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扫码查看手机版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资讯
家园
Space
瀑布流图文
帮助
Help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登录
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本版
帖子
用户
帖子
好友
日志
相册
记录
道具
勋章
收藏
分享
任务
道具
广播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沪剧专题栏目
›
沪剧文化
›
流派的辉煌和哀伤之十四—杨派创始人杨飞飞 ...
返回列表
流派的辉煌和哀伤之十四—杨派创始人杨飞飞
[复制链接]
来源:
blogfeiyunpu
2009-3-13 00:42:37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与
解洪元
是倒数第二个出场的生角演员相对应,
杨飞飞
是倒数第二个出场的旦角演员。
杨派创始人杨飞飞是
赵春芳
的妻子,再说一次不是上海早报里乱登的说成是
邵滨孙
的妻子。杨飞飞和邵滨孙倒是同台演出过——那是解放前在那一部石派名剧《叛逆的女性》演出时,杨飞飞演
石筱英
的丫头,邵滨孙演石筱英的小叔。有一段“抢绢头”就是讲邵滨孙拣到石筱英失落的手绢。杨飞飞来寻找并索讨,最后从他手里抢走。另一次就是六大沪剧团联合演出《雷雨》,杨飞飞演四凤邵滨孙演鲁大海。不过两人没有多少对手戏。
杨派创始人杨飞飞的杨派非常有名。她也是上海滩三大著名悲旦之一——另外两位是静安越剧团的戚雅仙戚派创始人和上海评弹团的徐丽仙丽调创始人。这三位嗓音都独特,全部非常适合演悲旦。流派也是根据嗓音特点结合剧情逐步得到公认。原先他们都是小角色,后来成为名家极负盛名。我好婆就非常喜欢戚雅仙的 “唐”下去的音调,也非常喜欢徐丽仙的咏叹。
戚雅仙是看过《血手印》,没有看过她的《玉堂春》。徐丽仙主要是听电台,那是没有一曲不听没有一部书不听的——包括和蒋玉泉搭档的赴港演出“关亡”,玉蜻蜓一折以及“小妈妈的烦恼”等开篇,“新木兰辞”更是百听不厌。
杨飞飞最有名的就是打官司的那段“杨八曲”。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茶馆店有点唱节目,其中就有这一段,印象中好像没有别的啥沪剧唱段得到过如此传播。
杨八曲是《妓女泪》里女主角从狱中释放北上寻子路上的唱段。本来,如果是话剧之类的肯定没啥戏可演,而戏曲就能够由于这样一大段唱来把这一场戏铺陈得异常精彩。同理,《为奴隶的母亲》“归家路上”一场戏也是一样。本来就是春宝娘抵押结束回家路上,却唱出了整整一场好戏。——从“翻上高山把路赶”开始就紧紧抓住观众的心。
《妓女泪》文革后复演,分前后两人合演。前半场是杨飞飞得意门生
赵慧芳
演,后半场就从杨八曲开始是杨飞飞演。原先听着觉得赵慧芳的杨派唱得真好啊,可杨飞飞一出场就感觉大不同,
赵慧芳就是后来演《东方女性》的主角女医生,那出戏非常之好。她是和
刘银发
华雯
合作演的这台戏。
在流派演唱会上杨飞飞是在压台的
丁是娥
之前出场的一位旦角。她唱的是新编革命现代戏《两代人》。那时候上海沪剧界好戏新戏连台。杨飞飞唱其中的“狱中”一段唱——从“猛听得耳边一阵敌人枪声响”开始,到“千万人跟上共产党”为止。层层推进,一气呵成。
接下来加唱的是《白鹭》中的“回忆”。从“碧绿枝叶粉红花,此花就是日日春”开始到“九年离别情不断啊,今日重逢喜心头”为止。又是满堂彩!
年前举行杨飞飞流派演唱会。很奇怪的是报道中说上海沪剧界五朵金花悉数出场演唱杨派。
马莉莉
陈瑜
茅善玉
陈甦萍
华雯她们五位其实无一人演唱杨派也不是杨派传人。华雯她还是宝山沪剧团的(勤艺沪剧团是它前身),别的四位也都不是。平时我记得听到过陈瑜在《清风歌》里有一大段唱“星斗暗,夜深沉”中间为了体现人物心情插了几句杨派唱段。仅仅是几句而已。此时此刻换了一个音调,也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杨派。
不知道现在还有谁是真正杨派的继承人。杨飞飞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之一,希望她能有好的接班人。
见到杨飞飞本人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我们的小姑妈从台北来上海,有人请客在延安路上海儿童艺术剧场看浙江来的越剧。票子是杨飞飞搞来的,位子很好。我陪同专程从常州来的九姑妈一同前往,于是就看到了杨飞飞。之前倒是去过她家住的新闸路新式里弄多次——那比
汪秀英
住的海防路神气地段也更好。也不知道现在是否还住在那儿。
对杨飞飞记忆最深的是两件事。一是她刚刚还在后台谈笑风生,一出场马上悲切切换了一个人。二是她是很风趣的一个人,这也可能是她长命百岁的原因之一——那三大悲旦其余两位都因癌症早已逝世。最触目惊心的例子是文革中揭发杨飞飞她讲过——“学毛选,就像擦脚藓药水。擦擦是好的,一个勿擦就又要发作。”其实本来满形象的,那时候就成为反动言论。
附注:这段话里那个“擦”字应该读作TA(沪方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抢沙发
显身卡
大神点评
3
chen9001
2009-3-13 10:38:45
显示全部楼层
流派演唱会上杨飞飞唱的“狱中”,楼主漏记了前面一段"摇篮曲"式的唱"不要哭,听那耳边叮当响".
《白鹭》中的“回忆”第一句应该是“碧绿枝叶鲜红花”,请楼主改一下.这段唱是有唱片出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blogfeiyunpu
2009-3-19 01:14:05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从不要听,那边镣铐叮当响; 不要看,那边人间鬼横行开始。
抱歉我当时听到的也确实是碧绿枝叶粉红花。
演员演唱时常有类似的个别字眼更换的现象。比如今年戏曲春晚,孟广禄演唱《郑和下西洋》选段,其中第二段开始是“大海啊,大海啊”,字幕打出来是如此,我想剧本也应该是如此。但是孟广禄当场唱的是“大海呀,大海啊”。
这种情况很普遍,不足为怪。
博客飞云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表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浏览过的版块
沪剧动态
沙龙汇总
戏迷交流
手稿文献
乐队交流
优秀版主
优秀版主
blogfeiyunpu
好友
发布
12
粉丝数
188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