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剑鸣视点 于 2015-6-4 17:08 编辑
两条腿走路天地宽广
长宁沪剧团在经典剧目的传承中开拓创新加强队伍建设
褚伯承
长宁沪剧团自6月3日起在艺海剧院推出根据沪剧经典传统剧目《贵族夫人》整理改编的新戏《豪门恩怨》, 观众将有机会观看欣赏这台享有很高声誉、却长期绝响上海戏曲舞台的沪剧西装旗袍戏经典名剧。
现代戏和传统剧并举的路越走越宽广
近年来长宁沪剧团坚持现代戏和传统剧并举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剧目建设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紧贴时代脉搏、反映火热现实生活的沪剧现代剧一直被放在剧团创作演出的首位。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长宁沪剧团第一时间,组织创作赶排大型沪剧《废墟上的爱》,上海的多家主流媒体称赞,谁也没有想到,上海第一台表现这场举世瞩目抗震救灾斗争的大戏竟然诞生在一个区级小剧团。2010年推出记述上海市民对世博的百年期盼向往的现代剧《梦圆曲》,在本市文艺院团中开了正面反映世博题材的先河。2011年为迎接建党九十周年上演了讴歌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员浩然正气的献礼剧目《苏娘》。2013年底首演的新剧目《小巷总理》揭示社区文明新风、塑造了街道社区基层干部的感人形象。今年适逢抗战胜利70周年,一台表现抗日先烈英勇事迹和不屈精神的《赵一曼》又于2月初与观众见面。
长宁沪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剧创造了上海戏曲舞台上一个个闪光耀眼的亮点。《梦圆曲》获得市迎世博优秀创意项目贡献奖;《苏娘》获得上海新剧目展演的优秀演出奖;《小巷总理》获得上海新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长江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作为正式剧目被邀参加第16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还被市委宣传部推荐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在全市举行了巡演活动。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沪剧的保护单位之一,剧团对沪剧传统剧目的传承创新上也非常重视。2006年带着优秀保留剧目《雷雨》远赴爱尔兰参加爱丁堡艺术节演出,第一次把一台完整的沪剧大戏成功地展现在西欧观众面前。2010年根据夏衍同名代表作改编的大型现代沪剧《上海屋檐下》再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石库门生活的社会风情,也是对沪剧西装旗袍戏艺术传统的一种继承与开拓。2012年剧团改制后推出的第一台剧目是传统戏《杨乃武与小白菜》。去年又上演了根据沪剧骨子老戏《白艳冰雪地产子》整理改编的传统清装剧《恩怨情未了》。
剧团这些传统剧目的恢复演出深受欢迎,无论在市中心剧场,还是乡镇社区,始终保持了较高的上座率。不仅活跃了演出,吸引了观众,也为现代剧的创作赢得了时间。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使长宁沪剧团发展的路越走越宽广。
经典名剧也要根据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推陈出新
这次恢复演出的《豪门恩怨》是剧团的一个优秀保留剧目。它原名《贵族夫人》,最初由创办努力沪剧团(长宁沪剧团前身)的沪剧前辈表演艺术家顾月珍于1957年主演,执导的是著名电影导演应云卫。1988年剧团现任团长、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陈甦萍再度领衔演出。
这个戏部分取材于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描写一位美丽少女被迫嫁与省城年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