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风雨同舟”先生及时报道这个重要的活动,在这个多年未遇的寒冷冬天给我们带来了好消息。
“乙九丸”沪剧网友就是媒体人李耀宇先生。我和他在1997年就认识至今了。那是我刚调到新单位不久,利用优越的条件,开设了“天庭戏迷俱乐部”,重点是开展业余的沪剧活动。因为场地好、音响好、乐队好、唱口好,经常有特色的个人专场演唱活动、经常有老中青几代专业沪剧演员的光临,经常有包括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光顾,故没多久就吸引各方来客,奔走相告,远近闻名,着实热闹了几年。李耀宇的姐姐是个好唱口,带了这个不会唱的弟弟经常来参加活动。一来二去我们就相识了。
我定了与别人不一样的宗旨:1、近悦远来,欢迎老唱口来唱;也欢迎热爱沪剧、刚入门的新手来演唱(每次总为这些朋友安排几个档次,唱毕带头鼓掌):2、知道一些生活清苦的、收入不多的沪剧爱好者,体面地让他们免费入场(哪怕满满的演唱会)。只有这样沪剧才会队伍扩大。薪火相传。并纠正个别工作人员不给新手创造条件、歧视新手演唱的片面做法。现今好多活跃在业余沪剧舞台上的票友是从“天庭”这个平台上成长起来的。李耀宇就是其中的一个我
记得他初来时不会唱,我们硬给他一个机会上去唱,他是红着脸,勉强唱完“为你打开一扇窗”。随着时间的推延,他常来唱,逐步走向成功。
士别几年,括目相看。现在他不仅会唱,也能彩妆演出。他不仅能唱好多位名家的唱段,而且挑高难度的、对嗓子有极高要求的袁滨忠曲目演唱,而且越唱越好。我从沪剧网中知道他经常在公众场所露面。看到他演出《红灯记》——刑场一折的演出,我为他喝彩。
他的文笔极好。思维超前,有勇气,有胆识,出笔极快。他用多种文学体裁写了好多作品。有小说,有诗歌,有随笔,有剧本,有串联词等等。有的获奖了,有的出版了,获得专业和业余文学爱好者的点赞。
李耀宇是个极重义气的人。他绝不会蝇头小利而拜倒。好多人请他去做节目主持人,去演出,只要他能安排时间。从来不讲条件。2014年10月26日我主编的《凌爱珍 袁滨忠 韩玉敏沪剧唱腔选》的新书发布会和流派演唱会,他主动担纲参与这项公益活动,承担了串联词的写作和节目主持人的重任,结果效果很好。
这次诗歌集的出版是我意料中的事。我一定前去祝贺。愿他新书发表会圆满成功!
我非常赞成“文派传人”先生的建议——邀请“剑鸣视点”老师去现场采访、摄像、报道。老师为沪剧网常年不辞辛劳、夜以继日工作是有口皆碑的。他的摄像作品一是讲究时效性,以最快的速度传到网上,让网友们及时分享,经常做到”新闻不隔夜“;二是抓住现场细微的瞬间,拍出动态和静态的最佳的艺术效果:三是对人、对事、对团体一视同仁;他不分专业演员与业余演员、名人与一般人;突出事件与一般事件;大剧团与小剧团,国有剧团与民营剧团。专业剧团与业余剧团。他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认真对待,一丝不苟地做好工作。他的敬业精神是值得我们沪剧网友称颂的。
出一本书,对作者来说是一件大事,“剑鸣视点”老师,您再辛苦劳驾一次吧!我们沪剧网友感谢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