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扫码查看手机版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资讯
家园
Space
瀑布流图文
帮助
Help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登录
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本版
帖子
用户
帖子
好友
日志
相册
记录
道具
勋章
收藏
分享
任务
道具
广播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沪剧专题栏目
›
沪剧文化
›
沪剧为何响不过更为年轻的黄梅戏?——连载二 ...
返回列表
沪剧为何响不过更为年轻的黄梅戏?——连载二
[复制链接]
来源:
blogfeiyunpu
2009-9-18 22:48:43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blogfeiyunpu 于 2009-9-18 22:51 编辑
现在来说说行当。京剧昆曲等古老传统的戏曲行当最齐。这儿不再一一列举那些细分的旦角生角行当,就是花脸净行还分出架子花和铜锤花来,可见其细致。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可知其剧目的繁多及其分类的周到。
沪剧黄梅戏是绝对没有净行的。所以,凡是有花脸角色的老戏新戏不是没法子搬演就是一律把它归之于生角。因此,我们在这两个剧种里看不到曹操窦尔敦,看到的是胡传魁鸠山雷刚一定是生角唱腔没有那种花脸固有的鼻音,很缺乏洪钟大吕的声腔。当然,这类似的情况一切从滩簧花鼓演变来的剧种同样存在。
这没有花脸行当共同特点并不是对照的重点。我们再来看生角旦角,沪剧黄梅同样是不存在小生老生小旦老旦的行当区别。这也是剧种声腔范畴的一个讨论话题。所以,任何一个角色年龄跨度对于沪剧演员黄梅演员来讲是不存在问题的。也就是说,同一角色如果是青年这样唱,到了老年也是这样唱。演员组不分小旦老旦小生老生。黄新德先生以前堪称黄梅第一小生,现在足当黄梅第一老生,在唱腔上除了掌握速度略微延缓(配合身段步法)以及随着年龄稍有些沙(这又是正好符合角色)可以说照样是他的黄派艺术。可以设想,倘使黄新德先生再演他告别京剧转到安徽黄梅戏领域之后第一部领衔主演的大戏陈州怨,照样是风度翩翩的小生——顺便说一下黄新德先生驻颜有术这一点使我很是惊叹。拿沪剧来说,解派创始人
解洪元
演郭建光是这样唱“月似银钩星似棋”,后来把郭建光的角色由
张清
来演他改演程书记唱“壶中炼日月”也是同样的唱腔。这是芦荡火种一部戏里的解派,就是不同戏目的邵派亦然。
邵滨孙
唱杨乃武周民伟是小生,演潘经理周老爷是老生,从唱腔上来是分不出角色年龄段的。这种情况不要说京昆,就是越剧都不是!越剧里的花旦老旦小生老生行当分得煞清。故所以,最新的越女争锋还得故意特地声明排除老生老旦独尊金童玉女——岂不知这金童其实不是金童而是金女!
说了这些相同之处,也是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它们的年轻。再就要说不同之处啦。
黄梅戏以三小起家——就是小生小旦小丑。而沪剧从一开始就没有这样的三小说法。尽管后来有某某某是沪剧名丑一说,但是并不强调丑角这一行当。其实丑角是戏曲最古老的行当又是最活跃的行当——无丑不成戏嘛。
黄梅戏的看家小戏打猪草那个小男孩其实就是小丑应工。在劈棺惊梦里的二百五也是小丑。我很喜欢韩军,他的小生小丑都很出色,形象也很好。现在再走他路子的有涂晓勇,兼演生丑。而在沪剧剧目中强调的是反派并不是丑角。大都是演员年纪大了其形象不再适合演生角尤其是第一第二位的生角,就出演某些可笑的角色;旦角的情况也是一样。所以在六大沪剧团联合演出雷雨,长江团的赵云鸣出演鲁贵,可以说是演出这个角色的最佳人选,可他当年照样演陆雅臣第一生角。还有鲁智春,他饰演小晚的后来年龄大人瘦削就演日出里的可怜虫和一个明星的遭遇里璇子她爸。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更可以从剧目上来看。
沪剧从根本上来说,没有小丑的戏。或者可以说从一开始生丑是不分家的。带点搞笑带有讽刺的角色就是由小生(也就是老生)一并来演。黄梅戏则不同。不要说和京昆的那么多小丑戏曲比较,沪剧在这一点上根本也不能和黄梅戏相比。
比如打猪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三小中的小旦小丑所以这出戏久演不衰成为看家戏之一。而沪剧传统剧目里的打花包主角丑态百出还是成不了看家戏,相比之卖红菱的标准差得远。不说老戏,就是新戏来对照情况依然。
黄梅戏有两部大戏非常值得欣赏赞美。一出就是《奴才大青天》,以李卫这个奴才出身的巡抚为主角。无论从剧情内容角色身份演员演绎哪一个角度去看,这都是一个丑角!而且这是一部以丑角为第一主人公的大戏啊,这出戏有黄梅戏国家级传承人周洪年担纲。
另一部大戏就是今年张辉他获得梅花奖的僧尼浪漫曲。那是一部很风趣又很有反封建内涵的好戏!它从传统老戏双下山这样一出小戏出发演绎成为今天这样一部大戏,构思巧妙甚为不易!这里不讨论其剧本风采导演匠心舞美格调,只说这部戏的男主角。本来双下山就是丑旦好戏,那小和尚脖子上的佛珠转圈堪称一绝!还有那步法,这都是京昆丑角必学必演的必修课程。
张辉他主演这部戏,特色之一就是丑角俊扮。这可以说和另外一部今年夺得二度梅的大戏新戏郑和下西洋里孟广禄花脸俊扮异曲同工。僧尼浪漫曲戏里面笑话百出,集中在小和尚身上——突出表现了人欲和佛法之间的激烈斗争。
沪剧是不存在这样的情况这样以一个小丑为第一主角的大戏。从一开始,沪剧前身的大戏都是劝恶从善,即使有可笑的脚色,有带丑角成分的生旦,最后必定是以生旦来演来应工。如果其戏份重的话,那也想法子突出生旦的正面而不是丑角的可笑以便第一主演保持其生旦身份。如果我的回忆有误,请沪剧网友一起来回忆发掘到底有哪一部大戏是以李卫小和尚这样类似的角色为第一主人公的。
回过头来,看打花包演不过打猪草,那就不奇怪了。沪剧把这类丑角的戏一股脑儿地留给了同样发源于上海的另外一个剧种滑稽戏。而把自己归结于向话剧像电影靠拢的“高雅”艺术,结果适得其反,在越来越奔向主旋律紧跟大气候的道路上把丑角这戏曲最老的老祖宗撇在一边。
再回想一下,京剧朱世慧能把肖长华的丑行发挥到极致,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丑角当行的好戏大戏诸如徐九经升官记;他的豫剧弟子金不换能够有伙夫县长这样的新戏大戏等等。如果沪剧界也能如此出大戏出好戏的话,舒悦他还用得到跑到滑稽界转行吗?
博客飞云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抢沙发
显身卡
大神点评
7
老钟
2009-9-19 07:47:44
显示全部楼层
沪剧不如黄梅戏流行,主要是因为能听懂安徽话的人比能听懂上海话的人多得多。我不喜欢看越剧女演男,尖嗓子的假老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老钟
2009-9-19 07:51:07
显示全部楼层
沪剧唱腔流派比黄梅戏多,沪剧在上海,黄梅戏在安徽,不一个档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宁静
2009-9-19 21:34:02
显示全部楼层
沪剧和黄梅戏都是地方戏,要看懂戏首先得听懂方言.相对而言上海话难懂(除苏锡常浙一带人能听懂外) 黄梅戏则不同 ,安庆话 好懂一些 再说 <天仙配 ><女附马>戏曲电影广为流传 .无论南方 人北方人会唱"夫妻双双把家回"不一定会唱"罗汉钱".得据说国萃京剧前身就是徽班进京发展而来.一般来说听京剧大家能懂,听黄梅戏基本懂,听沪剧则局部地区人能懂. 当然戏曲观众可以培养的,北方也有越剧迷,外国人也有京剧昆曲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莫干居士
2011-2-13 13:01:22
显示全部楼层
沪剧不过南京。南京以西的人就听不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仙人球
2014-8-26 20:47:29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表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logfeiyunpu
好友
发布
12
粉丝数
188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