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最新的沪剧资讯。

手机版
 找回密码
 注册

上海市应该大力弘扬地域文化 - 2

来源: blogfeiyunpu 2009-7-30 23:51:2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其地域特色。尤其是对于一个打造国际文化都市的地域来说。没有个性没有特色是称不上国际文化都市的。上海不应该单靠引进海外文化团体外地文化团体以及开办国际电影节来撑市面。



上次已经说过,杂技并非是上海特色,也谈不上在全国一枝独秀。记得的就有武汉的夏菊花,现在广州的天鹅湖。当然上海杂技也在创新也在提高。但杂技毕竟是杂技,全国各地司空见惯。



所以,迎接海外客上游轮,可以考虑也应该考虑以上海特色文化来接待。这是一个观念性的变化。



上海上海,除了海派京剧之外,真正植根上海的本土海派文化是沪剧和滑稽。滑稽接待外宾比较难---因为诙谐文化是在地域文化中最难接受理解的一种。外籍人士像侃大山那样懂得相声奥妙的人很少,他也就是一马当先万夫莫追。同样,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其实就是滑稽独角戏)不要说外国人就是外地人也难得真正了解。



沪剧就不同了。沪剧是一出出戏。看戏看情节看表演听声腔,并不会比之外国人来看京剧有多大的困难。何况,正如余秋雨为褚伯承作序里指出的,沪剧是最积极接受泊来品融会西方文化的一个剧种。



体现地方特色作为地域文化代表的在上海非沪剧莫属。上海沪剧界应该大力鼓吹大力倡导这一点。建议上海各沪剧团体应该把中国沪剧网的首条标语——“真正植根本土的海派文化——沪剧”(不好意思哦)作为自己剧团的大幅标语。万一下次习近平又来参观访问,抬头一看正中下怀。



沪剧有好几出戏,传统经典戏非常适合接待外宾。



比如《魂断蓝桥》《贵族夫人》《铁汉娇娃》《蝴蝶夫人》(这还是百老汇经典)一类。完全相信老外一定看得懂!保不住在拍手叫好之余,感叹——原来大上海有这么好的戏啊。尤其是来自改编剧本原著所在国的访客,肯定会欣喜若狂。



人都是一样,不分东西不管黑白黄。我们国人看到清明上河图在国外受称颂,见到某某某戏曲演员到了金色大厅, 听到无间道被好莱坞收买,非常高兴,老外也一样啊。



所以,傅希如领衔的《王子复仇记》轰动西欧。你能说他们看不懂听不懂?!



在这方面,沪剧需要急起直追。不要把眼光束缚在老观念上。既然,从前的沪剧能够征服京津两地,为何今天的沪剧不能征服老外呢。



当然,像《红灯记》《芦荡火种》《星星之火》《红叶魂》这样的戏这样的好戏就不属于那种适应性。好在沪剧的戏多的是!



如果有人真的看上我编的《钻石项链》,可以相信老外尤其是莫泊桑故乡的老外一定能够看得懂。
博客飞云浦

大神点评11

blogfeiyunpu 2009-7-30 23:55:17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又在推销我的《钻石项链》了。

千万莫见怪哦。

不是说打算盘就要为的是振兴沪剧么。
博客飞云浦
君子动口 2009-7-31 00:01:57 显示全部楼层
处处不忘自吹自擂,何必呢?!
范学莘 2009-7-31 15:34:03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天不吹吃不下饭,一个星期不吹浑身难受,一个月不吹卧床不起,一年不吹--------
(请网友们猜猜看)
范学莘 2009-7-31 15:35:03 显示全部楼层
(请网友们猜猜看,怎样?)
娄江沙子 2009-7-31 19:10:12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发现,楼上这人太小心眼了。时时处处要跟人吵架似的。真是个小人。
娄江沙子 2009-7-31 19:11:33 显示全部楼层
实在看不过了,何必呢?
娄江沙子 2009-7-31 19:12:58 显示全部楼层
须知百花争艳、百家争鸣,人人都有说话权,你何必这么刻薄。
申沪老人 2009-7-31 20:19:20 显示全部楼层
振兴沪剧弘扬地域文化,首先要摆正自己位置,沪剧在很多地方落后了,要追赶上去不是靠嘴巴说说的,找找根子说心里话,我们喜爱沪剧有五十多年了,看到沪剧现在的状况心里真不是滋味。看到前几天电视上播放的“沪剧西装旗袍戏”这样的水平真叫人看不下去,就这种水平要弘扬也难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logfeiyunpu

12
粉丝数
188
帖子数