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古镇西塘偶遇

来源: 华雨文 2009-8-13 09:32:0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台风天,无处可去,和一帮朋友去拍照,来到古镇西塘,只闻叫卖声,不闻丝竹声。于是带上相机去抓拍,穿过小巷,走过小桥,随着流水,忽闻轻轻的丝竹声,寻声而至,见一小队人也在唱戏。起先我不敢肯定唱的是什么,只是听上去很想沪剧杨派的调头,慢慢地走近他们,终于看清是“西塘宣卷”。我一时不明白什么是宣卷,于是就走上前去问询。
IMG_2115.jpg

大神点评52

华雨文 2009-8-13 09:32:58 显示全部楼层
百度查得


宣卷  周作人在随笔《刘香女》中说他“小时候听宣卷,多在这屠家门外.她的老母是发起的会首此外也见过些灰色的女人.其悲剧的显晦大小虽不一样.但是一样的暗淡阴沉.都抱着一种小乘的佛教人生观,以宝卷为经史.以尼庵为归宿此种灰色的印象留得很深”
  宣卷而今早己不复存在了_宣卷俗称“讲经”.也称讲善书”据说‘’春秋战国期间,齐国田单用了火牛阵,杀得敌国兵卒血流成河,尸积如山_田单部下有个姓罗的将军,见此惨景,十分不忍,旋即隐居山中.后来倡立了‘无为道’无为道除了静修悟道之外,还利用民间故事,劝人为善_讲的都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其后,他和他的弟子们就以“解经讲书”的形式,四处云游讲书
  又据《乐府杂录》记载:“长庆中.俗讲僧文叙,善吟经,其声宛畅,感动里人”到了中晚唐时代,就出现了有“白”有.‘唱”的宣卷了
  崇祯本《金瓶梅》的木刻版画插图中.有一幅描绘第三十九回“吴月娘听宣黄氏卷”的插图.为我们了解明代宣卷的实际场景提供了直观的画面画。画中,烟云缭绕,明烛高照二j’‘庭上横置一案.案上除香烛灯花外.尚有宝卷一本薛姑子端坐案后,双手合十作念念有词状右侧陪坐着吴月娘_长案两侧各横坐女眷两人静听状“直至四更天气.月娘方令两位师父收拾经卷”。
  宣卷是佛教倡导制度下的产物,讲时用“白”,即散文;唱时用“偈”也叫“吟”,即韵文。把散、韵两种文体结合一起,作为宣传佛教教义和劝人为善的形式和工具。后来逐渐地演化成一种近似曲艺的形式。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相关条目中记载:“清同治、光绪年间和民国初年,宣卷扩展到江南的上海、杭州、苏州、绍兴、宁波等城市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宣卷的内容皆与佛教经籍有关,如《目连宝卷》、《刘香女宝卷》;也有的与戏曲同目的,如《琵琶记》、《西厢记》、《循环报)、(粉玉镜)等,或来自民间传说故事,如(玉蜻蜓)、(珍珠塔)、(玉鸳鸯)、(碧玉钗)等。
  说唱宣卷作为一个行当来说,参与其事的有僧、尼、道士,更多的是以此为生的艺人。艺人的介入更丰富了宣卷的内容、曲调和娱乐性。
  宣卷有时也分生旦净丑各种角色演唱,但宣卷调无行当及男女腔之分,主要运用不同音色表现各种人物。当其中任何一人敷唱文辞时,听者亦可以帮唱“南无阿弥陀佛”。
  宣卷艺人社会地位低下,均非专业,行中有“父不传子”之习。宣卷调简明流畅,易于上口,演唱时,可翻阅卷本,照本宣科,无记诵背读之劳,爱好者稍有基础即可应邀演出,所以,在清末民初时节,参与宣卷、鱼目混珠地混口饭吃的人大有人在。时人有(竹枝词》讽刺他们:
  非僧非道亦非尼,宣卷先生老面皮。
  经卷高宣法器响,当当齐当齐当齐。
  宣卷宣到结缘好.妇女同声并喊妙。
  卷中夹杂唱滩簧,其名叫啥大四套。
  左图一:宣卷。[清]刊《图画日报》插图。
  (宣卷调)简明流畅,易于上口,演唱时,可翻阅卷本,照本宣科,无记诵背读之劳,爱好者稍有基础即可应邀演出。
华雨文 2009-8-13 09:38:00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111.jpg IMG_2129.jpg IMG_2108.jpg 后来我问他们这和沪剧有什么区别。有一位阿姨听出我是上海口音,问我是不是从上海来,我说的是,结果就拉住我唱沪剧,说什么上海人唱沪剧更标准。盛情难却,可是我从来没唱过,真是心里发荒呀,我就说那就唱《燕燕做谋》吧。她说:好的。我又问:是什么版本的,是电影版的还是舞台版?她随即拿出一本唱词本,本子上字迹清楚的且娟秀,一行行的唱词,于是我壮了壮胆,上去瞎捣鼓二句,他们的琴师也很来三,因为我从来没跟过琴,他们的琴师请我先起个调,随即就能跟上来。简直太牛了。 IMG_2113.jpg IMG_2117.jpg IMG_2123.jpg IMG_2125.jpg
IMG_2109.jpg
IMG_2126.jpg
中花六板 2009-8-13 11:02:05 显示全部楼层
沪上曲艺界;滑稽说唱中也常用;一种似表似唱的形式,名唤“宣卷”。
学而优则仕
潇洒 2009-8-13 11:48:55 显示全部楼层
260926062607后来我问他们这和沪剧有什么区别。有一位阿姨听出我是上海口音,问我是不是从上海来,我说的是,结果就拉住我唱沪剧,说什么上海人唱沪剧更标准。盛情难却,可是我从来没唱过,真是心里发荒呀,我就说那 ...于是我壮了壮胆,上去瞎捣鼓二句,他们的琴师也很来三,因为我从来没跟过琴,他们的琴师请我先起个调,随即就能跟上来。简直太牛了。华雨文 发表于 2009-8-13 09:38

你也很牛啊!开心就好哈!
frankwyj 2009-8-13 11:59:06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真是个热心人,为沪剧尽心尽力,感动。
子归 2009-8-13 13:00:14 显示全部楼层
宣卷、道情已成民间用的曲调了,由此想到几年前去六里一个女道观,内中一些在家人唱得好听,又象越剧尹派,原来她们用的就是道情调∶)
范学莘 2009-8-13 20:27:06 显示全部楼层
华老师,本事真大,从来没跟过琴,居然能和从来没拉过沪剧的人和啪唱沪剧,不说上海滩少见,全中国也仅有.祝贺侬,为上海沪剧在浙江赢得声誉.何时有机会赏个脸,为我们演唱一段,让我们饱饱眼福和耳福.真诚期盼.
白水 2009-8-13 23:51:20 显示全部楼层
沪剧【宣巻调】源出于宝卷(也称念宣卷),沪剧尚在雏形时期从苏滩中吸收过来,始用于对子戏《游花园》中。曲调结构简洁,由上下两句体组成,每句的句尾有一唱众和的帮腔衬句,其唱词为梵语“南无阿弥陀佛”之类(例:筱文滨演唱的《游花园-清明》)。
    过去一般用于茹素信女礼佛求福等场合和因果报应等情节。现在只釆用其曲调的上下句部分,而其帮腔衬句则作伴奏过门或摈弃不用,常与别的腔板穿插结合使用,一般多作反靣人物的唱腔(例:杨云霞演唱的《星星之火-桂英姐不要火气大》)。
                 【摘自 朱介生 徐音萍 编著 《沪剧音乐简述》上海音乐出版社】
华雨文 2009-8-14 10:54:56 显示全部楼层
华老师,本事真大,从来没跟过琴,居然能和从来没拉过沪剧的人和啪唱沪剧,不说上海滩少见,全中国也仅有.祝贺侬,为上海沪剧在浙江赢得声誉.何时有机会赏个脸,为我们演唱一段,让我们饱饱眼福和耳福.真诚期盼. ...
范学莘 发表于 2009-8-13 20:27


我估计 他们一定是拉过的,要不不可能一上来就能跟上的,你要看清我的内容,另外千万别称老师,叫我华华就好。我放这个贴子只是写写我的感受和我的所见所闻。更谈不上声誉,我是五音不全的,高音飚不上的,一直在中音和低音区徘徊。而且在外地没有人认识,随便唱的如何也没有人会说的,只是玩玩而己。
华雨文 2009-8-14 10:55:47 显示全部楼层
沪上曲艺界;滑稽说唱中也常用;一种似表似唱的形式,名唤“宣卷”。
中花六板 发表于 2009-8-13 11:02

谢谢,其实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宣卷,但是通过这次我有所了解了,这就是收获吧。
华雨文 2009-8-14 10:56:15 显示全部楼层
你也很牛啊!开心就好哈!
潇洒 发表于 2009-8-13 11:48

哈哈,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呀。
华雨文 2009-8-14 10:56:55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真是个热心人,为沪剧尽心尽力,感动。
frankwyj 发表于 2009-8-13 11:59


谢谢,你的事迹也令我感动,你的执着也打动我呢。应该说我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吧。
华雨文 2009-8-14 10:57:46 显示全部楼层
宣卷、道情已成民间用的曲调了,由此想到几年前去六里一个女道观,内中一些在家人唱得好听,又象越剧尹派,原来她们用的就是道情调∶)
子归 发表于 2009-8-13 13:00


是的,我在她们的唱本上看到‘十八相送’的。
华雨文 2009-8-14 11:09:23 显示全部楼层
沪剧【宣巻调】源出于宝卷(也称念宣卷),沪剧尚在雏形时期从苏滩中吸收过来,始用于对子戏《游花园》中。曲调结构简洁,由上下两句体组成,每句的句尾有一唱众和的帮腔衬句,其唱词为梵语“南无阿弥陀佛”之类(例 ...
白水 发表于 2009-8-13 23:51


学习了。原来也是一种小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华雨文

18
粉丝数
2503
帖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