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海上艺坛60年影像展:沪剧

来源: blogfeiyunpu 2009-10-8 06:06:2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转贴按语———好极了的一篇网文,转自好友元味的新浪博客。不知为何图片一张也没有贴上来。请各位径直去他的或者我的新浪博客查看。


沪剧,地方戏里的小妹妹,上世纪初名为“申曲”,抗战后才有“沪剧”之称。与京昆越不同,沪剧以表现当下的现代生活为特长,加上其浓郁的江南乡土气息,因此格外具有生命力。其唱腔柔美,节奏明晰,听来非常悦耳舒坦。

沪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特点,兼容并包且温文尔雅。只是如今这座急急令行军在工业化大道上的城市,尚在重新探寻文化坐标的路上,甚至需要挤进剧场通过周立波一人的清口开合聊以慰籍。而沪剧自己,也早已远离了生动的民众生活,与其他剧种一样陷入了所谓现代大戏的怪圈而不能自拔。看看旧影像,感怀之余,亦是汲取能量的机会。



1949年,解洪元丁是娥【白毛女】



1952年,丁是娥、筱爱琴、邢月莉【罗汉钱】

或许这是沪剧传世最出名的唱段了,几乎成为了沪剧的标志。



展厅正对着大门就是一个大液晶,我进去的时候正好在播放【燕燕做媒】这段著名片段。人物神采,实实令人着迷。老伯也正看得起劲。



1954年,杨飞飞【为奴隶的母亲】,柔石的作品,若干年后被罗怀臻改编程了《典妻》成为了甬剧新生的标志。



1954年,杨飞飞、赵春芳【卖红菱】。孩提耳边时有戏曲乡音,唯“阿必大”和这“卖红菱”印象尤深。一声声“卖红菱啊”仿佛犹在耳旁。掐指数来,离这张剧照的记录已经45年矣。人已老,音犹在。



1955年,丁是娥、杨飞飞、解洪元、王盘声袁滨忠【雷雨】。彼时的丁、解二人已然结成夫妻。



1955年,邵滨孙、筱爱琴【星星之火】



1956年,邵滨孙、筱爱琴【杨乃武与小白菜】



1958年,王盘声【黄浦怒潮】



1959年,石筱英、解洪元【借黄糠】



1960年,丁是娥、邵滨孙、俞麟童【芦荡火种】,着或是沪剧在全国影响最大的一出戏。沙家浜的前身。



1960年,丁是娥【鸡毛飞上天】



1961年,石筱英、许帼华【阿必大回娘家】。这也是我有意识以后记住的第一出戏曲剧目。就像《梁祝》之于越剧、《孟丽君》之于评弹、《白眉大侠》之于评书、《七十二家房客》之于滑稽戏、《罗密欧与朱丽叶》之于芭蕾一样,那么印记深深。

【阿必大】是滩簧、申曲时期经常演唱的传统剧目。而解放后【阿必大】的公演或许还要上朔到1952年,由努力沪剧团(长宁沪剧团的前身)演出于红都剧场。孔嘉宾整理并饰雌老虎,顾月珍饰后阿必大,陆美君饰婶娘。婶娘也是我最喜爱的戏剧人物之一。

往事并不如烟。顾月珍1950年与解洪元正式离婚。自此开始其无比执着而坎坷的命运。至今想来仍令人不胜唏嘘。这次展出只是上海沪剧团的作品提供,只是,也不过是反映了一个侧面片段而已。



1962年,丁是娥、解洪元【蝴蝶夫人】



1980年,杨飞飞、赵春芳【第二次握手】

彼时的沪剧真的是与观者心贴心。这样的感觉久违矣。



1980年,石筱英、诸惠琴徐伯涛、王姗妹【大雷雨】

【大雷雨】亦是当下沪剧非常有影响力的一出。看到徐伯涛的名字,不由想到有介绍其为“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演员”。这或可为当下戏曲演员争当梅花提供一些新思考。
博客飞云浦

大神点评2260

娄江沙子 2009-10-9 22:16:49 显示全部楼层
一部沪剧史记
玉树临风 2009-10-9 23:21:28 显示全部楼层
乍一看题目《海上艺坛60年影像展:沪剧》,还以为会有许多剧照。
blogfeiyunpu 2009-10-10 00:02:45 显示全部楼层
我拷贝了,但贴不上来。

已经在按语中说明。

要看的话,请来新浪博客。
乍一看题目《海上艺坛60年影像展:沪剧》,还以为会有许多剧照。
玉树临风 发表于 2009-10-9 23:21
博客飞云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logfeiyunpu

11
粉丝数
188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