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发了几个帖子都觉得《敦煌女儿》曲高和寡。有的老师提出观众水平也要提高。沪剧院为此剧已投入很多,就此作罢也太可惜。当年人民沪剧团演《翠岗红旗》开始也不被认可,在丁是娥老师的努力下改成《向五儿》后大受欢迎。《敦煌》不妨试试再改一次。
现在此剧源于生活,但不高于生活,拘泥于樊诗锦的真实经历。沪剧《璇子》、《宋庆龄》、《挑山女人》都有原型,但敢创造情节,使感情戏更动人,冲突戏更剧烈,戏就有看头了。
《敦煌》剧可从以下几方面修改:1、使观众明白守护敦煌的意义和樊诗锦的崇高。建议加一段她与常所长的戏。常所长现身说法介绍敦煌这个人类的稀世宝库如何被外国偷盗儿几近毁灭,自己终于走上了守护敦煌的不归路。他要后人继承事业。樊再次在老师面前信誓旦旦表明心迹,决心奉献毕生。两人对唱时,天幕和舞台后区通过幻灯和演员助演,演示敦煌当初的辉煌和后来遭外国偷盗后的凋零。
2、儿子急病,丈夫催樊立即回沪,樊又因重要任务脱不开身。比现在的一般的两地思念要动人得多。
3、开发商心怀叵测,为捞钱胡搅蛮缠诱骗樊就范,女青年不明事理开始尚为开发商帮腔,听到樊的严正驳斥才最后醒悟。三人戏有发挥空间。
为使此剧不为真名所拘泥,也可把樊诗锦改名为樊某某。以上妥否,请大家出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