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偶然翻阅到这个二十年前的视频,感慨万千。我没有看过这个资料,也不知道还有这些音像存世,我手头上只有几张照片,是我们单位的摄影师现场拍摄送给我的的。。
回想起当时是上海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和市工人文化宫沪剧队的有关同志来找我,为的是商借我们单位的场地进行拍摄的问题。屏幕上的演员除了专业演员外全是市文化宫沪剧队的演员。主持人是影视演员孙启新。
我们这个新开店在装潢设计上有独特的风格(大楼室内三楼有鱼塘、凉亭,花园式餐厅)。我作为店领导提出装修风格和构思,和设计师们几经修改,按制作图纸施工的。因为观感效果比较好,当时在上海也没听说有分出。这种精致优雅风格的店堂,落成后为同行和顾客击节赞赏。顾客和参观者纷至沓来。
因为我在南京路店堂结合时令搞商文联谊活动,其中几次搞沪剧大家唱有点影响,所以好多沪剧专业的和业余的朋友希望我到新店后,条件改善,一切可重来,是否可每周固定搞一次沪剧活动(也穿插过越剧和其他活动)。后来大家的愿望实现了。每星期六下午除了沪剧演唱外,还有化妆演出,有录音录像,还首创举办过业余演员个人演唱会。因为我熟悉沪剧,对活动的质量要求比较高。很快引起了市内外沪剧票友们兴趣,一些名家也基本上全来客串演唱过。新闻媒体也闻风相继有许多宣传报道。可以说市内外一些热爱沪剧的朋友无人不知这个“相约星期六”。中央电视台来取过戏曲景头,上海电视台,有线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都来使用过场地。无论是个人演唱会,或者是团体活动,专门录音录像,我全都是“开绿灯”,提供方便。我想有这个可能和条件,支持低迷的戏曲,希望复兴是应该做的。
后来上级领导决定把整个店承包给私人,我退出另行安排工作。这个炒红的活动点就销声匿迹 了。
屏幕上的专业和业余演员我基本上全都认识。想想当时的情景非常有劲。事情好像发生在昨天和前天。我自己即兴唱了《黄浦怒潮》选段,全都忘记了。这里我补充一下说明,并感谢经常在沪剧网上发文,但从未见过面的“仙人掌”网友给了我这么珍贵的资料,给了我美好的回忆,深表谢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