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袁滨忠简介

来源: yurzh 2009-11-17 09:36:5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袁滨忠简介
袁滨忠,1932年10月出身,浙江舟山人。1950年养父送其学戏即师从著名演员筱文滨学艺,进文演剧团(后改名为艺华沪剧团)。1951年进爱

华沪剧团。袁滨忠在学艺时刻苦钻研,进步很快。至1955年已成为剧团主要演员之一。他的表演深沉细腻,唱腔高亢,融合了筱文滨和王盘声

的特长并结合自身嗓音条件有所发展,故既有“文派”、“王派”之长,又自成一派——“袁派”,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袁滨忠是筱文滨的关门弟子,师兄是王盘生、邵滨孙。袁滨忠的戏路很广,他先后在《梁祝》、《桃李颂》、《青春之歌》等剧中担任重

要角色。1959年参加上海市沪剧界著名演员会申《雷雨》时,他演周冲颇受赞赏。60年代初期,他主演了《年青的一代》和《红灯记》,分饰

林育生和李玉和,更为观众注目,成为沪剧界有影响的青年演员之一。1964年11月,袁滨忠随爱华沪剧团团长凌爱珍等6人赴北京向中国京剧院

学习时,受到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央领导接见并作了亲切谈话。
    袁滨忠在艺术上精益求精,为了演好角色,他经常深入工厂、农村体验生活。为演好《红灯记》中李玉和这一光辉形象,他多次到铁路上

海站向扳道师傅求教。曾任杨浦区第四届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爱华沪剧团艺委会主任。“文化大革命”中,他备受折磨

,干1967年被迫害致死。1978年11月18日平反昭雪。
(摘自杨浦区政协地方志档案)
文革中的袁滨忠

      在文革中,沪剧界受到了重创,受迫害致死的名家就有三位,其中最年轻的是一位风华正茂、年仅35岁,说起来至今都令人痛惜不已,他

就是沪剧界少有的天籁之音,却与舞台永诀,匆匆走完他短暂人生的袁滨忠。那一刻停留在四十年前-1967年的12月28日。
      提起袁滨忠,上海滩上的老年戏迷都会津津乐道。他成名很早,49年学戏,51年进爱华,受到老艺术家的提携,遂挑大梁成为主演;他

音色潇洒、优美、用嗓非常松弛,从而形成了阳刚柔美相济、清亮华丽的风格。他嗓音音域宽广,高音尤其辉煌,演唱时高亢激越,充满青春

活力和穿透力。现在我们称他的唱腔为袁派,但在他生前,并没有人提及,更没有人认可,一直到文革结束之后这才有了袁派的说法。究其原

因,并非是他生前没有开创出新的流派,而是论资排辈以及舆论媒体包括观众戏迷都没有把这一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缘故。
                                                                                      
                                  袁滨忠与韩玉敏合演根据王尔德剧本改编的沪剧《少奶奶的扇子》(摄于1959年,网搜)。

      袁滨忠本名袁俊,59年沪剧界六大沪剧团大会串,演出由曹禺名剧改编的同名沪剧《雷雨》,当时爱华沪剧团派出的演员是袁滨忠,被

分配饰演周冲,那是沪剧舞台上至今没有人超越的周冲,无论形象、气质均为上乘。袁滨忠英俊挺拔,好多沪剧小生个头都没有他那么高,他

人又比较清瘦,不像现在孙徐春那样偏胖,所以他演小生在形象上就占尽了优势。而且他的嗓音高亢清亮潇洒,他的代表唱段非常多,就说他

在《雷雨》中周冲在夜访鲁家的一段唱:"在一个冬天的清早晨",是一段沪剧新腔,揉合了歌曲的因素和旋律,但他又分明是沪剧的规范,明

快、抒情,直到嘎然而止的"不平等"一气呵成。
     袁滨忠在舞台上气质儒雅、书卷气十足,和他受到的教育和文化熏陶是分不开的。他曾就读于著名的上海中学,这是一所历史悠久、教学

质量很高、要求严格的寄宿制名校;正是在这环境下,他练就了一手好字,写得一手好文章,因此,袁滨忠在中学阶段打下的扎实的知识基础

在沪剧界是不多见的,而文化程度之深浅,对演员理解剧本、剖析角色会起到不小的作用。可他的童年相当不幸,因家境贫困被宁波的生身父

母送给上海的一对夫妇作养子,正是养父的一个辍学决定改变了他的人生,被送到筱文滨处学唱沪剧,从此象牙塔里少了一名学子,而沪剧界

却升起了一颗熠熠生辉的新星。
      袁滨忠性格比较内向,为人谦和,哪怕是大红大紫也无半点名人架子,因此他有着极好的人缘。应当说,五、六十年代从事沪剧的演员

们是幸运的,他们遇到了一个观众对沪剧有旺盛需求的大环境,袁滨忠在剧团是台柱,挂头牌,工作量是惊人的,因此也使袁滨忠得到了极大

的锻炼,他大量的舞台实践为流派的形成和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根据袁滨忠的录音制成的视频,但没有他本人形象。(网搜)。

       能反映袁派唱腔特色的莫过于他主演的一系列新戏。例如《年青的一代》中他扮演林育生,那一段读遗书的唱段声情并茂,沪剧中的赋

子板本就擅长读信,但这一段"在这死一般寂静的"后起腔,到"你千万不能忘根本-忘根本"落腔收尾高潮形成。袁滨忠主演的新戏很多,有《红

珊瑚》、《苗家儿女》等,而出演第一男主角是爱华沪剧团的看家戏之一《少奶奶的扇子》,特别是他那一身西装的扮相,常引起喝彩掌声不

断。
      当然,最应该提及的就是:当初从电影改编过来的沪剧《红灯记》有两台,一台是艺华的《三代人》,另一台就是爱华的《红灯记》。

袁滨忠扮演的李玉和在刑场上的大段唱腔空前高昂,完全体现了袁派的风格;后来文革风潮一起,原来的主要演员都靠边站,造反派居然安排

袁滨忠改演了磨刀人,磨刀人是一个配角,团里又不是没有人能够演非得袁滨忠不可,所以每当磨刀人出场台下掌声一片,等到他唱完"我吆喝

一声,削刀磨剪刀"更是叫好声不断,相反,扮演李玉和的演员就没有什么彩头,于是问题更加严重,袁滨忠被打入牛棚,不久因不堪迫害而自

杀。
                                                  
        音频唱词:(周冲唱)大概你心中将我家恨,怪我们不该叫你回家里,其实今朝此桩事,我想想实在对不起,只怪爹爹不该应,我恨

他只讲强权不讲理,不过你心里莫担忧,事情慢慢会改变,但等我父亲回矿上,我一定帮助侬读书去,(四凤唱)女人究竟是女人,何况我是

一个底下人,(周冲唱)我从来不当侬佣人看,我恨这个世界不平等,我们一样都是被压迫,我心里厢最恨我父亲,四凤啊!这世界不应该再

存在,我和你都还年纪轻,我们的世界不在此,我和你一同去找寻。(四凤白)二少爷,你真会得讲闲话,(周冲白)四凤,是真格呀,我有时

候就忘记现在,忘记了家,忘记了我的姆妈,也忘记了侬,并且也忘记了我自家。(周冲唱)像在一个冬天清早晨,明亮的天空万里睛,在那

广阔无比的大海上,有一只小船驶得像海燕轻,白色的风帆张得满,海风阵阵吹得紧,像海燕张开翅膀海上飞,飞向天际追白云,(白)四凤

!(唱)那时候我和你同坐在船头上,乘风破浪向前进,我和你飞向我们的新世界,那里有真正的快乐和清净,没有虚伪和争吵,没有强权不

平等。(网搜)

       值得宽慰的是袁滨忠去世后沪剧再度辉煌时,袁派的牌子响亮地打出来,为沪剧界、为观众所认可。袁派传人最具代表性的有两位,一

位是徐伯涛,另一位就是徐俊。巧合的是翁婿俩都是单名一个俊字,徐俊刚刚暂露头角便告别沪剧舞台去香港发展,去港前曾录制一盒带,内

容均为袁派名段,因此袁滨忠的亡灵可以含笑九泉。可惜的是,徐俊自港返沪后改行做了导演,从此沪剧舞台上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听不到

他的袁派唱段了。
      想当初,爱华沪剧团在老艺术家甘当绿叶高尚风格的同时,提携、培养出了袁滨忠、韩玉敏这一对专演舞台情侣的青年黄金组合,这在

当时的沪剧界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小字辈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又有着较好的口碑。尤其是袁滨忠的唱,风靡舞台电波,拥有大批

粉丝。文革的倒行逆施,致使袁滨忠的英年早逝,无疑是沪剧界的重大损失。粉碎四人帮后,沪剧再度辉煌袁派确立,沪剧界一度新人辈出,

舞台繁荣;然而,由于近年来沪剧的不景气,袁派濒临被遗忘的角落,今天特撰此文,纪念一代艺术家袁滨忠先生,让袁派艺术扎根人们心中

不被忘却。
                                                                                                                           

2009.11搜集整理

大神点评21

滩簧西乡调 2009-11-17 12:34:55 显示全部楼层
1# yurzh
看得出,您一定是个袁迷~~~~握个手吧
当初使劲踏上一脚,出名了赶紧上前表功。某些人真不要脸!!!鄙视。
yurzh 2009-11-17 12:54:59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握手!我是新手,向你学习了。
王芳 2009-11-17 17:26:14 显示全部楼层
想当初,我也是一个袁派迷,只要收音机里放袁滨忠的唱段,我会放下任何事情,也一定要听的,他的唱腔高昂动听,音色华丽优美,使人百听不厌,可惜啊,他的离去使沪剧暗淡了不少。
yrjyrj 2009-11-17 19:20:34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看到袁滨忠的较详细的生平,感谢提供这材料的朋友.袁滨忠虽然已古诗,但是他的唱腔和艺术形象永远留在我们这些热爱沪剧的人们心中.
娄江沙子 2009-11-17 20:28:30 显示全部楼层
袁派沪剧,渊源不息。怀念沪剧袁派创始人袁滨忠。
老胡 2009-11-18 21:02:06 显示全部楼层
#4 王芳
想当初,我也是一个袁派迷,只要收音机里放袁滨忠的唱段,我会放下任何事情,也一定要听的,他的唱腔高昂动听,音色华丽优美,使人百听不厌,可惜啊,他的离去使沪剧暗淡了不少。
————————————————————————————————————————————————

我在少年时代也是只要收音机放袁滨忠的唱段,会停下任何事情来听的。

深切怀念沪剧王子袁滨忠老师。
blogfeiyunpu 2009-11-19 02:01:15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爱华和艺华做法不同。

艺华是把王盘声(李玉和)王雅琴(李奶奶)张剑青(李铁梅)一律靠边站。

爱华别出心裁,硬让袁滨忠继续在台上(这非常反常)扮演一个磨刀人的配角。

结果台下许多袁迷,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

而艺华的刘志麟出演李玉和就不曾碰到这种尴尬。
博客飞云浦
kaiyue 2009-11-27 09:27:43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沪剧王子”太可惜了!
阊门人 2009-12-2 18:35:08 显示全部楼层
1# yurzh

根据上海戏曲有关资料记载和近月陆敬文老师出生版的沪剧书介绍,袁滨忠是苏州人,不是浙江人.
万泉河水 2009-12-8 11:21:18 显示全部楼层
有“浙江舟山人”(杨浦政协地方志档案);浙江宁波人(童自荣说的袁滨忠故事录音);江苏苏州人(上海文联网上褚伯承写的文章);江苏苏州人(陆敬文出书写的)......虽有不同说法,但不影响袁派艺术,不影响袁滨忠曾经是一代“沪剧王子”。
沪剧新来者 2009-12-15 10:04:48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对袁是什么地方的人并不关心,关心的是袁的唱腔优美、激情、华丽、高亢,袁派唱腔现在大概只有钱思剑算得上是传承了,确实袁派唱腔要有嗓子的天赋。钱思剑算得上是实力派沪剧演员了。
wangjun 2009-12-15 13:23:27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袁派是我最喜欢听的,可是现在袁的唱腔没有一个视频,可惜啊,仅有几个音频段子也是过去老式盘式录音带转换过来制作的,听起来总觉得有不一样,好像节奏慢了。现有沪剧唱腔中,我可能还是喜爱袁派的缘故,对钱思剑唱的也是很喜欢听的,因为他嗓子好,学得最象。戏迷中也有唱得较好的,有的学唱听起来还是可以的。
lujunwen 2010-6-9 14:15:18 显示全部楼层
df_xu 2010-8-15 09:44:56 显示全部楼层
想当年我也是非常喜欢看袁滨忠演的戏,如红灯记,雷雨,石榴裙下等,他受到迫害过早离世,真让人痛惜。请问8号楼主袁在红灯记中演磨刀人时,李玉和一角由谁主演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yurzh

34
粉丝数
13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