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沪剧发展的三个时期(三)

来源: lizhenmin 2010-1-12 09:06:3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三)解放后——沪剧全面发展创新的鼎盛时期
    上海的解放,给沪剧带来了新生。
    首先,在党的领导下,一人在政治上彻底翻了身。通过历次运动、学习和锻炼,提高了阶级觉悟,明确了服务方向,参加了革命的文艺队伍,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在党的正确的文艺方针的指导下,使沪剧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由于深入工农兵,向工农兵学习,为工农兵服务,先后出现了一批比较优秀的反映现代生活题材的剧目。其中有《白毛女》《罗汉钱》《金黛莱》《母亲》《战士在故乡》《星星之火》《黄浦怒潮》《史红梅》《金沙江畔》《鸡毛飞上天》《红灯记》《赵一曼》《芦荡火种》《巧遇记》等大型剧目,也有如《争上十三陵》《八连之风》等中小型剧目。同时还改编上演了如移植于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红色宣传员》,还有反映日本人民反对美帝侵略的《广岛姑娘》,历史剧《甲午海战》,童话剧《马兰花》等。
    在挖掘整理传统剧目方面,一百二十多个滩簧剧目基本上都记录下来,其中已经整理上演的有《阿必大》《女看灯》《杨乃武与小白菜》《借黄糠》《庵堂相会》等,其题材的广泛,内容的丰富,形式的多样,是在解放前所绝对不可能想象得到的。
    在曲调方面,解放以前已经湮没不予使用的曲调,基本上已全部挖掘出来,同时在演唱的基础上随时得到丰富和加工,新创造的而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调也有涌现,如“快流水”“绣流”“夜夜游”等,均已得到广泛的运用。而如“寄生草”“紫竹调”“反阴阳”等,其变化之多样,运用之自如,不仅在专业队伍中日益得到丰富和完美,在业余队伍中也使用的非常广泛。在曲调运用、演唱方法上也有很大的发展,如合唱的多方面运用(有写景的、有写情的、有刻划人物内心世界的,又烘托环境气氛的等等),重唱形式的出现,都为沪剧表现现代生活手段上增添了不少光彩。伴奏乐器也有不少增加。此外,如新生力量的培养,编剧、导演、演员、编曲、美术等各方面人才的增加,队伍的壮大,艺术流派的继承和发扬,也都得到巨大的发展和提高。
    与此同时,在演出的地区、人数和观众的对象方面也得到扩大和发展。人民公社、工厂、部队等已经成为沪剧经常演出的场所,许多剧团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南至闽粤,北至京津,西至西安兰州;1953年曾出国,到朝鲜慰问演出。同时,在工厂、农村、部队更有一支群众业余的演出队伍,使沪剧在群众中有了较深厚的基础,并由于沪剧《罗汉钱》《星星之火》等拍摄了电影,在国内外放映,其观众面也就更为宽广了。
    总之,沪剧在解放以后,发展是空前的,成绩是显著的。虽然沪剧约有两百年左右的发展历史,形成舞台剧也有五六十年,但它真正的得到全面发展,还是在解放以后十多年来的事。沪剧和一些历史较久的剧种比较起来,终究还是个年轻的剧种,目前尚处于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今后应当继续向兄弟剧种学习,在党的教导下,在广大群众爱护和帮助下,进一步提高,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续完)
参与人数 1 威望 +5 收起 理由
仙人球 + 5 拜读了。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威望 +5

大神点评6

沪剧吧老迷 2010-1-12 10:49:03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楼主辛苦!
期待沪剧发展再续新的时期!
贝贝 2010-1-14 09:58:05 显示全部楼层
lizhenmin老师系统介绍沪剧史,受益非浅
爱戏剧 2010-2-12 21:35:51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lizhenmin老师,对于沪剧有了进一步认识。希望以后多看到这样的介绍。
仙人球 2014-2-4 11:08:50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李老师,收益匪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lizhenmin

67
粉丝数
676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