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推荐一本和沪剧有关的书《我的爸爸妈妈和阿姨》

来源: 小百灵 2009-3-6 05:08:37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040908ly040.jpg

解波 汪逸芳/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定价:35.00元

只是想把他们曾经有过的爱恨喜怒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曾经有过那么一种岁月,曾经有过那样一些人物,懂得活着是多么不容易……

如今,名人传记已经不像我们所期许的那样让人振奋,有关名人的是是非非已经多得让我们难以吸收,甚至多得有些令人反感。然
而,这还是一本关于名人的书。在这里推荐它,无非有两点理由:

第一,比起一般的文学传记来,这本《我的爸爸妈妈和阿姨》倒更像是一本纪实文学,把我们的目光带到江南地方剧种之一的沪剧舞台,将我们带到拥有大量观众的江南地方剧种之一的沪剧舞台边,结识上世纪活跃在沪剧舞台的三位沪剧表演艺术家和以他们为代表的一代沪剧艺人;

第二,这本书看着像是一个人、几个人的历史,其实写的就是一代人的历史。历史已经一晃而过,而作者“只是想把他们曾经有过的爱恨喜怒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曾经有过那么一种岁月,曾经有过那样一些人物,懂得活着是多么不容易”。


关于作者

解波,生于上海。书中的主人公“爸爸妈妈和阿姨”则是曾经大红大紫的丁是娥解洪元顾月珍三位沪剧表演艺术家。

都说人生如戏,而解波从出生起,就已经是一个演艺名家的孩子,没有亲眼看到父母是怎么样在当时的演艺界立稳脚跟的。但是出身沪剧名门的事实,让他从小就听熟了沪剧曲调。这位深受父母宠爱的名家之女,从一开始就注定有了一个不平凡的家庭。

据说,作者写这本书的愿望萌发于十几年前。作为解洪元和顾月珍的女儿,作者遗传了父母的出色,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如今任职《人民日报》高级编辑的解波,为了写这本书花去她十年的时间调查搜集并核实材料,与作家汪逸芳一起写出了这本书。这本书中的内容虽然有温暖也有酸楚,但是大部分都是让作者感到不愉快的,写这本书的目的,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可能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都是认为要为尊者讳、为长者讳,但是我经过那么多调查,觉得应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解波:1942年生于上海,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5年进入人民日报文艺部,1985年调入新创立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曾任海外版文艺部副主编,1992年升为高级编辑。著有传记文学《我的成名与不幸——王人美回忆录》、《叶浅予传》、散文集《今夜有雪》等。

汪逸芳:浙江德清县人。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现为出版社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协散文创委会副主任。著有散文集:《岛国风情录》、《常有雨为伴》、《心雨》、《月光下的菩提》和《逸芳散文》等。


关于主人公

解洪元(爸爸)、顾月珍(妈妈)和丁是娥(阿姨)

1.jpg
“我的妈妈”:顾月珍
2.jpg
“我的爸爸”:解洪元
3.jpg
“我的阿姨”:丁是娥
从事业上看,书中的三位主人公解洪元(爸爸)、顾月珍(妈妈)和丁是娥(阿姨)三个人是简单的同事关系。凭借各自在艺术上的造诣他们三位一体成立了自己的戏班子“上艺沪剧团”,三角鼎立同为老板,初次亮相就闹了开门红。两年之内,就让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沪剧团大红大紫。

随后,解洪元与丁是娥合力成立“新上艺”沪剧团。然而,在生活上,三个人却是最理不清的三角关系:解洪元、顾月珍曾经是夫妻,三人的合作最终导致了解洪元和顾月珍的分手,解洪元不仅把不到10岁的女儿和蹒跚学步的儿子丢给了妻子,还把含辛茹苦地把自己带大的寡母也扔给了妻子,好男儿甩甩两手出走了,最终跟丁是娥重建家庭。

书中三位主人公也各具个性,解洪元自小叛逆,贪玩、逃学、逃工、失踪,却在流浪中接触到了戏剧。没想到传统的戏剧文化中的儒家思想终于让他收了心,从一个跑龙套唱二路小生的少年慢慢地唱出了名堂,唱红了上海滩;“妈妈”顾月珍原是个雪地弃婴,被篾匠收养,没有书读,为了赚钱忍着对“戏子”的恐惧感学唱戏,人生最大的三个愿望:第一、入党;第二、进国营;第三、演戏给毛主席看;丁是娥“阿姨”九岁亡母,穷困潦倒的父亲决定卖女葬妻,幸遇湖州经商的姑妈用五十大洋救了她,并把爱唱曲儿的小姑娘送进了戏班子“吃开口饭”,无意中造就了丁是娥的辉煌: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三八红旗手……荣誉纷至沓来。60年代由她主演的《芦荡火种》成为革命样板戏《沙家浜》的母本,使沪剧团再度晋京。解洪元、顾月珍和丁是娥三个个性鲜明的人物,成为了旧上海的演艺圈的一个缩影。


关于这本书告诉你一段真相

对于著名沪剧演员丁是娥、解洪元、顾月珍,作为艺术家不少人十分熟悉,然而,这本讲述一段历史的纪实传记,把一段尘封历史重新解读,再次追忆了丁是娥、解洪元和顾月珍三位沪剧表演艺术家的真实关系。让人看到一代名家奋斗成名的诸多不容易。新中国成立之初,沪剧《罗汉钱》《赵一曼》是如何真诚地撞开了戏改的新局面,让普通劳动者和改天换地的英雄同时“占领”戏剧舞台。这本书的书名是冰心生前所题写的,也加重了这本书的分量,拿在手里是一段沉甸甸的历史。

大神点评29

艳在云霄 2009-3-6 20:37:27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过,是解洪元的女儿对丁是娥的不满,对她有偏见的
丁HU 2009-3-7 21:30:05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解波在写那本书的时候总会有自己的主观意见多过理性的时候,没办法身份决定了的事实,她与丁是娥之间不可能有太多深入的了解,即便后来她为此书做了多年的调查,但是无论如何丁是娥的功绩是无法抹杀的,说她势力也好,投机取巧也好,一个旧社会的艺人能熬过漫长艰辛的学艺时期,备受欺凌的旧戏台生涯,并在新中国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已经很不容易了,作为一名沪剧艺术家她应有的荣誉也都有了,何况解在最后也承认丁在沪剧艺术上所作的贡献是她妈妈无法逾越的高度,她的父亲在丁最后的时光里,痛哭丁的一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让他找到了生命的依托,由此可见他对丁的感情终是我们外人无法体会的......
chen9001 2009-3-8 11:43:45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把这本书当作半部"沪剧史"来阅读的.
据"沪剧娘舅"周良材说,这本书的史实有据,他在几年前的"滩簧戏研讨会"的一个长篇发言里专门向与会者推荐,请大家去看一看这本书.
楼上朋友也说,解波"承认丁在沪剧艺术上所作的贡献是她妈妈无法逾越的高度",这说明作者并没有抹杀丁老师为沪剧事业所作出的贡献,这就可以了!再说,作者并未对自己的母亲顾月珍老师所做的错事----包括与那"区宣传部"领导的"生活问题"这种个人隐私加以回避,应该说,能够这样做的人是不多的.
换个角度来说,假如作者全书都是站在丁的一边指责自己的父母,那到反而不正常了,您还会相信她的著述和所披露的史实吗?
申灏 2009-3-8 15:17:56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比较赞同chen9001网友的观点。三位沪剧名家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感情纠葛在当时沪剧界甚至全上海可都
是一件大事,作为其中两位当事人的女儿,对于家庭的破碎有着切肤之痛,这是我们这些局外人很难体会的。
近日在网上浏览,百度上署名“一轮明月”网友主页上有一篇参照解波原作改写的文章描述了此事的经过。现转摘于后,供没有看到原著的沪剧迷了解:(向“一轮明月”网友致谢!)

                                                                       
【往事回忆】一个沪剧明星的遭遇     
爱好沪剧的朋友都知道,沪剧不景气,现在上海的沪剧团能维持正常演出的除了上海沪剧院以外,就只有长宁沪剧团了。回想五十年代,那真是沪剧的鼎盛年代啊,光市区的沪剧团就有人民、勤艺、艺华、群艺、长江、爱华、努力等,每个团都有响当当的台柱,浩劫之后,一些团又纷纷恢复,例如徐汇(当年的长江)、新艺华(当年的艺华)、宝山(当年的勤艺)、长宁(当年的努力),三十年过去了,由于种种原因,徐汇、新艺华仍遭淘汰,宝山由于有老艺术家杨飞飞撑着名存实亡外,唯一能和沪剧院站在同一条战壕的就只有长宁了。

       说起长宁沪剧团,她的前身是努力沪剧团,是一家长宁区文化局所属的区级剧团,由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顾月珍开创,经过几代艺术家的经营,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一个甲子。

       1921年冬,江南夜雪,上海苏州河新闸桥堍南岸,原本无路,自上海开埠后,因它蜿蜒向南伸展,直通花园弄(今南京路),被划入英租界,命名为梅白克路(今新昌路)。梅白克路和新闸路交会之前,呈现出的是赤裸裸的贫困。稍离桥堍,一条土路,土路两侧的人家大都是手工艺人、小摊贩、小商人。路旁有一家竹器店,主人叫顾阿江,在外出揽活归家途中,听到断断续续、隐隐约约的婴儿啼哭声,循声寻找,在垃圾箱旁发现了一个暗蓝色的蜡烛包。于是抱回家抚养,取名金妹。

       金妹五、六岁就早早地分担着贫穷。她也曾被送进免费夜校读书,但重男轻女的父亲的一句话使得她辍了学。在离家几步之遥有一家米店,米店里的江南丝竹使金妹着迷,有一日,米店老板鼓动金妹学唱申曲、吃戏饭。由于贫困,寻找出路,但家中拿不出拜师的三十块银洋,最后金妹还是在堂舅、上海滑稽界的祖师爷王无能的资助下,于1933年,拜了申曲艺人顾泉笙为师,师傅为她起艺名顾月珍,希望她能步申曲名旦筱月珍的后尘,红遍上海滩。

       1938年,满师后的顾月珍进入文月社。在当时,以申曲巨头筱文滨和筱月珍领衔、并取其中一字命名的夫妻挡的剧团文月社可是申曲界的航母,顾月珍能进入文月社实力也就非同一般了。1939年顾月珍在电台演唱申曲与解洪元邂逅,解洪元被顾甜姐风度倾倒,之后展开了一系列攻势,由此拉开了解、顾相恋的序曲。1941年申曲易名沪剧,解洪元也成为沪剧四大小生之一,旋尔又迎来小登科,和顾月珍结为连理。1946年初秋,顾月珍、解洪元和石筱英、卫鸣歧两对夫妇、四位名角共同当老板,组成中艺沪剧团,意为“中国艺术沪剧团”。

       那时邵滨孙不幸陷入商海漩涡,亏蚀巨资,无力偿还落荒而逃,逃离了上海滩。是解洪元出面,拿出解救方案,将李健吾先生的《青年镜》改编成《出走之后》,中艺倾巢出动,举办义演,以义演之收入为邵滨孙偿还债务。1946年10月义演在上海最大的戏曲演出场所天蟾舞台上演,最后义演圆满结束,中艺强强联合,名声做大了。那时,中艺上演的大型古装戏《红楼梦》、《西太后》是当时的重头戏,石筱英反串宝玉、以及主演西太后,顾月珍扮演林黛玉和珍妃。顾月珍在《红楼梦》中将“葬花词”改变了沪剧阴阳血曲调,传递出葬花人娇怯怯柔肠寸断的心态。而一曲“冷宫怨”在“葬花词”的基础上,和琴师沈开人反复切磋,创立了如泣如诉、哀怨悱恻的反阴阳曲调,倾吐了一位宫闱贵妇在重压下的呻吟和悲怨。

       顾月珍非常谦虚,在中艺,她常说我怎能和石大姐比,我要好好努力,好好努力。自学戏始,“努力”两字就成了顾月珍的座右铭。新中国成立之初,顾月珍曾应邀赴香港演出,为了招徕观众,有的报刊称顾月珍为“沪剧皇后”,有的记者也吹捧顾月珍是上海沪剧最红的女伶。而顾月珍则恳切感言:“老上海申曲女角中不是我最红,最红的是王雅琴、石筱英。”

      谁知中艺的年轮只转了一圈便宣告解体。解洪元又在筹备上艺,因夫妻档顾月珍体弱多病,无力独担正场花旦之重任,于是解洪元要寻觅一位资历尚浅、实力乃大的女旦,他认为:资历尚浅就不易与妻争角,而实力乃大就能随时胜任正场花旦。所以就邀丁是娥加盟新成立的上艺沪剧团,三角鼎立同为老板,因此家庭风波就此而起。

       1948年1月,顾月珍在主演《甜姐儿》时昏厥在舞台上,送入医院,医生说得的是轻度肋膜炎,并诊定她喜胎半年有余,全家人力劝她静养待产。产子满月后,吊嗓成了顾月珍的日课,或者听申曲唱片,或者约琴师,丝弦曼唱相伴,以期早早复出。顾月珍视舞台为生命,准备早日复出,但被解洪元劝住,结果拖过了初夏又仲夏。顾月珍生孩子先是肋膜炎,后是难产,剖腹产又麻醉剂过量伤了元气,伤了神经。出院时医嘱:为顾小姐身体着想,最好告别舞台。在顾月珍回家生孩子的日子里,当上了戏老板、荣登沪剧皇帝宝座的解洪元与丁是娥有了私情,绯闻四起时,只有顾月珍蒙在鼓里,几经曲折,家庭破碎。同时,顾月珍又因吐血被医师诊断生了肺痨。

      伴随着上海的解放,她做了两件事:一、向上海市人民法院递交了和解洪元的离婚申请。二、1949年9月7日,一个全新的努力沪剧团诞生了。顾月珍复出了,完全忘却了自己的病弱之躯,勇敢地担任一团之长,不能不叫人惊讶。上任之后她认为第一出戏一定是要有革命红旗在台上飘舞的新戏。有人推荐《白毛女》,她虽然喜欢这个戏,但重复演出太多,缺乏新意,而其中心有芥蒂,解、丁联盟演出过,她就不想演。正好又有人推荐长诗《王贵与李香香》,当即她眼睛一亮,自编自导自演,《王贵与李香香》在龙门大戏院首演告捷。

       不久,顾月珍根据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改编并主演的沪剧《八年离乱、天亮前后》搅动了万千观众的心,一曲由乔红薇作词的《倚门盼夫曲》唱得观众热泪盈眶,龙门大戏院再爆客满一月有余。一个只有初小文化程度的旧艺人,居然敢改蔡楚生、郑君里联合导演的名作,并且改编成功,这里除了胆识和勇气之外,不得不承认顾月珍还拥有相当高的艺术天分。

      然而在顾月珍的情感世界里也有喜讯,人民法院经过调解成功,丁、解分手,顾、解和解,夫妇重归于好。但破镜重圆说说容易,做起来一不小心就让人瞥见裂缝,心之裂缝多难补啊。法院可以调停婚姻的变故,让两个心存芥蒂的人重新走近,然而婚姻说到底是属于两颗心的契合,来不得半点虚假与勉强,芥蒂未除,人靠近了,心依然遥远。于是生活中的磕磕碰碰使裂缝再起,50年3月,顾月珍重递离婚诉状,这一次是破镜子彻底摔破了。昔日的好夫妻公开决裂,解洪元把一双儿女与亲生老母一起扔给顾月珍,不承担家里一分一厘的赡养费。

       离婚后解洪元单身了,丁也单身,两个单身贵族理当走到一起去,可是他俩并没有很快结婚。他们是在两年后完成身份转化的,由地下情人走向婚姻殿堂,1953年终成合法夫妻。顾月珍则承担起抚养一双儿女和婆婆的重担,她对婆婆说,侬要走,愿意和丁是娥住一起,我不会反对。如果侬要留此地,我会养侬。我有粥吃侬吃粥,我有饭吃侬吃饭。要强的婆婆老泪长流不止,亲儿子靠不住却要靠儿媳,不用权衡她便决定留下,和儿媳共命运,守护属于她的孙儿孙女。

      顾月珍的努力沪剧团因演出《好媳妇》、《桃李满天下》等进步戏名重上海滩,赢得上海市文化局的关注,却无法留住广大的沪剧观众。追求进步,坚持革命的正确道路,却危及了剧团的生存。一个剧团要生存,每个家庭要生活,无论怎么样她这个团长都得找一家戏院演戏,把票卖出去才有收入,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在市文化局领导的帮助下,终于解决困难。同时又配合当时的“三反”斗争,上演了《可爱的妻子》的新戏。另外,她观看电影《赵一曼》还被赵一曼的英雄事迹打动、吸引住了,由于她连连超负荷运转,出现低烧、咳嗽、眩晕、病势日沉,几次因病辍演。但哪怕是病着,她心里依然惦着一件事:把赵一曼的英雄事迹搬上舞台。最后,顾月珍成功了,她拓宽了自己的戏路,《赵一曼》在沪剧的历史上开创了英雄史诗式的先河。从此顾月珍的心愿有三:一、入党;二、变民营为国营;三、晋京见毛主席。

       1957年顾月珍入了党。在那百花齐放的年代,她选择了苏联老大哥的影片《安娜·卡列尼娜》,把它改编成沪剧《贵族夫人》。这是顾月珍手术切肺复出后演的第一出戏,她动手术,是共产党把她送入医院,承担医疗费用,是党组织的代表在她手术书上的亲属栏里签字。顾月珍觉得是党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她全身心投入排练,她虽然出身低微,文化不高,却有一种与身俱来的高贵,能体会到高贵不是来自物质,而是源自精神。这出戏她在台上哭,观众在台下哭,病歪歪的身体使她再度晕倒在舞台上,被送进医院。这出戏成为顾月珍一生最后的辉煌。

       六十年代初,顾月珍把上海革命烈士茅丽瑛的事迹改编成《龙华塔下》,稍后又把老舍的《全家福》改编成现代戏《破镜重圆》,以歌颂人民警察。1963年顾月珍在拖拉机厂体验生活时昏厥,她还一直坚持修改《永不褪色的红旗》的剧本。她总是痴痴地想,要带上一部好戏上北京,演给毛主席看。但那时顾月珍所处的小环境已大不如前了,在努力沪剧团内部和区里,她就象那个不自量力的堂吉钶德,自编自导自演。当时团内正在批判她的“左倾盲动主义”、“教条主义”、“空头主义”,从演现代戏一直到否定她的《赵一曼》为止。这么多的帽子如泰山压顶,顾月珍那柔弱的双肩如何扛得动?顾月珍的执著使长宁区委某些领导的意志不能顺利贯彻,从恼她到烦她,使她成了一块有棱有角的绊脚石。

       顾月珍不懂政治,更不懂在政治家那里传统戏与现代戏只是两只棋子,经常要随风而动,强调传统的传承没有错,偏重于反映现代也没有错,一样都是需要。只是单纯的顾月珍心里只有纯之又纯的感情,《白毛女》是她的初恋,现代戏是她永远的情人,一个心眼死心塌地捍卫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这是一个时代的单纯啊。文革中,顾月珍又成了执行文艺黑线的代表,家被抄了,仅存的三两黄金也被抄走了,客厅被封了,顾月珍母子俩只能蜗居在一个卧室里。她错以为“文化大革命”会像历次运动一样,支持自己唱革命戏做革命人,自认为解放以后一直是紧跟正确路线,在逆境中坚守,在苦难中抗争,忍受带血的皮鞭,忍受长夜无归的检查,忍受冰天雪地里倾倒粪桶,差一点滑进粪坑的折磨,柔弱的病歪歪的顾月珍却从不低头,拒不承认反党。

       旧社会有一句话:“演艺圈是一锅烂污三鲜汤”。顾月珍自从艺的那一天起就想以自己的行动去回击它,认认真真唱戏,清清白白做人,一辈子坚守纯洁和真情,谁知守住了从前守不住当下,生活就这样无情地报复了她的单纯,亵渎了她的清白,戏弄了她的一腔真诚。没有了解洪元的爱,又错过了一位何姓领导干部的爱,顾月珍一度心如死灰,但她毕竟还年轻,心底里自然存有一份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暗存一份对于真正爱情的企盼。这时,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才华横溢的孙绍策撞进了她的生活。他旗帜鲜明地支持她演现代戏,细致入微地关心她的健康和单身女人的困难。长期缺乏男性关爱的顾月珍被深深地打动了,自以为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另一半。她付出了真情,也付出了贞洁,本以为孙会与他并不相爱的妻子离婚,与自己堂堂正正地步入婚姻的殿堂。然而,他总是推诿,总是搪塞,终于有一天意识到被欺骗的时候,顾月珍内心波澜可想而知。孙绍策无情地践踏了她的真情,亵渎了她的做人准则。在令人窒息的漫漫长夜里,她从不肯低下高贵的头颅,从不肯承认莫须有的反革命罪行,坚强地带着伤痛,带着耻辱,日日翘望,苦苦等待,企盼最终会给她一份公正,然而波窜浪跌,风撕云裂,看不到点点光明,日趋衰弱的她就像一抹将要消失的晚霞,一束将要枯萎的残红,为了保持自己一份最后的尊严,纵身一跃大约是最好的归宿。那是1970年1月,顾月珍在石门二路卡德公寓402室的后阳台踩着小板凳完成了纵身一跃,离开了这个世界.
       1978年顾月珍得以平反昭雪。1979年努力沪剧团易名长宁沪剧团恢复了,顾月珍虽然去了,和她合作的那些老艺术家孔嘉滨、筱谷声、石良、杜智华虽也离开了舞台,但为努力的昨天、为沪剧的现代戏作出了贡献,他们被广大戏迷们铭记在心中。长江后浪推前浪,新一代的接班人、以陈甦萍为首的中青年接过了大旗,继承努力的传统,结合形势排演现代戏,《文红老师》就是一个明证,而且还被拍成电视剧在中央戏曲台播放,顾月珍若泉下有知,应感欣慰。

    (本文参照解波的《我的爸爸妈妈和阿姨》改写)

                                                                                                                         2009.2.10
申灏 2009-3-8 21:21:48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提到的宝山沪剧团前不久还举行了建团六十周年的活动,应该说这个表演团体虽处于比较困难的境地,但仍在坚持着。
chen9001 2009-3-9 16:29:33 显示全部楼层
"一轮明月"的"缩编"还是比较忠实于原著的.
blogfeiyunpu 2009-3-19 01:22:40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不仅仅是缩编。
博客飞云浦
雁声 2009-3-19 10:58:15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书里说解曾经在丁家的地位不如保姆,解经常提个篮子到公园下棋。作者似乎为父亲很不平,可是我觉得给顾月珍带来不幸的恰恰是她的父亲,而不是作为第三者的丁是娥。因为是解耐不住寂寞,他甚至弃自己母亲不顾,可见解的不负责任是作者家庭不幸的主要原因。甚至后来在丁出差时,解与丁的弟媳又有了暧昧关系。所以当解有上述遭遇时,他能平静的接受,接受对他对自己过错的惩罚。

另外,书中似乎有一层意思,丁的辉煌是沪剧皇帝一点点让位、托出来的,丁的光芒是以解的黯然换来的。我想:这是解心甘情愿的。因为并不一定是艺术成就高的人就能胜任领导职务的,解在定《罗汉钱》的第一份演出名单时,就可以看出解的性格是不愿得罪人的。可是这种性格不适合当一把手,而丁就有一种力排众议的魄力。另外,在建国后作好一个剧种的领军人物不同于以前当好一个剧团老板那么简单。就像有网友说的还要懂中国的政治。我想正是由于解看到了丁比他更适合作为沪剧的代表人物和领军人物,所以解甘愿默默地付出。因为在解的心目中,沪剧事业的兴旺比他个人的名誉地位更重要。而事实也证明了丁确实能带领沪剧团(院)取得一个个辉煌。沪剧事业80年代的空前兴盛也随着丁的逝世而远去。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虽然我认为解对于他们三人的恩怨,是过错最大。但是我还是非常喜欢解派艺术。

三位艺术家都早已逝世,我们热爱她们的艺术作品,感动他们为沪剧事业所作的贡献。至于他们生活上的事,或许随着逝者的逝去,他们自己选择,自己面对,自己承受,最后一起带走吧。

或许作者是想还原一个真实的丁是娥,或许是为了让人们知道她们曾经是多么艰辛。我们作为读者,也难免有不同的感情立场,就有不同的理解,何况作者呢
blogfeiyunpu 2009-3-19 20:51:41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对照克林顿和成龙呢?

问题之一也在于原配夫妻某方面生活的不协调.

那一本书最成问题的不在于如何评价私生活,而是在个人艺术造诣和对沪剧的贡献上严重地不顾事实地抑丁扬顾.
博客飞云浦
frankwyj 2009-4-7 10:56:55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要说几句,在40年代,上海人几乎家喻户晓,我母亲和大家一样对此也是愤愤不平,那时解和丁是失道寡助,顾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同情.我认为作者已经是写得相当客观了.
娄江沙子 2009-9-1 06:25:29 显示全部楼层
这很正常,哪有女儿会说自己母亲不好的。抑丁扬顾,理所当然。
叶子 2009-9-2 22:09:05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叶子 于 2009-9-2 22:11 编辑

母女反目成仇、成陌路人,为婚姻、为金钱房子....在现实生活中还少见吗?电视里老娘舅不是经常在调解吗?  怎可想当然呢?

关键是作者是否对三位当事人作了客观的陈述和分析,旁观者是否做出了客观的评价。

对于顾、丁、解事件,正如上面11楼frankwyj所说的,以前在上海滩是家喻户晓,丁和解是“失道寡助”的,舆论是倾向于顾的,我听我母亲说过,顾生肺病到我母亲工作的药房里来买药,周围人都很同情她,她自杀后,大家还去看过顾的儿子解月儿。
阊门人 2009-9-3 12:21:2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阊门人 于 2009-9-3 12:30 编辑

该本书对我讲来还有一个最大收获-----就是知晓滑稽鼻祖王无能还是该书主人公 亲戚----舅舅.   苏州滑稽剧团正在写王无能书 ,还想凭此消息趁机打听下去呢.
该书不知啥原因上海是没卖的,据讲在浙江县市书店有卖的,但出版时间早恐难一些.在此提供信息---在浙江文化一个网站上可全书下载的,具体记不得五.六年前我是下载过的.
申灏 2009-9-3 17:52:30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申灏 于 2009-9-3 18:29 编辑

这本书我是多年前在上海西藏路福州路“来福士广场”六楼的季风书园买到的。2004年7月第1版。


我看了一下,新浪网的文化读书频道有该书的选载,网址是: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38146.html#post_form


此外,卓越网还有此书可供订购,七折就可买到,网址是:
http://www.amazon.cn/%E6%88%91%E ... B3%A2/dp/B0011BQ2MW


我非常同意7楼陈老师和9楼雁声的观点。


作为沪剧迷,把这本书当作半部沪剧史来看吧,这样也许更有趣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小百灵

24
粉丝数
630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