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风雨送春归——梅花三叹(续一)

来源: blogfeiyunpu 2009-10-4 22:11:3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孙徐春再怎么春色依旧,占得春先的梅花看来和他绝缘。很遗憾,也很为他惋惜。除非中国剧协再次放宽对于梅花奖的年龄限制。

其实,孙徐春自己也用不到太过失望。沪剧界至今没有生角无论老生小生都没有人摘得梅花。我猜想很可能连得申报都没有申报过。好比奥斯卡,那就不是入围不入围的问题,更不是得奖不得奖的事儿。而是根本就没有申报没有想过这个茬。

这种情况非常不正常。说不正常不是说已经夺得梅花的四位女性不够格,绝对不是!而是说怎么就没有人关注过男演员呢。

对比别的剧种(除去比如龙江剧这样稀罕的剧种)可以说男女演员都有,最多就是女多男少而已。像沪剧界这样全军复没吃鸭蛋的情况恐怕只能用中国男子足球队来比拟。但国足好赖还上阵亮相过呢,还曾经打入世界杯——一笑。

黄梅戏比沪剧年轻,锡剧是沪剧的姐妹剧种,看看人家!

那都是有人才有剧本有重视。如果说沪剧界一样有剧本有重视,那么就变成沪剧界缺人才了。情况实在不是这样子的。

我们不说二级演员为啥挣不上一级,也不说现在的青年男演员人才缺缺,单说够格的杰出的男小生人才。

我只举两个人的例子,大家看看他和他是不是应该得到关注力争梅花的对象。

第一个就是上次我提到的张杏声。他形象好嗓子好演技好做派好。其代表作有樱花雾中人等还有比较新的创作陶行知。就算樱花的第一主角是陈瑜的樱枝,雾中人里排在第二男主角,那么到了陶行知里就是绝对的第一主人公。陈苏萍演的是一个配角地位的女主角。

可惜的是这样一部好戏来之太晚可以说为张杏声打造的这部戏姗姗来迟。听说他已退休,那么年龄段早已过了。青春一去不复返,张爱玲说过成名要乘早。相对于迟小秋的不到二十田磊的不到三十就勇夺梅花,那就更加感慨。

另一位是徐伯涛。徐伯涛看上去人稍微要比张杏声矮一些(不知确否),但是台风嗓子演技相当好。我看过他的返魂香离婚记黄慧如和陆根荣。返魂香是第一男主角,那里面有两个女性主要角色。离婚记的第一男主角是陈波,徐伯涛和沈仁伟都是配角分饰男女两亲家公。而黄慧如和陆根荣,徐伯涛的戏份绝对和王珊妹并重。

可能说这些戏即使是第一男主角恐怕也未必适合申报梅花。因为涉及主题涉及场景调度气势让演员有多大程度的尽情发挥,暂且不说这些。但是三接新娘这部典型的农村改革开放的好戏应该不容忽视。

三接新娘充分依托农村在三中全会春雨落的大好形势下农村精神面貌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戏的主题好,构思巧妙----这从三接这个字眼上就能看出。里面还有抢亲之类热闹戏。角色分布合理,整体阵营齐整。当然更主要的是男女主角出戏。

我没有机会看全,只是看了部分听了许多(也不够全)。但直觉告诉我这是一部好戏!精彩的好戏!那里面的唱段“这粒粒珍珠”唱得回肠荡气,可说是徐伯涛最精彩的代表作之一。总体来说,那部戏的作曲也非常出色。典型的江南农村氛围都唱出来了。

这样一部好戏,为何没有想到过申报呢?

相比之下,我还是拿黄梅戏来作比较。黄梅大师黄新德的梅花虽然比别的黄梅男星来得早,却也比马兰晚得多。之前他有第一台男主角担纲的大戏陈州怨,演包公的侄儿。但是从总体来看这部戏没有动过申报梅花的念头。到了柯老二入党,那就申报了,一举中的!

那也是一部农村戏。中央有关部门的评价是八大金刚满台生辉。自然八大金刚中最突出的是第一尊。黄新德扮演的柯老二他是一个农村发家致富的范例,之后他要求入党期间发生了一系列故事。很精彩的内容,唱段表演也非常到位符合人物性格场景。

同样是从农村田头走来的两个剧种(你很难想象由昆曲来演出柯老二入党或三接新娘),同样是十分好看的主旋律剧目,在最后的结果上成就上,谁重视与谁不重视一下子就比出来了。

自然,这都是往事。然而,借用一下尚长荣在贞观盛事里的一句唱词:隋亡哀歌犹可闻(比方不恰当只是借用那意思),沪剧界男演员与梅花绝缘的局面究竟还要维持多久?

这是系列第二篇。第三篇来讲女演员的梅花三叹。
博客飞云浦

大神点评2104

blogfeiyunpu 2009-10-4 22:16:21 显示全部楼层
发了帖子,忽然发现徐伯涛名下是没有红杠杠的。看来也是遗漏或者是区别对待。

期望更正。善待徐伯涛。
博客飞云浦
娄江沙子 2009-10-5 20:13:28 显示全部楼层
赵老师讲的很透彻,确是非不能实不为也。
blogfeiyunpu 2009-10-5 23:04:32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好!

谢谢支持和理解。

我曾经写的文字里引用过-----

不知其有而不为,是谓糊涂;
知其有而不为,是谓懒惰。

当然这是说的有实力的本人,不是说环境。

可是,就像周萍在雷雨里唱的那样-----这几年来环境逼迫我,--可他不是在想方设法冲破环境吗。至于成功与否是另外一回事。

设想,假如最近大家在热衷讨论的沈仁伟当年敢于离开没指望一级的单位跳槽呢。我想到的是高校有一种职称评定叫做调评,也即是本校名额肯定轮不上了,调动工作到另外一所高校(一般而言排名会低一些)让那高校以设想中的高级职称吃进。

当然,时过境迁,我也不了解沪剧界真实情况。只是打个比方感叹一番。不管诸惠琴是否因为二级得病,那种调评对她而言肯定也是一种解决办法。我们原先教研室正副主任都是调评来的高级职称。也就是原先学校给评上高知但不可能有名额(所谓名额有限,就像沪剧院一样)但是我们学校有名额当时无人选就来填空档。这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三赢局面。
博客飞云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logfeiyunpu

11
粉丝数
188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