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功”的另外一重含义

来源: blogfeiyunpu 2010-2-23 01:22:29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blogfeiyunpu 于 2010-2-23 01:23 编辑

这儿继续侃侃功。

在唱做念打之外,戏曲演员包括现在的青少年演员在内,还得注重另外一种功底。

那就是文学功底。

为何京昆在戏曲行业里始终领先呢(不计算慈禧开始独尊皮黄贬低昆曲),那和行业内人士的文化修养有很大的关系。能想象以前会有那么多的硕士研究生吗?

同样是戏校,京昆班带艺投师的很多。而沪剧班有的学员甚至于连上海话一开始还讲不好,所以不可能要求他们她们带着开篇来报考。京剧班就大大不同。虽然说的是戏,可那也是文化侵淫也是打了一种底色。

一张白纸,固然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但纸质要厚重要坚韧这才能负载更好更多的油墨。这算是打个比方吧。希望沪剧新生代能够体会个中三味。

不注重的一个例子就是赵志刚当年十位新秀,九位是女的就他一个是男小生获得第一名。那一句“今朝能够捞到”引起哄堂大笑,足见当时的文化素质。也为越剧王子深以为耻,于是急起直追,据说他认识了好多颇有级别的文化界人士。

徐俊是沪剧界一个奇才,他敢于报考高校再继续深造,也就是提升自身品位文化修养的一种表现。可惜他现在要算越剧界人士了。

梅兰芳没有齐如山(绝对不是那个邱如白),荀慧生没有陈墨香,都很难想象他们的成就能达到如此之高度。四大名旦无不如此。尽管现在的时代不同,可是文化这两个字的分量真的有时候比科技更加沉重。

这本来是致零六级小朋友这个系列里的第三篇,现在换了一个题目就算是从“功”字再次发挥开来。
博客飞云浦

大神点评7

白水 2010-2-23 08:08:27 显示全部楼层
“梅兰芳没有齐如山(绝对不是那个邱如白),荀慧生没有陈墨香,都很难想象他们的成就能达到如此之高度。四大名旦无不如此。尽管现在的时代不同,可是文化这两个字的分量真的有时候比科技更加沉重。”
    四大名旦的竞争其实蕴含着文化的竞争,四大名旦的身后都有一批文人在加以辅佐。梅兰芳身边有齐如山、李释戡、冯幼伟、黄秋岳、吴震修等,程砚秋身边有罗癭公、金仲荪、翁偶虹等,尚小云身边则有清逸居士。
    沪剧的许多优秀传统剧目如《家》、《日出》、《雷雨》、《秋海棠》、《啼笑因缘》、《大雷雨》、《茶花女》、《铁汉娇娃》、《贵族夫人》、《少奶奶的扇子》、《魂断蓝桥》、《蝴蝶夫人》、《断线风筝》等等都是改编、移植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沪剧通过名著的改编,不仅丰富了剧目,而且吸取了艺术营养,提高了文化品位。
zxhanmimi 2010-2-23 08:46:17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侃功,我以一句话试归纳之:功的含义还包括了文学修养——即演员自身素质的提高的这个严峻课题。否则,必然会影响到戏的品味的。
lizhenmin 2010-2-23 08:54:09 显示全部楼层
演员自身的文化修养很重要,当今演艺界许多明星艺人仅仅靠的是外表和外在的包装在舞台展现他们的演艺,缺乏的是他们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真本事。06届沪剧班学生真的不错,但是他们现在也仅仅是对前辈演员的作品的模仿,而没有真正的再创作,再提高,因此,对他们来说,今后的路还很长,希望他们不但要学戏,重要的是要学做人;在学戏的过程中,还要注重自身的文化学习,积累自己的文化底蕴,达到能对人物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来塑造舞台上人物形象的演唱水平。
苍穹下 2010-2-23 23:18:09 显示全部楼层
依我看,任何一个行业,和文学,自身的修养都是分不开的。有时间多修一些课是很重要的。但是有的修养,素质,气质是几代人修养的沉积,时间的堆积而成。所以楼主所谓的这一功可谓是任何一个人都需要的。
在国外,女子,或是学校都修‘美学’课,而在中国不被重视,男子的礼仪,女子的化妆都是后天才学习的,但是在有的家庭里这是从小就学的,这就是我所谓的‘几代人修养的沉积’,而文学,比如名著读的多少是后天‘时间的堆积’,也可理解成为平日里练功的堆积。所以说,有些功要钻,有些功要累积,但不可能面面俱到。
一朵莲花 2010-2-24 01:14:11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同意楼上几位朋友的观点,现在演员总体的文化修养是在普遍下降。
尤其是现在“美色经济”时代,似乎在文化素养和气质讲究方面,演员们已经远远不能和以前老一辈的演员来相比了。只要有张漂亮脸蛋,就能混饭吃了。
原因呢,一是艺术学校对文化不重视,比如高考,那文化合格分是低到不能再低了,这两年才刚把数学分数统计在内,之前的高考数学,听说艺考的学生基本上很多都不去参加的,因为分数不统计在总成绩里的。二是整个社会对演员的要求在普遍下降,就象前面所述,只要演员养眼就可以,只要演员能招揽广告效应和眼球效应,就可以马上出名,其他的就管不了这么多了。三是作为演员或者说戏校学生,似乎只要专业成绩合格就可以了,相对来说比文化重要,当然平时练习专业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去温习文化课;而学校开设的课程往往又是非常简单,教授的文化内容是按最低要求来教授的,讲得那个点,艺校里的文化老师似乎不太重要,是“花瓶”而已,过过场而已,不可能为了文化分数而扼杀未来的演员。
尽管演员们之后拥有了所谓的大专或本科学历证书,那含金量和真实程度也只有他本人自己知道,充其量也是为了评职称。
当然文化修养并不是单指语数外等文化课程,也包括个人修养、素质和品味以及文化底蕴。也不是说作演员,还非要把数学、物理、化学研究透。从小把文化基础打扎实,无论哪门功课,都对自己专业有非常大的用处;同时也是为自己积累文化底蕴。
说大了,无论社会哪一行,文化是最硬的手段和资本。
九斤老太 2010-2-24 02:17:53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以上的朋友们的观点,除了要加强自身艺术技巧上的唱,做,念,打功底之外,文学功底也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一样必不可少的功底,那就是生活积累。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演员在舞台上塑造人物一定要有深厚的生活积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既有共性,但各具特性。要塑造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就要深入生活,了解生活中的细细节节,观察周围各式各样的人群,探索人物的内心。当然个人的生活是有限的,它可以借助于书本,媒体,电影,电视等等等等。总之,生活的各种元素积累越多,对人物的塑造越丰满。

再谈谈,沪剧在表演(做功---肢体语言)上的不足。它不像国粹京剧和其它古老剧种,有一整套程式化的表演手法,被戏称为话剧加唱,其实沪剧还没有话剧表演的那种规范,只能说是自由化的表演。但是,没有程式化表演的束缚,沪剧在表演手法上的可塑性就比其它剧种强。它可以学习戏曲程式化的身段,吸收话剧的形体雕塑,舞蹈的鲜明节奏,将其融合提炼成为沪剧新的的表演形式。配合沪剧特殊韵味的柔美唱腔形成沪剧区别于所有其它剧种的独特的表演风格。这样就可以把不足转化为优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logfeiyunpu

11
粉丝数
188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