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同为沪剧泰斗级别人物的王盘声决不能遗漏

来源: blogfeiyunpu 2009-3-13 21:07:5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曾著文指出上海沪剧院网页人物简介栏目中一个重要遗缺——拉下了王派创始人王盘声

间隔多时未见更动。再次造访这个网站,搜索其中的经典剧目栏,赫然登列其中的一个经典剧目就是——

《碧落黄泉》

剧本写杭州某大学学生汪志超与同学李玉如订有婚约;另一女同学金彩雯则单恋于汪。志超毕业后失业,金凭借其父权势,趁汪父挪用其经手款项,对汪施加压力,汪遂违心与彩雯成亲。此时,李玉如因拒兄嫂逼婚而走出,不幸遭车祸入院抢救。汪金成婚之日,汪收到李的“贺信”,深感内疚,急赴医院与李互诉衷肠,李含恨而逝。
此剧上演后,王盘声演唱的“志超读信”广为流传,成为剧团的看家戏。

一方面肯定王盘声的这部代表作是上海沪剧院经典剧目,其演唱的“志超读信”也是沪剧赋子板广为流传的一段经典,另一方面却继续把沪剧界最为流行的生角唱腔创始人排除在外。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07年国庆黄金周,沪剧院挑梁小生优秀青年演员朱俭连轴转主演了《碧落黄泉》、《陆雅臣》、《一文钱》和《人间至爱》四台大戏。你看,碧落黄泉不就在其中吗?饮水不忘掘井人,请问你们怎么能够忘记那真正的汪志超,第一个那样读李玉如来信的王盘声呢?

难道王盘声自己强烈要求不列入人物简介,难道王盘声是打入另册的坏人?难道……,唉,还能有啥个“难道”呢?!只能是唱一句:人家说天上秋云薄……

大神点评13

chen9001 2009-3-14 11:51:58 显示全部楼层
新艺华恢复时,王盘声与邢月莉毅然回到了集体所有制的区级剧团.他们复团的"开锣戏"就是<碧落黄泉>,剧场门口人山人海!饰演志超和玉如的,正是王与邢.老实说,如果他俩留在沪剧院,那么新艺华就会因为缺了这位有巨大号召力的"小生"和还算年轻的花旦而无法恢复.张杏声回到"长宁",也是类似的原因.这些演员是离院而非"暂借","户口"迁走了,当然就从沪剧院的名单中消失咯.应该是这个道理吧.
申灏 2009-3-14 13:47:26 显示全部楼层
王盘声在他的《王盘声沪剧唱腔艺术》一书“我的艺术人生-王盘声艺术生涯自述”一节中,就他在文革期间和文革结束后三次被迫离开舞台的痛苦经历,以及因剧团体制不同在工资、评职评级和退休后的养老金等方面,与其对沪剧艺术所作贡献和在沪剧界地位极不相称的"真叫人啼笑皆非”的不合理待遇,有较为详细的讲述。
lily 2009-3-15 15:25:25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下面这篇报道可以让一楼和更多戏迷了解王老师不在沪剧院网站的原因
     上海市“两会”期间,政协委员马莉莉、宗福先、曹可凡等提议关注本市85岁以上文化老人生存状态——保护城市“活的文化史”
  ●“我们现在重视引进人才,但我们也要让人们看到,当年的人才现在的生活境遇,他们是整个城市的文化代表。”
王盘声,今年86岁,沪剧男生腔系中最主要流派——“王派”的创始人。如今整个沪剧界,像他这样健在的唱腔流派创始人仅两位。他曾于1992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和中国“金唱片”奖。2008年2月,他又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可就是这样一位沪剧表演艺术家,现在每月退休金只有1778元,生了病,只能在社区医院开药,每次最高额度50元。
在近日举行的上海“两会”上,当政协委员马莉莉提议关注王盘声的生存困难时,同组的与会委员全部附议。马莉莉当即写下提案,毛时安、曹可凡、何赛飞、吴冕等23位委员联名提议。
  在上海85岁以上的文化老人中,王盘声无疑是最特殊的一位,但生存状态不理想的并非只有他一人。委员宗福先是“文学发展基金会”的理事长,他和李小林等五位副理事,三年来走访了全市67位85岁以上老作家中的48位。据宗福先介绍,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老作家,他们的生存状态与其对上海现代文学的贡献和资历很不相称。
  委员曹可凡是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综艺部首席主持人,多年来一直做老艺术家的访谈节目。会议期间,他找到宗福先、李小林商量,他们准备联合做一件事:对全市各种文艺类别中85岁以上的文化老人的生存状态进行调研。记者获悉,这一调研,将于今年春节后正式开展。
  记者在“两会”现场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采访了王盘声,了解他的近况。
  退休早、无职称是经济窘迫主要原因
  在沪剧界,一向有“十生九王”之说,意为十个沪剧男小生中有九个是唱“王派”的。“王派”唱腔既讲究阳刚气又风雅糯软,可塑性强,深受沪剧演员和观众喜爱。而这一切与王盘声从艺七十年一直致力于沪剧唱腔改革分不开。
 他十五岁开始学艺生涯,在最初学艺的六年里,一直“跑龙套”。1945年,在他出演《新李三娘》时,对其中《刘智远敲更》片段在唱腔的节奏旋律上做了突破创新,使人物情感的表达更细腻真切。从此,他一夜走红。之后在出演《碧落黄泉》时,他不单采用“慢节奏快唱”的方法,还在声腔运用上,使男女腔混合。这一“创举”立即引起轰动。1949年解放后再度公演时,九星大剧院被排队争相购票的观众挤破了大门和玻璃窗,只能出动几十名警察维持秩序……
这种革新精神贯穿王盘声的艺术生涯,为他在沪剧界赢得莫大声誉。他原是黄浦区区级剧团的团长,”文革“中剧团解散。1970年,他被爱华沪剧团吸纳,扮演《红灯记》中的“李玉和”。1973年,爱华沪剧团与上海人民沪剧团合并,改组为上海沪剧团,王盘声成为上海沪剧团第一批在编人员。1979年,上海区县剧团逐步恢复,黄浦区又成立“新艺华”沪剧团,王盘声服从组织安排,离开上海沪剧团。三年后,因种种原因,“新艺华”解散,他被分配至黄浦区文化馆。1983年,作为普通馆员退休,当时的工资为145元。1988年,当上海院团开始评定职称时,他因已退休而没有参评资格。
  “退休时间早,无职称是导致文化老人晚年生活窘迫的主要原因。”宗福先告诉记者。现年85岁以上的文化老人,大多在上世纪80年代初退休,退休金大都比较少,即使二十多年来有所增长,但因基数低,有部分人目前退休金仅两千左右。由于退休时间早于职称评定时间,不少人无职称,在包括住房、医疗等各方面的待遇均无法落实。
  宗福先告诉记者,在走访老作家的过程中,他发现,有的仍住在上世纪50年代的老旧房子里,有的房间里仅有的家电是一台老式的黑白小电视机,还有的家里的椅子把断了,用布条缠着……
  王盘声在近80岁时,住在四女儿家,与外孙合住在一间九平方米的睡房里。他的六个子女经济条件都不如意。女儿黄士英已退休,退休金1500元左右,小儿子目前没有工作。
  医疗保障是最大问题
  如果不是2001年股骨出现问题,王盘声还不会感受到那么大的经济压力。黄士英告诉记者,2001年前,父亲的身体一直不错,尽管经济拮据,但保持着良好的心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1983年王盘声退休,可他从未离开过沪剧舞台,他所开创的“王派”唱腔在沪剧界和沪剧爱好者中始终保持着旺盛持久的生命力。1992年,他还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和中国“金唱片”奖。如今,他的弟子如孙徐春、徐伯涛等都是沪剧界的支柱力量,还有许多弟子从事各行各业,“王派”艺术正得到更广泛的传唱。
  而与前辈王盘声同台演出多年的沪剧表演艺术家马莉莉,从未听他因住房困难、工资待遇低等发过牢骚。但在他两侧股骨接连出现问题后,倔强低调的老人心中顿时有了强烈的担忧。2001年,78岁的他坐沙发时不小心扭了一下,左边股骨自此经常性疼痛。因为经济原因,他忍耐了大半年没去医院,直到最后疼痛使他无法正常站立、行走,在新老伴的催促下,他才去医院做了检查,而医生的诊断让他目瞪口呆:必须换股骨,再耽搁下去,今后就将无法站立。而换一根股骨需要6万元,还不包括住院护理等其它费用。老人的压力陡然增加,不知如何是好。最终,是新老伴在国外的子女为他支付了所有费用。
  可好景不长,2005年,他的右侧股骨也必须更换。而此时,老伴也生了重病。压力可想而知。最后,当老伴得知他的情况后,再一次让自己的子女支付了所有费用。“如果没有她,我早就不在了。”接受记者采访时,王盘声神情复杂。当记者问及对自己今后的生活最担心的是什么时,他说:“生病。”
  “85岁以上的文化老人,还需要什么?住房?职称?他们最担忧的无非就是医疗。”曹可凡说,他们的退休金有多少?看一次病够吗?医疗保障问题得到解决,他们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这些为城市的文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我们不能让他们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旅途中,感到心寒。”
  希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
  采访时记者发现,刚刚还为自己的医疗问题神色黯然的王盘声,一谈及沪剧唱腔就来了精神。去年6月,他在女儿的帮助下撰写出版了《王盘声沪剧唱腔艺术》,这是王盘声的夙愿。退休后他就一直想把自己对沪剧的体会、见解写下来,供青年演员、沪剧爱好者参考。可一方面一直忙于舞台表演,另一方面微薄的养老金难以支付出版书籍所需费用,一直耽搁着。但他从未打消过出书的念头,平时一有时间,就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写写记记,这样的小本子多达十几本。去年2月,王盘声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什么?我不能‘空有虚名’,一定要把书出版。”王盘声这样说。这一次,还是老伴为他了却了一个心愿。
  黄士英告诉记者,爸爸还想再出书,《王盘声沪剧唱腔艺术》并没涵盖其全部的心得。只不过,现在只能拿卖这本书的钱支付下次出书的费用。“王老师对目前的沪剧现状很担忧:年轻演员吐字、腔式等都有问题,对沪剧由热爱而生发的坚持,几乎看不到。”马莉莉说。在记者采访时,一谈到这个问题,王盘声就对身边的上海戏剧电台的人说:“你们如果开设沪剧教唱节目,我可以去。”
  “老一辈文化人身上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确实让人由衷地敬佩。”曹可凡说,他们都是不可复制的。但他同时强调,我们也必须尊重和保护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风骨”。据他介绍,去年离世的某位文化老人,老伴生病时,他辛苦地写文章,想要通过稿费为老伴支付医药费,可毕竟年纪大了。曹可凡和周围的人想要帮他,想来想去只有通过请他为一本新书写代序的方式,支付给他5000元的稿费。
  “希望政府能出台相关政策,让这些文化老人得到与其资历相当的经济保障。”记者采访马莉莉、曹可凡、宗福先时,他们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宗福先进一步说:我们现在重视引进人才,但我们也要让人们看到,当年的人才现在的生活境遇,他们是整个城市的文化代表。把他们安顿好了,对现在的人是一种激励、一种安慰。
  是的,我们总在竭力追溯和寻找这座城市的历史,我们总在一个个文化老人故去后才开始惋惜关注来得太迟,但我们可曾想到,那些正默默生活在城市角落的文化老人,就是一部部“活的文化史”。他们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未来。给他们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就是保护这座城市最珍贵的记忆,未来也会因此而更美好。
                                                                   转载于2008年新闻午报
小百灵 2009-3-15 19:27:30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篇文章以后,对于另外一篇帖子,有网友对王盘声老师一书中出现“男生唱腔”这样一词提出了疑问,当时我很不理解,以为真出了什么问题,不过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我理解“男生唱腔”一词的确没用错!这里男生的那个“生”和“十生九王”中的“生”完全可以划上等号!
雁声 2009-3-16 10:14:42 显示全部楼层
沪剧院的网页还是别指望它了
frankwyj 2009-5-26 11:43:22 显示全部楼层
王盘声分明是借调,而且听从组织安排才进新艺华的,这里完全是人为因素,什么一团二制,王老是一位只知专研沪剧艺术的堂堂君子,分明是被人害了,要为王老甄别.
blogfeiyunpu 2009-5-26 21:32:54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王盘声确实是(曾是)国营单位在编人员,那么该恢复此身份,不应作为集体所有制区级单位人员退休。

王盘声据我所知为人相当老实,老实人吃亏。

想比之与陈瑜,同样艺华黄浦区级集体制出身,天差地远。想当初,陈瑜还是个小小学徒呢。

如果王盘声他自己主动离开那没话说,可是如果组织安排那就不同了。

比方说“潜伏”,组织上要求他打入军统,多少年为过组织生活未交党费,那不算脱党。党龄工龄继续,肯定是离休干部待遇不变,保不住是十三级以上。
博客飞云浦
frankwyj 2009-6-5 15:28:28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沪剧院是有用的就拿来,不想要就抛去,真是"招之即来,挥之就去".
陈树伟 2012-8-1 19:42:11 显示全部楼层
王老师是怎样离开国家沪剧团,去新艺华的?张杏生去了长宁怎么又回来了!王老师为啥回不来?老实人吃亏啊!去时图个啥?图个团长当当?还是黄浦区私下有啥承诺?华文当时也在沪剧院,编制一下子进不了,要她耐心等。宝山叫她回去承诺当团长解决住房,这还情有可愿。王盘声是服从组织调配性质,不带私利离团,去重建新艺华。好景不长解散了应该回沪剧院呀!那怕打官司,也要回来!其中还有什么原因?一句话老实人没用!张杏生辟去团长也回来,有长远眼光。谈到此问题,脑海中必然想起眼前的张爱华先生,沪剧院茅善玉找了他三次......他是患得患失毫无决断!可惜。
小月 2012-8-17 16:56:14 显示全部楼层
沪剧还有好多老艺人 老艺术家  怎么没人介绍的 像筱文韵  今年年头滩簧老戏  丁根本啊  邱晓云  沈玲琴   筱爱珍 等等的  没人讲他们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logfeiyunpu

11
粉丝数
188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