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10-11 08: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n9001 于 2016-10-11 08:10 编辑
沪剧对基本调的板眼要求,讲穿了只有一句话:"板浪起,板浪收".
中间句子唱得长或短,是可以自由安排和调整的,只要演唱者做到起腔句与甩腔句的最后一个字都"吃"在板上(不是指拖腔的收音"停"在击板处),就都符合规范的.
这个要求是"硬性规定"(必须如此).同一演员唱同一个段子,可能会有好几种不同的演绎,但最后都达到同一个"目标":收在"板浪".
同样是王老演绎的"敲更",会"敲"出大同小异的多种"版本"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