领当今沪剧艺苑的一面旗帜,我非常赞同。其次,我还非常赞同小楼往事先生的观点;“现在缺得是流派的继承和再创造......”。这一点还真得向越剧学习呢!
丁芝萍 2011-6-15 10:23:20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沪剧有这样一位杰出的领军人物难得,莲灯有这样一位戏曲评论家更难得。
明辉 2011-6-15 12:40:21 显示全部楼层
徐春的确唱得很好,我也十分喜欢,但是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曾听一位已故的作曲专家讲,今后的沪剧再也没有什么流派了,只有作曲派,请问大家能理解这个问题吗?
映春成林 2011-6-15 17:04:09 显示全部楼层
作曲派目前己定.流派渐渐淡漠.今后会怎样?这些事众所周知.
谢谢古龙老师的帖子
娄江沙子 2011-6-15 19:23:48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才看到这样一篇好贴以及后面不少的跟帖,很有意思。孙徐春这个名字,与我喜欢沪剧的原因密不可分,正是当年的一曲“为你打开一扇窗”将我引入沪剧之门,从此深深地迷恋上了沪剧。上面的一些争论,我看也都有道理。但我想说,如果是在戏曲景气、沪剧辉煌的年代,依孙徐春的才气、人品、功底等等,孙徐春岂止是一面旗帜而已,而早已是一座大山了。只是由于大气候的原因,孙徐春走上了经商之路。当然,我们也不能怪罪孙徐春,我们只能说这是沪剧的悲哀、戏曲的悲哀、时代的悲哀……
小苏州 2011-6-16 20:44:25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流派的传承问题,本人在“假如是茅善玉院长的信箱您会提出哪些建议和意见?”一栏中建议,沪剧应向越剧学习。孙徐春确实唱得很好,也应称得上是一个流派了。这是事实,如不信,可以到业余中去听听,学唱他的唱段的人多不多。只是他的流派比较时尚,不少老观众难以接受而已。我在想,如果当今沪剧各流派后继有人,都象越剧那样传承得比较好,那”孙派“只是沪剧百花苑中的一朵奇葩,不至于成为众矢之的吧!说来道去,还是一个流派的传承问题。正如明辉老师及广大观众所担忧的——以后只有作曲派喽!
古龙 2011-6-19 12:47:1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龙 于 2011-6-19 12:48 编辑
娄江沙子 发表于 2011-6-15 19:23
今天才看到这样一篇好贴以及后面不少的跟帖,很有意思。孙徐春这个名字,与我喜欢沪剧的原因密不可分,正是 ...


我非孙徐春,若是,也绝不会在这颗病树上与其“白首偕老”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现在看来,孙徐春的选择没错!
一个对沪剧事业有着承前启后作用、对当代沪剧艺术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孙徐春,他留下的足迹,我喜欢追寻……
白日缸中多积水,黄昏灶下少堆柴。
快乐风儿 2011-6-23 09:29:15 显示全部楼层
那楼主是否听过孙徐春唱过三国开篇?如果这段唱好了才叫见功力。继承传统当然不是墨守成规,但是演员的基本功也要扎实啊,如果一味的发扬而失去沪剧本身的韵味,那还不如老老实实的按部就班吧!!!!可能得罪了。。。。。。。
蓝天飞扬 2011-6-23 10:58:4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蓝天飞扬 于 2011-6-23 10:59 编辑

回复 明辉 的帖子

肯定是这样,现在的问题是,整个圈里,懂的人不愿再看下去,不看了,不懂的人在拼命地朝里挤,为什么呢,说实在的,好多都是退休的人员老有所乐,出来混个脸熟,这本身没错,,但是,自己又不懂什么,还要对这个那个作评论,这就是误导。像明辉老师这样真实所言的实在是不多,起哄的多,“捧逗”互相吹捧的人多,真正提出意见和建议的真实不多。
双王今易木 2011-6-23 11:21:30 显示全部楼层
世事难在“认真”,沪剧贵在“执着”,向“坚守”的艺人致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古龙

14
粉丝数
29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